北極五星,在紫微宮中,北辰最尊者也,其紐星為天樞,天運無窮,三光迭耀,而極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樞星在天心,四方去極各九十一度。 賈逵、張衡、蔡邕、王蕃、陸績皆以北極紐星之樞,是不動處。 在紐星末猶一度有餘。 今清台則去極四度半。 第一星主月,太子也;二星主日,帝王也,亦太一之坐,謂最赤明者也;第三星主五行,庶子也。 《乾象新星書》曰:「第三星主五行,第四星主諸王,第五星為後宮。 」閎云:「北極五星,初一曰帝,次二曰後,次三曰妃,次四曰太子,次五曰庶子。 」四曰太子者,最赤明者也。 後四星勾曲以抱之者,帝星也。 太公望以為北辰,以為耀魄寶,以為帝極者是也。 或以勾陳口中一星為耀魄寶者,非是 。 北極中星不明,主不用事;右星不明,太子憂;左星不明,庶子憂;明大動搖,主好出遊;色青微者,凶。 客星入,為兵、喪。 彗星入,為易位。 流星入,兵起地動。 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杓攜龍角,衡殷南鬥,魁枕參首,是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海,以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乃七政之樞機,陰陽之元本也。 魁第一星曰天樞,正星,主天。 又曰樞為天,主陽德,天子象。 其分為秦,《漢志》主徐州。 《天象占》曰:「天子不恭宗廟,不敬鬼神,則不明,變色。 」二曰璇,法星,主地。 又曰璇為地,主陰刑,女主象。 其分為楚,《漢志》主益州。 《天象占》曰:「若廣營宮室,妄鑿山陵,則不明,變色。 」三曰璣,為人,主火,為令星,主中禍。 其分為梁,《漢志》主冀州。 若王者不恤民,驟征役,則不明,變色。 四曰權,為時,主水,為伐星,主天理,伐無道。 其分為吳,《漢志》主荊州。 若號令不順四時,則不明,變色。 五曰玉衡,為音,主土,為殺星,主中央,助四方,殺有罪。 其分為燕,《漢志》主兗州。 若廢正樂,務淫聲,則不明,變色。 六曰闓陽,為律,主木,為危星,主天倉、五穀。 其分為趙,《漢志》主揚州。 若不勸農桑,峻刑法,退賢能,則不明,變色。 七曰搖光,為星,主金,為部星,為應星,主兵。 其分為齊,《漢志》主豫州。 王者聚金寶,不修德,則不明,變色。 又曰一至四為魁,魁為璇璣;五至七為杓,杓為玉衡:是為七政,星明其國昌。 第八曰弼星,在第七星右,不見,《漢志》主幽州。 第九曰輔星,在第六星左,常見,《漢志》主并州。 《晉志》,輔星傅乎闓陽,所以佐鬥成功,丞相之象也。 其色在春青黃,在夏赤黃,秋為白黃,冬為黑黃。 變常則國有兵殃,明則臣強。 鬥旁欲多星則安,鬥中星少則人恐。 太陰犯之,為兵、喪、大赦。 白暈貫三星,王者惡之。 星孛于北斗,主危。 彗星犯,為易主。 流星犯。 主客兵。 客星犯,為兵。 五星犯之,國亂易主。 按:北斗與輔星為八,而《漢志》雲九星,武密及楊維德皆採用之。 《史記索隱》云:「北斗星間相去各九千里。 其二陰星不見者,相去八千里。 」而丹元子《步天歌》亦云九星,《漢書》必有所本矣。 勾陳六星,在紫宮中,五帝之後宮也,太帝之正妃也,大帝之帝居也。 《樂緯》曰:「主後宮。 」巫咸曰:「主天子護軍。 」《荊州占》:「主大司馬。 」或曰主六軍將軍。 或曰主三公、三師,為萬物之母。 六星比陳,象六宮之化,其端大星曰元始,余星乘之曰庶妾,在北極配六輔甘氏曰:勾陳在辰極左,是為鈎陳衛六軍將軍。 或以為後宮,非是。 勾陳口中一星為陽德,天皇大帝內坐。 或即以為天皇大帝,非是 。 其占,色不欲甚明,明即女主惡之。 星盛,則輔強;主不用諫,佞人在側,則不見。 客星入之,色蒼白,將有憂;白,為立將;赤黑,將死。 客星出而色赤,戰有功;守之,後宮有女使欲謀。 彗星犯之,後宮有謀,近臣憂。 流星入,為迫主。 青氣入,大將憂。 天皇大帝一星,在勾陳口中,其神曰耀魄寶,主禦群靈,執萬神圖,大人之象也。 客星犯之,為除舊佈新。 彗、孛犯,大臣叛。 流星犯,國有憂。 雲氣入之,潤澤,吉。 黃白氣入,連大帝坐,臣獻美女;出天皇上者,改立王。 四輔四星,又名四弼,在極星側,是曰帝之四鄰,所以輔佐北極,而出度授政也。 去極星各四度。 閎云:「四輔一名中鬥。 」或以為後宮,非是。 武密曰:「光浮而動,凶;明小,吉;暗,則不理。 」客星犯之,大臣憂。 彗、孛犯,權臣死。 流星犯,大臣黜。 黃、白氣入,四輔有喜。 白氣入,相失位。 五帝內坐五星,在華蓋下,設敘順,帝所居也。 色正,吉;變色,為災。 客星犯紫宮中坐,占為大臣犯主。 彗、孛犯之,民饑,大臣憂,三年有兵起。 流星犯,為兵起、臣叛;出,為有誅戮。 雲氣入,色黃,太子即位,期六十日,赤黃,人君有異。 六甲六星,在華蓋杠旁,主分陰陽,配節候,故在帝旁,所以布政教、授農時也。 明,則陰陽和;不明,則寒暑易節;星亡,水旱不時。 客星犯之,色赤,為旱;黑,為水;白,則人多疫。 彗、孛犯,女主出政令。 流星犯,為水旱,術士誅。 雲氣犯,色黃,術士興。 蒼白,史官受爵。 柱史一星,在北極東,主記過,左右史之象。 一雲在天柱前,司上帝之言動。 星明,為史官得人;不明,反是。 客星犯之,史官有黜者。 彗、孛犯,太子憂,或百官黜。 流星犯,君有咎。 雲氣犯,色黃,史有爵祿。 蒼白氣入,左右史死。 女史一星,在柱史北,婦人之微者,主傳漏。 天柱五星,在東垣下,一雲在五帝左稍前,主建政教。 一曰法五行,主晦朔、晝夜之職。 明正,則吉,人安,陰陽調;不然,則司歷過。 客星犯之,國中有賊。 彗、孛犯,宗廟不安,君憂,一曰三公當之。 雲氣赤黃,君喜;黑,三公死。 女禦四星,在大帝北,一雲在勾陳腹,一雲在帝坐東北,禦妻之象也。 星明,多內寵。 客星犯之,後宮有誅,一雲自戮。 孛、彗犯,後宮有誅。 流星犯,後宮有出者。 一雲外國進美女。 雲氣化黃,為後宮有子,喜;蒼白,多病。 尚書五星,在紫微東蕃內,大理東北,《晉志》在東南維,一雲在天柱右稍前,主納言,夙夜諮謀,龍作納言之象。 彗、孛犯之,官有叛,或太子憂。 流星若出,則尚書出使;犯之,諫官黜,八坐憂。 雲氣入,黃,為喜;黃而赤,尚書出鎮;黑,尚書有坐罪者。 大理二星,在宮門左,一雲在尚書前,主平刑斷獄。 明,則刑憲平;不明,則獄有冤酷。 客星犯之,貴臣下獄;色黃,赦;白,受戮;赤黃,無罪;守之,則刑獄冤滯,或刑官有黜。 彗犯,獄官憂;流星,占同。 雲氣入,黃白,為赦;黑,法官黜。 陰德二星,巫咸圖有之,在尚書西,甘氏云:「陰德外坐在尚書右,陽德外坐在陰德右,太陰太陽入垣翊衛也。 」《天官書》則以「前列直鬥口三星,隨北耑鋭,若見若不見,曰陰德。 」謂施德不欲人知也。 主周急振撫。 明,則立太子,或女主治天下。 客星犯之,為旱,饑;守之,發粟振給。 彗、孛犯,後宮有逆謀。 流星犯,君令不行。 雲氣入,黃,為喜;青黑,為憂。 第16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1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