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諱禥,太祖十一世孫。 父嗣榮王與芮,理宗母弟也。 嘉熙四年四月九日生於紹興府榮邸。 初,榮文恭王夫人全氏夢神言:「帝命汝孫,然非汝家所有。 」嗣榮王夫人錢氏夢日光照東室,是夕,齊國夫人黃氏亦夢神人采衣擁一龍納懷中,已而有娠。 及生,室有赤光。 資識內慧,七歲始言,言必合度,理宗奇之。 及在位歲久,無子,乃屬意托神器焉。 淳祐六年十月己丑,賜名孟啟,以皇侄授貴州刺史,入內小學。 七年正月乙卯,授宜州觀察使,就王邸訓習。 九年正月乙巳,授慶遠軍節度使,封益國公。 十一年正月壬戌,改賜名孜,進封建安郡王。 寶祐元年正月庚辰,詔立為皇子,改賜今名。 癸未,授崇慶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永嘉郡王。 二年七月,以宗正少卿蔡抗兼翊善。 時資善堂初建,理宗制《堂記》,書以賜王。 十月癸酉,進封忠王。 十一月壬寅,加元服,賜字邦壽。 五年十月庚子,授鎮南、遂安軍節度使。 景定元年六月壬寅,立為皇太子,賜字長源,命楊棟、葉夢鼎為太子詹事。 七月丁卯,太子入東宮。 癸未,行冊禮。 時理宗家教甚嚴,鷄初鳴問安,再鳴回宮,三鳴往會議所參決庶事。 退入講堂,講官講經,次講史,終日手不釋卷。 將晡,復至榻前起居,率為常。 理宗問今日講何經,答之是,則賜坐賜茶;否,則為之反覆剖析;又不通,則繼以怒,明日須更覆講。 二年正月丁丑,謁孔子于太學,請以張栻、呂祖謙列從祀。 十二月癸卯,冊永嘉郡夫人全氏為皇太子妃。 五年十月丁卯,理宗崩。 受遺詔,太子即皇帝位。 戊辰,尊皇后謝氏曰皇太后,生日為壽崇節。 庚午,宰執、文武百官詣祥曦殿表請聽政,不允。 辛未,大赦。 十一月壬申,宰執以下日表請視朝,不允。 丁丑,凡七表,始從。 丙戌,帝初聽政,禦後殿,命馬廷鸞、留夢炎兼侍讀,李伯玉、陳宗禮、范東叟兼侍講,何基、徐幾兼崇政殿說書。 詔求直言。 又詔先朝舊臣趙葵、謝方叔、程元鳳、馬光祖、李曾伯各上言以匡不逮。 召江萬里、王龠、洪天錫、湯漢等赴闕。 詔躬行三年喪。 復濟王竑元贈少師、節度使,追封鎮王,謚昭肅,有司討論墳制增修之。 加封嗣榮王與芮武康、寧江軍節度使,依前太師、判宗正事。 詔撫勞邊防將士。 監察御史劾宦官李忠輔、何舜卿等臓罪,並竄遠方。 戊戌,詔儒臣日侍經筵,輔臣觀講。 乙未,命洪天錫以侍御史兼侍讀。 十二月辛丑,詔改明年為咸淳元年,行銅錢關子,率貫以七百七十文足。 壬寅,戒臓吏絶貢羨餘。 甲辰,詔以生日為乾會節。 初開經筵,講殿以熙明為名。 禮部尚書馬廷鸞進讀《大學衍義序》,陳心法之要。 是歲,兩浙、江東西、湖南北、廣東西、福建、成都、京西、潼川、夔、利路戶五百六十九萬六千九百八十九,口一千三百二萬六千五百三十二。 大理寺奏大闢三十三人。 咸淳元年春正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丞相賈似道請為總護山陵使,不允,尋下詔獎諭。 癸酉,直學士院留夢炎疏留似道。 甲戌,諫議大夫朱貔孫等亦請改命,不報。 詔臨安免征商三月。 丙子,京湖制置使呂文德辭免,不允。 二月庚申,置籍中書,記諫官、御史言事,歲終以考成績。 三月癸酉,似道乞解機政,不允。 壬午,京湖制司創招鎮邊軍。 甲申,葬理宗于永穆陵。 夏四月壬寅,賞四川都統昝萬壽雲頂山、金堂峽之功,及其將士。 丁未,壽崇節,免征臨安官私房僦地錢。 戊申,乾會節,如上免征,再免在京征商三月。 自是祥慶、災異、寒暑皆免。 戊午,賈似道特授太師。 己未,幸景靈宮,發米八萬石贍京城民。 夔路都統王勝以李市、沙平之戰獲功,轉官兩資,將士效力者,上其名推賞。 五月己巳,追命史彌遠為公忠翊運定策元勛。 閏月乙巳,久雨,京城減直糶米三萬石。 自是米價高即發廩平糶,以為常。 丁未,發錢二十萬贍在京小民,錢二十萬賜殿、步、馬司軍人,錢二萬三千賜宿衛。 自是行慶、恤災,或遇霪雨雪寒,咸賜如上數。 以江萬里參知政事,王龠同知樞密院事、權參知政事,馬廷鸞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丁巳,以錢三十萬命臨安府通變平物賈。 丁卯,故成都馬步軍總管張順歿于王事,詔特贈官五轉,其子與八官恩澤。 六月乙酉,名理宗御製之閣曰顯文,置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等官。 戊子,沿海制置使葉夢鼎三辭免,不允。 己丑,名理宗原廟殿曰章熙。 秋七月丁酉,太白晝見。 初命迪功郎鄧道為韶州相江書院山長,主祀先儒周惇頤。 壬寅,參知政事江萬里乞歸田裡,不允。 戊申,夔路安撫徐宗武城開、達石城,乞推恩,從之。 壬戌,督州縣嚴錢法,禁民間用牌帖。 癸亥,以諒陰,命宰執類試,阮登炳以下,依廷試例出身。 禁在京置窠柵、私繫囚。 八月庚辰,命陳奕沿江按閲軍防,賜錢二十萬給用。 丁亥,詔有司收民田租,或掊克無藝,監司其嚴禁戢,違者有刑。 甲午,大元元帥阿術帥大軍至廬州及安慶,諸路統制范勝、統領張林、正將高興、副將孟興逆戰,沒于陣。 詔勝等各官其一子進勇副尉。 九月己酉,以洪天錫為工部侍郎兼侍讀。 壬子,命宰執訪司馬光、蘇軾、朱熹後人,賢者能者,各上其名錄用。 癸丑,呂文德言京湖制、帥、策應三司官屬,乞推恩。 詔各進一秩。 庚申,吏部侍郎李常上七事,曰崇廉恥、嚴鄉舉、擇守令、黜貪污、讞疑獄、任儒師、修役法。 冬十月壬申,減四川州縣鹽酒課,始自景定四年正月一日,再免征三年。 乙亥,減田契稅錢什四。 庚辰,江安州、潼川安撫司以攻懷、簡小富砦戰圖來上,詔優答以賞。 十一月乙未,兄少保、保寧軍節度使致仕乃裕薨,贈少傅,追封臨川郡王。 二年春正月癸丑,江萬里四請歸田、乞祠祿,不允,以為湖南安撫使兼知潭州。 二月乙巳,侍講范東叟奏正心之要有三:曰進德,曰立政,曰事天。 上嘉納焉。 戊寅,詔免湖南漕司積年運上峽米耗折逋直。 辛卯,詔左、右史循舊制立侍禦坐前。 三月庚子,賞夔路總管張喜等防護開、達軍功,將士進官有差。 乙巳,詔郡守兩年為任,方別授官。 戊申,賜敕書獎諭呂文德。 夏四月乙丑,洪天錫三請祠,不允,以顯文閣待制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 甲申,侍御史程元岳上言:「帝王致壽之道在修德,後世怵邪說以求之,往轍可鑒。 修德之目有三,曰清心,曰寡慾,曰崇儉,皆致壽之原。 」上嘉納之。 丁亥,授信州布衣徐直方史館編校。 五月癸丑,詔諸節制將帥討軍實,節浮費,毋占役兵士,致妨訓練。 六月丁丑,給羅鬼國化州印。 壬午,以衢州饑,命守、令勸分諸藩邸發廩助之。 秋七月壬辰,祈雨,詔以來年正月一日郊。 壬寅,禮部侍郎李伯玉言:「人材貴乎善養,不貴速成,請罷童子科,息奔競,以保幼稚良心。 」詔自咸淳三年為始罷之。 八月甲申,安南國遣使賀登位,獻方物。 九月丙辰,浙西安撫使李芾以台臣黃萬石等言,削兩秩免。 冬十一月辛丑,兩淮制置使李庭芝立城,屯駐武鋭一軍,以工役費用及圖來上。 詔獎勞之。 乙卯,少師致仕趙葵薨,贈太傅,賜謚忠靖。 丁巳,利東安撫使、知合州張珏調統制史炤、監軍王世昌等復廣安大梁城,詔推爵賞有差。 第15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1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