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辛未朔,丁大全罷,以觀文殿大學士判鎮江府。 壬申,以吳潛為左丞相兼樞密使,進封相國公;賈似道為右丞相兼樞密使,進封茂國公,宣撫大使等如舊。 癸酉,命趙葵為江東宣撫使,馬光祖移司江州應援鄂州,史岩之沿江制置副使,移司壽昌軍應援鄂州。 丙子,改封吳潛為慶國公。 丁丑,詔給還浙西提舉常平司歲收上亭戶沙地租二百萬,永勿復征。 庚辰,詔合州圍解,宣閫制臣及二三大將之功,宜加優賞。 呂文德授檢校少師,李遇龍進三秩、權刑部侍郎,各賜金幣;將佐以下,進秩、賜金有差。 詔自今月十一日始,避殿減膳徹樂。 又詔:「比者蜀道稍寧,然干戈之餘,瘡痍未復,流離蕩析,生聚何資。 咨爾旬宣之寄,牧守之臣,輕徭薄賦,一意撫摩,恤軍勞民,庶底興復。 其被兵百姓,遷入城郭,無以自存者,三省下各郡以財粟振之。 」壬午,御史陳寅言:知江州袁玠貪臓不悛,殘賤州邑。 詔削玠五秩、竄南雄州。 癸未,丁大全落職、罷新任。 乙酉,雷。 丙戌,以趙葵為沿江、江東宣撫使,置司建康,任責捍禦。 癸巳,向士璧權兵部侍郎、湖南安撫使兼知潭州,任責廣西邊防。 十一月壬寅,以朱熠權知樞密院事,饒虎臣、戴慶炣並權參知政事。 癸卯,呂文福帶遙郡防禦使、河南招撫使、知淮安軍。 詔追毀袁玠出身以來文字,除名不敘,移萬安軍。 戊申,詔求直言。 辛亥,舟師戰滸黃洲。 乙卯,詔趙葵授少保、觀文殿大學士、江東西宣撫使,進封益國公,其饒、信、袁、臨、撫、吉、隆興官軍民兵,並聽節制調遣,諮訪、罷行、黜陟皆得便宜行事。 以緡錢五百萬、銀五萬兩給其用。 丙辰,詔選精鋭招信、泗州千人,揚州拱衛軍千人,安豐、濠州各千五百人,赴京聽調遣。 庚申,夏貴入見,帝撫勞甚至。 閏十一月甲戌,詔出內帑緡錢五千萬犒內外諸軍。 丁丑,以向士璧為湖南制置副使,余職仍舊,賜金帶。 己卯,熒惑入氐。 癸未,諸將陶林、文通進兵有功,詔林帶行遙郡刺史,文通轉武功大夫,賜銀有差。 甲申,以印應雷為軍器監、淮西總領財賦兼江東轉運判官,呂文德檢校少保、京西湖北安撫使兼制置使、知鄂州兼侍衛馬軍都指揮使。 己丑,皮龍榮兼資善堂翊善。 庚寅,陶林奏沼山寺戰功。 癸巳,向士璧連以功狀來上。 乙未,詔降周震炎第四甲出身。 丙申,賈似道表:大戰數合,皆有功。 十二月己亥朔,賈似道言鄂州圍解,詔論功行賞。 丁未,熒惑犯房宿、鈎鈐星。 辛亥,詔改來年為景定元年。 壬子,改封吳潛為許國公,賈似道為肅國公。 本紀第四十五 ○理宗五 景定元年春正月丙子,詔獎賈似道功。 庚辰,歲星、熒惑合在尾。 壬辰,詔:「知涪州趙,聚糧不運餉兵士,遂為北有,已削一秩,罰輕,再削兩秩。 」乙未,潼川城仙侶山。 賈似道言:「高達守鄂州城凡三月,大元師北還。 」二月丙午,詔賈似道以緡錢三千萬犒師,並示賞功之典。 己酉,以高達為寧江軍承宣使、右金吾衛上將軍,賜緡錢五十萬;呂文德賜緡錢百萬、浙西良田百頃;鄂州戰守將士賜緡錢三千萬;王鑒、孫虎臣、蘇劉義等各官十轉。 高達遷湖北安撫副使、知江陵府兼夔路策應使,陳奕、阮思聰並正任防禦使。 江西、湖南帥司言:大元兵破瑞州、臨江軍城,興國、壽昌、洪、撫、全、永、衡諸郡民皆被兵,存者奔竄它所。 甲寅,詔臨江守臣陳元桂死節,官五轉,贈寶章閣待制。 與一子京官、一子選人恩澤。 給緡錢十萬治葬,立廟死所,謚曰正節。 瑞州守臣陳昌世治郡雖有善政,兵至,民擁之以逃,以棄城失守,削三秩勒停。 」乙卯,詔孫虎臣和州防禦使,張世傑以下十三人各官五轉;立功將士並補兩官資,賜銀絹。 庚申,雨雹。 辛酉,大元遣偏師自大理由廣南抵衡州,向士璧會合劉雄飛逆戰于道,俘民獲還者甚眾。 詔雄飛昇保康軍承宣使,余轉官、賜銀錢。 賈似道賜金器千兩、幣千匹,命國子監主簿劉錫趣召赴闕。 向士璧遷兵部侍郎,職任依舊。 呂文德、高達、陳奕等各賜金幣有差。 丙寅,大元軍過分寧、武寧二縣,河湖砦都監權巡檢張興宗死之,詔贈武翼郎,官一子承信郎,以緡錢三萬給其家。 湖南諸將溫和轉左武大夫、帶行遙郡刺史,李虎官三轉、帶行閣門宣贊,鄮進帶行復州團練使,各賜銀絹,旌其守禦之功。 三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庚午,命夏貴兼黃、壽策應使,總舟師。 癸酉,以橫山之戰將士效節,多死行陣,總管張世雄、沈彥雄、陳喜、秦安、李孝信、鄭俊、李安國各贈十官資,賜緡錢萬恤其家。 甲戌,賞夏貴鴻宿州、白鹿磯戰功,遷福州觀察使,職任仍舊。 將士推賞。 乙亥,詔全、岳、永、衡、柳、象、瑞、興國、南康、隆興、江州、臨江、潭州諸縣經兵,農民失業,應開慶元年以前二稅盡除之。 癸未,賈似道奏蘱草坪大戰,進至黃州。 乙酉,詔範文虎轉左武大夫、環衛官、黃州武定諸軍都統制,張世傑環衛官、職任依舊。 鄂州統制張勝死於漢陽戰陣,贈官五轉,官其子煥進武校尉。 丙戌,賈似道言,自鄂趨黃,與北朝回軍相遇,諸將用命捍禦。 詔孫虎臣、範文虎、張世傑以下各賜金帛。 夏四月戊戌朔,侍御史沈炎疏吳潛過失,以「忠王之立,人心所屬,潛獨不然,章汝鈞對館職策,乞為濟邸立後,潛樂聞其論,授汝鈞正字,奸謀叵測。 請速詔賈似道正位鼎軸。 」詔朱熠、戴慶炣輪日判事,大政則共議以聞。 己亥,賈似道表言夏貴等戰新生洲,進至白鹿磯,皆身自督戰有功。 詔赴闕。 庚子,以王堅為侍衛步軍司都指揮使。 戊申,以劉整知瀘州兼潼川安撫副使。 己酉,揚州大火。 吳潛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癸丑,進賈似道少師,依前右丞相兼樞密使,進封衛國公;朱熠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饒虎臣參知政事;戴慶炣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皮龍榮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己未,以夏貴為保康軍承宣使、左金吾衛上將軍、知淮安州兼淮東安撫副使、京東招撫使,賜金器幣、溧陽田三十頃。 壬戌,進馬光祖資政殿大學士,職任依舊。 癸亥,以呂文德兼夔路策應使。 丙寅,命馬光祖兼淮西總領財賦。 五月戊辰朔,詔趙葵依舊少保、兩淮宣撫使、判揚州,進封魯國公;徐清叟觀文殿大學士、知建寧府。 饒虎臣罷。 壬申,李曾伯、史岩之並落職解官,曾伯坐嶺南閉城自守,不能備禦;岩之坐鄂州圍解,大元兵已渡江北還,然後出兵,又命程芾任事,以致敗績。 甲戌,詔贈呂文信寧遠軍承宣使,立廟賜額,子師憲帶行閣職,更與兩子承信郎;輔周和州防禦使,錄其白鹿磯死事。 乙亥,詔李虎馭軍無律,貸命追奪、竄鬱林州。 丁丑,賜賈似道玉帶。 庚辰,戴慶炣卒,贈資政殿大學士。 壬午,熒惑犯鬥。 癸未,以皮龍榮兼權參知政事;沈炎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馬堃鄂州都統制,駐紮江陵府。 甲申,祈雨。 戊子,詔饒虎臣以資政殿學士提舉臨安府洞霄宮、任便居住。 楊棟召赴闕。 壬辰,以姚希得為敷文閣待制、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 乙未,詔李庭芝起複秘閣修撰、主管兩淮安撫制置司公事兼知楊州。 第14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1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