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辛卯,詔諭兩淮節制李曾伯,毋以通州被兵之故,不安厥職,其督勵諸將,勉圖後功。 己亥,日南至,雷電交作,詔避殿減膳,求直言。 癸卯,詔決中外繫囚。 十二月己未,詔:「通州守臣杜霆,兵至棄城弗守,載其私帑渡江以遁,遂致民被屠戮,雖已奪三秩,厥罰猶輕。 其追毀出身以來文字,竄南雄州。 」壬戌,太白晝見。 癸亥,大元兵連攻敘州,帳前都統楊大全等水陸併進,自卯至午,戰十數合,歿於行伍。 詔贈武節大夫、眉州防禦使,官其二子承節郎。 丙寅,以孟珙為檢校少保,依舊寧武軍節度使、京湖安撫制置大使、夔路策應大使,余玠權資政殿學士、湖南安撫大使兼知潭州,趙葵資政殿大學士、福建安撫使、知福州。 三年春正月戊寅朔,以高定子兼參知政事。 庚辰,熒惑入氐。 乙未,以李曾伯為華文閣待制,依舊淮東西制置使、知揚州;杜杲敷文閣學士,依舊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董槐秘閣修撰,依舊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主管江西安撫司事。 辛丑,詔安南國王陳日煚元賜功臣號,特增「守義」二字。 二月乙丑,以呂文德為福州觀察使、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總統兩淮出戰軍馬,捍禦邊陲。 庚午,以郢州推官黃從龍死節,詔贈通直郎,一子補下州文學。 三月丁丑朔,日有食之。 夏四月癸丑,左武衛中郎將、濠州措置捍禦王烈,閣門宣贊、淮西路鈐王傑,閣門祗候、江東路鈐李季實往馬帥王鑒軍前議事,遇大元兵戰死,贈官,仍各官其二子。 乙卯,嘉定守臣程立之固守,詔官一轉。 丙辰,安豐軍統領陳友直以王家堈戰功,與官兩轉,壬申,布衣王與之進所著《周禮訂議》,補下州文學。 五月庚子,詔施州創築郡城及關隘六十餘所,本州將士及忠州戍卒執役三年者,各補轉一官。 六月甲戌,有流星大如太白,出於氐。 秋七月丁亥,詔海州屯駐借補保義郎申政,密州之役先登陷陣,後以戰沒,特贈保義郎,官其子進勇副尉。 太白入井。 壬辰,四川制司言:大元兵破大安軍,忠義副總管楊世威堅守魚孔隘,孤壘不降,有特立之操,可任責邊防。 詔以世威就知大安軍。 甲午,日生格氣。 己亥,太白經天,晝見。 八月乙卯,流星晝隕。 癸亥,詔福州延祥、荻蘆兩砦並置武濟水軍,摘本州廂禁鰼水者充,千五百人為額。 閏月丁丑,四川總領余玠言,知巴州向牷、鈐轄譚淵白土坪等戰有功。 詔佺等十八人各官三轉,余轉官有差。 其中創人各給緡錢百,陣沒者趣上姓名,贈恤其家。 太白犯權星。 壬寅,太白、填星合于翼。 九月壬申,詔蠲高郵民耕荒田租。 冬十月丙戌,太白入于氐。 十二月己丑,史嵩之五請祠,不允。 本紀第四十三 ○理宗三 四年春正月壬寅朔,詔邊將毋擅興暴掠,虐殺無辜,以慰中原遺黎之望。 帝制《訓廉》、《謹刑》二銘,戒飭中外。 以李鳴復參知政事,杜范同知樞密院事,劉伯正簽書樞密院事,余玠華文閣待制、依舊四川安撫制置使、知重慶府兼四川總領財賦,李曾伯寶章閣直學士、依舊淮東安撫制置使、知揚州兼淮西制置使。 戊午,樞密院言:「四川帥臣余玠,大小三十六戰,多有勞效,宜第功行賞。 」詔玠趣上立功將士姓名等第,即與推恩。 庚申,以余玠兼四川屯田使。 二月癸酉,出封樁庫緡錢各十萬,命兩淮、京湖、四川制司收瘞頻年交兵遺骸,立為義塚。 夏四月丁丑,有流星大如太白,出於尾。 癸未,填星守太微垣。 乙未,祈雨。 五月庚戌,余玠言:「利閬城大獲山、蓬州城營山,渠州城大良平,嘉定城舊治,瀘州城神臂山,諸城工役,次第就緒。 神臂山城成,知瀘州曹致大厥功可嘉,乞推賞以勵其餘。 」詔致大帶行遙郡刺史。 丁巳,武功大夫、雄威軍都統制楊價世守南邊,連年調戍播州,捍禦勤瘁,詔價轉右武大夫、文州刺史。 戊午,大元兵圍壽春府。 呂文德節制水陸諸軍解圍有功,詔赴樞密院稟議,發緡錢百萬,詣兩淮制司犒師。 庚申,守闕進勇副尉桂虎、進義副尉楚富、吐渾將虞候鄭蔡捍禦壽春,俱有勞效,詔各官資兩轉,給緡錢。 乙丑,前簽書樞密院事鄒應龍薨,贈少保、監察御史。 胡清獻劾淮西提刑徐敏子三罪,詔削兩秩,送江州居住。 六月庚午朔,呂文德依舊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兼淮西招撫使、知濠州。 乙亥,賜禮部進土留夢炎以下四百二十四人及第、出身有差。 壬午,詔安豐軍策應解壽春圍將士補轉官資有差。 詔:壽春一軍先涉大海,搗山東膠、密諸州有功,今大元兵圍城,能守城不隳,其立功將士皆補轉有差。 乙未,有流星大如太白,出於畢。 丙申,吳潛提舉隆興府玉隆萬壽宮,任便居住。 秋七月己亥朔,祈雨。 乙卯,招收沿淮失業壯丁為武勝軍,以五千人為額。 辛酉,盜發永州東安縣,飛虎軍正將吳龍、統制鄭存等討捕有功,詔補轉官資有差。 甲子,詔:「故直龍圖閣項安世正學直節,先朝名儒,可特贈集英殿修撰。 」八月壬辰,太白晝見。 九月癸卯,右丞相史嵩之以父病謁告,許之,詔范鐘、劉伯正暫領相事。 甲辰,史彌忠卒,贈少師,封鄭國公,賜謚文靖。 詔史嵩之起複右丞相兼樞密使。 癸丑,熒惑、填星合于軫。 甲寅,京湖制司言,諸將李福等破申州、蔡州西平縣城壁及馬家等砦,詔將士各補官推賞有差。 己未,將作監徐元傑上疏論史嵩之起複,宜許其舉執政自代。 帝不允,遂求去。 帝曰:「經筵賴卿規益,何事引去耶?」癸亥,太白犯鬥宿距星。 乙丑,雷。 丁卯,雷。 台臣言嚴州及紹興、蕭山等縣征商煩苛,詔亟罷之。 冬十月甲戌,詔慶元府守臣敦諭史嵩之赴闕,嵩之控辭,不允。 壬辰,杜范、游似提舉萬壽觀兼侍講。 十一月辛丑,詔趣游似、杜范赴闕。 戊申,雷。 庚戌,詔陳韡、李性傳赴闕。 十二月庚午,以范鐘為左丞相兼樞密使,杜范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游似知樞密院事,劉伯正參知政事兼簽書樞密院事。 詔戒飭百官。 許右丞相史嵩之終喪。 甲戌,以趙葵同知樞密院事。 乙亥,鄭清之授少保,依舊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仍奉朝請,進封衛國公。 五年春正月丁酉朔,詔更新庶政,綏撫中原遺民。 丙午,杜范辭免右丞相,不允。 己酉,雷。 乙卯,以李性傳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 二月丙寅朔,雨土。 甲戌,復五河,詔呂文德進三秩,羊洪進二秩,余有戰功者推賞,其陣沒人,具姓名贈恤。 丁丑,范鐘等上《玉牒》、《日曆》及孝宗、光宗《禦集》、《經武要略》、《寧宗實錄》。 壬辰,太白晝見,經天。 三月庚子,詔嚴臓吏法,仍命有司舉行彭大雅、程以升、吳淇、徐敏子納賄之罪。 準淳熙故事,戒吏貪虐、預借、抑配、重催、取贏。 以緡錢百萬犒淮東師。 夏四月甲申,填星犯上相星。 丙戌,杜范薨,贈少傅,謚清獻。 戊子,余玠言權巴州何震之守城死於兵,詔進贈官三秩,一子與下州文學。 京湖制司言:「鈐轄王雲等襲鄧州鎮平縣靈山,戰順陽鐵撅峪,皆有勞效,野戰數十合,雲等六人被重創死,路鈐于江一軍力戰。 」詔王雲贈三秩,仍官其二子為承信郎。 王寬、王立、田秀、董亮、董玉各加贈恤,于江等各轉一官資。 詔李曾伯、余玠、董槐、孟珙、王鑒職事修舉,曾伯、玠升閣職,槐、珙、鑒轉官,並因其任。 第14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1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