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戊午,太白晝見。 庚午,包拯卒。 六月丙子朔,歲星晝見。 秋七月戊申,太白經天。 壬子,詔季秋有事于明堂。 八月乙亥朔,出明堂樂章,肄于太常。 己卯,詔以宗實為皇子。 癸未,賜名曙。 丁亥,奉安真宗禦容于壽星觀。 庚子,以立皇子告天地宗廟諸陵。 九月乙巳朔,以皇子為齊州防禦使,進封鉅鹿郡公。 己酉,朝饗景靈宮。 庚戌,饗太廟。 辛亥,大饗明堂,奉真宗配,大赦。 己未,加恩百官。 冬十月乙亥,皇子表辭所除官,賜詔不允。 丙戌,白虹貫日。 乙未,太白晝見。 丙申,詔內藏庫、三司共出緡錢一百萬,助糴天下常平倉。 十二月甲午,德妃沈氏為貴妃,賢妃苗氏為德妃。 丙申,幸龍圖、天章閣,召群臣宗室觀祖宗禦書。 又幸寶文閣,為飛白書,分賜從臣。 作《觀書詩》,命韓琦等屬和,遂宴群玉殿。 庚子,再召從臣于天章閣觀瑞物,復宴群玉殿。 是歲,冬無冰。 占城來貢。 八年春正月辛亥,交阯貢馴象九。 二月癸未,帝不豫。 甲申,下德音:減天下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 丙戌,中書、樞密奏事于福寧殿之西閣。 三月戊申,龐籍薨。 癸亥,禦內東門幄殿,優賜諸軍緡錢。 甲子,禦延和殿,賜進士、諸科及第同出身三百四十一人。 辛未,帝崩于福寧殿,遺制皇子即皇帝位,皇后為皇太后,喪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務從儉約。 謚曰神文聖武明孝皇帝,廟號仁宗。 十月甲午,葬永昭陵。 贊曰:仁宗恭儉仁恕,出於天性,一遇水旱,或密禱禁庭,或跣立殿下。 有司請以玉清舊地為禦苑,帝曰:「吾奉先帝苑囿,猶以為廣,何以是為?」燕私常服浣濯,帷帟衾裯,多用繒絁。 宮中夜饑,思膳燒羊,戒勿宣索,恐膳夫自此戕賊物命,以備不時之須。 大闢疑者,皆令上讞,歲常活千餘。 吏部選人,一坐失入死罪,皆終身不遷。 每諭輔臣曰:「朕未嘗詈人以死,況敢濫用闢乎!」至于夏人犯邊,禦之出境;契丹渝盟,增以歲幣。 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 國未嘗無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 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餘年之基。 子孫一矯其所為,馴致于亂。 《傳》曰:「為人君,止於仁。 」帝誠無愧焉。 本紀第十三 ○英宗 英宗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諱曙,濮安懿王允讓第十三子,母曰仙遊縣君任氏。 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於宣平坊第。 初,王夢兩龍與日並墮,以衣承之。 及帝生,赤光滿室,或見黃龍游光中。 四歲,仁宗養于內。 寶元二年,豫王生,乃歸濮邸。 帝天性篤孝,好讀書,不為燕嬉褻慢,服禦儉素如儒者。 每以朝服見教授,曰:「師也,敢弗為禮?」時吳王宮教授吳充進《宗室六箴》,仁宗付宗正,帝書之屏風以自戒。 景祐三年,賜名宗實,授左監門衛率府副率,累遷右羽林軍大將軍、宜州刺史。 皇祐二年,為右衛大將軍、岳州團練使。 嘉祐中,宰相韓琦等請建儲,仁宗曰:「宗子已有賢知可付者,卿等其勿憂。 」時帝方服濮王喪。 六年十月辛卯,起為秦州防禦使、知宗正寺,帝以終喪辭。 奏四上,乃聽。 喪終,復授前命,又辭。 七年八月,許罷宗正,復為岳州團練使。 戊寅,立為皇子。 癸未,改今名。 帝聞詔稱疾,益堅辭。 詔同判大宗正事安國公從古等往喻旨,即臥內起帝以入。 甲辰,見清居殿。 自是,日再朝,或入侍禁中。 九月,遷齊州防禦使、鉅鹿郡公。 八年,仁宗崩。 夏四月壬申朔,皇后傳遺詔,命帝嗣皇帝位。 百官入,哭盡哀。 韓琦宣遺制。 帝禦東楹見百官。 癸酉,大赦,賜百官爵一等,優賞諸軍,如乾興故事。 遣王道恭告哀于契丹。 帝欲亮陰三年,命韓琦攝塚宰,宰臣不可,乃止。 乙亥,帝不豫。 遣韓贄等告即位於契丹。 丙子,尊皇后曰皇太后。 己卯,詔請皇太后同聽政。 壬午,皇太后禦小殿垂簾,宰臣覆奏事。 乙酉,作受命寶。 丁亥,以皇子右千牛衛將軍仲釒咸為安州觀察使、光國公。 熒惑自七年八月庚辰不見,命宰臣祈禳,至是月己丑見于東方。 庚子,立京兆郡君高氏為皇后。 五月戊午,以富弼為樞密使。 戊辰,初禦延和殿。 以疾未平,命宰臣祈福于天地、宗廟、社稷及寺觀,又祈于岳瀆名山。 六月辛卯,契丹遣蕭福延等來祭弔。 秋七月壬子,初禦紫宸殿。 帝自六月癸酉不禦殿,至是始見百官。 癸亥,歲星晝見。 乙丑,星大小數百西流。 戊辰,百官請大行皇帝謚于南郊。 八月癸巳,以生日為壽聖節。 九月辛亥,以光國公仲釒咸為忠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淮陽郡王,改名頊。 戊午,上仁宗謚冊于福寧殿。 冬十月甲午,葬仁宗于永昭陵。 十一月丙午,祔于太廟。 大風霾。 己酉,減東西二京罪囚一等,免山陵役戶及靈駕所過民租。 辛亥,契丹遣蕭素等來賀即位。 十二月己巳,初禦邇英閣,召侍臣講讀經史。 乙亥,淮陽郡王頊出閣。 是歲,于闐、西南蕃來貢。 治平元年春正月丁酉朔,改元。 戊戌,太白晝見。 己亥,壽聖節,百官及契丹使初上壽于紫宸殿。 甲寅,賞知唐州趙尚寬修溝堰、增戶口,進一官,賜錢二十萬。 三月壬寅,命修秦悼王塚,置守護官。 戊午,錄囚。 辛酉,雨土。 夏四月癸未,放宮女百三十五人。 甲午,祈雨于相國天清寺、醴泉觀。 賜諸軍錢有差。 五月己亥,浚二股河。 戊申,皇太后還政。 庚戌,初日禦前後殿。 壬子,詔:「皇太后稱聖旨,出入儀衛如章獻太后故事。 其有所須,內侍錄聖旨付有司,覆奏即行。 」丙辰,上皇太后宮殿名曰慈壽。 己未,熒惑犯太微上將。 壬戌,以病癒,命宰臣謝天地、宗廟、社稷及宮觀。 閏月戊辰,輔臣進爵一等。 六月己亥,以淮陽郡王頊為潁王,祁國公顥為保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東陽郡王,鄠國公頵為左衛上將軍。 增宗室教授。 丁未,增同知大宗正事一員。 辛亥,作睦親、廣親宅。 辛酉,太白晝見。 壬戌,歲星晝見。 八月甲辰,錄周世宗後。 甲寅,太白入太微垣。 乙卯,遣兵部員外郎呂誨等四人充賀契丹太后生辰、正旦使,刑部郎中章岷等四人充賀契丹主生辰、正旦使。 丙辰,內侍都知任守忠坐不法,貶保信軍節度副使、蘄州安置。 丁巳,以上供米三萬石振宿、亳二州水災戶。 九月丁卯,復武舉。 庚午,詔夏國精擇使人,戒勵毋紊彞章。 冬十月丙申,詔中外近臣、監司舉治行素著可備升擢者二人。 十一月乙亥,科陝西戶三丁之一,刺以為義勇軍,凡十三萬八千四百六十五人,各賜錢二千。 諫官司馬光累上疏諫之,不允。 戊寅,復內侍養子令。 十二月乙巳,雨土。 丙辰,契丹遣耶律烈等來賀壽聖節,蕭禧等來賀明年正旦。 是歲,畿內、宋、亳、陳、許、汝、蔡、唐、潁、曹、濮、濟、單、濠、泗、廬、壽、楚、杭、宣、洪、鄂、施、渝州、光化、高郵軍大水,遣使行視,疏治振恤,蠲其賦租。 西蕃瞎氈子瞎欺米征內附。 二年春正月甲戌,振蔡州。 二月甲辰,大風,晝冥。 丁未,錄囚。 是月,賜禮部奏名進士、明經諸科及第出身三百六十一人。 三月己巳,班《明天歷》。 夏四月戊戌,詔議崇奉濮安懿王典禮。 辛丑,詔監司、知州歲薦吏毋徒充數。 丙午,奉安仁宗禦容于景靈宮。 丁未,白氣起西方。 第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