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明宗將有事于南郊,遣李仁矩責知祥助禮錢一百萬緡。 知祥覺唐謀欲困己,辭不肯出。 久之,請獻五十萬而已。 初,魏王繼岌東歸,留精兵五千戍蜀。 自安重誨疑知祥有異志,聽言事者,用己所親信分守兩川管內諸州,每除守將,則以精兵為其牙隊,多者二三千,少者不下五百人,以備緩急。 是歲,以夏魯奇為武信軍節度使;分東川之閬州為保寧軍,以李仁矩為節度使;又以武虔裕為綿州刺史。 仁矩與東川董璋有隙,而虔裕重誨表兄,由是璋與知祥皆懼,以謂唐將致討。 自璋鎮東川,未嘗與知祥通問,於是璋始遣人求婚以自結。 而知祥心恨璋,欲不許,以問趙季良,季良以為宜合從以拒唐,知祥乃許。 於是連表請罷還唐所遣節度使、刺史等。 明宗優詔慰諭之。 長興元年二月,明宗有事于南郊,加拜知祥中書令。 初,知祥與璋俱有異志,而重誨信言事者,以璋盡忠於國,獨知祥可疑,重誨猶欲倚璋以圖知祥。 是歲九月,董璋先反,攻破閬州,擒李仁矩殺之。 是月應聖節,知祥開宴,東北望再拜,俯伏嗚咽,泣下沾襟,士卒皆為之歔欷,明日遂舉兵反。 是秋,明宗改封瓊華公主為福慶長公主,有司言前世公主受封,皆未出降,無遣使就籓冊命之儀。 詔有司草具新儀,乃遣秘書監劉岳為冊使。 岳行至鳳翔,聞知祥反,乃旋。 明宗下詔削奪知祥官爵,命天雄軍節度使石敬瑭為都招討使,夏魯奇為副。 知祥遣李仁罕、張業、趙廷隱將兵三萬人會璋攻遂州,別遣侯弘實將四千人助璋守東川,又遣張武下峽取渝州。 唐師攻劍門,殺璋守兵三千人,遂入劍門。 璋來告急,知祥大駭,遣廷隱分兵萬人以東,已而聞唐軍止劍州不進,喜曰:「使唐軍急趨東川,則遂州解圍,吾勢沮而兩川搖矣。 今其不進,吾知易與爾。 」十二月,敬瑭及廷隱戰于劍門,唐師大敗。 張武已取渝州,武病卒,其副將袁彥超代將其軍,又取黔州。 二年正月,李仁罕克遂州,夏魯奇死之,知祥以仁罕為武信軍留後,遣人馳魯奇首示敬瑭軍,敬瑭乃班師。 利州李彥珂聞唐軍敗東歸,乃棄城走,知祥以趙廷隱為昭武軍留後。 李仁罕進攻夔州,刺史安崇阮棄城走,以趙季良為留後。 是時,唐軍涉險,以餉道為艱,自潼關以西,民苦轉饋,每費一石不能致一斗,道路嗟怨,而敬瑭軍亦旋,所在守將又皆棄城走。 明宗憂之,以責安重誨。 重誨懼,遽自請行。 而重誨亦以被讒得罪死。 明宗謂致知祥等反,由重誨失策,及重誨死,乃遣西川進奏官蘇願、進奉軍將杜紹本西歸招諭知祥,具言知祥家屬在京師者皆無恙。 知祥聞重誨誅死,而唐厚待其家屬,乃邀璋欲同謝罪,璋曰:「孟公家屬皆存,而我子孫獨見殺,我何謝為!」知祥三遣使往見璋,璋不聽,乃遣觀察判官李昊說璋,璋益疑知祥賣己,因發怒,以語侵昊。 昊乃勸知祥攻之。 而璋先襲破知祥漢州,知祥遣趙廷隱率兵三萬,自將擊之,陣鷄距橋。 知祥得璋降卒,衣以錦袍,使持書招降璋,璋曰:「事已及此,不可悔也!」璋軍士皆噪曰:「徒曝我于日中,何不速戰?」璋即麾軍以戰。 兵始交,璋偏將張守進來降,知祥乘之,璋遂大敗,走。 過金雁橋,麾其子光嗣使降,以保家族,光嗣哭曰:「自古豈有殺父以求生者乎,寧俱就死!」因與璋俱走。 知祥遣趙廷隱追之,不及,璋走至梓州見殺,光嗣自縊死,知祥遂並有東川。 然自璋死,知祥卒不遣使謝唐。 唐樞密使范延光曰:「知祥雖已破璋,必借朝廷之勢,以為兩川之重,自非屈意招之,彼亦不能自歸也。 」明宗曰:「知祥,吾故人也,本因間諜致此危疑,撫吾故人,何屈意之有?」先是,克寧妻孟氏,知祥妹也。 莊宗已殺克寧,孟氏歸於知祥,其子瑰,留事唐為供奉官。 明宗即遣瑰歸省其母,因賜知祥詔書招慰之。 知祥兼據兩川,以趙季良為武泰軍留後、李仁罕武信軍留後、趙廷隱保寧軍留後、張業寧江軍留後、李肇昭武軍留後。 季良等因請知祥稱王,以墨制行事,議未決而瑰至蜀。 知祥見瑰倨慢。 九月,瑰自蜀還,得知祥表,請除趙季良等為五鎮節度,其餘刺史已下,得自除授。 又請封蜀王,且言福慶公主已卒。 明宗為之發哀,遣閣門使劉政恩為宣諭使。 政恩覆命,知祥始遣其將硃滉來朝。 四年二月癸亥,制以知祥檢校太尉兼中書令,行成都尹、劍南東西兩川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統押近界諸蠻,兼西山八國雲南安撫制置等使。 遣工部尚書盧文紀冊封知祥為蜀王,而趙季良等五人皆拜節度使。 唐兵先在蜀者數萬人,知祥皆厚給其衣食,因請送其家屬,明宗詔諭不許。 十一月,明宗崩。 明年閏正月,知祥乃即皇帝位,國號蜀。 以趙季良為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門使王處回為樞密使,李昊為翰林學士。 三月,唐潞王舉兵于鳳翔,愍帝遣王思同等討之,思同兵潰,山南西道節度使張虔釗、武定軍節度使孫漢韶皆以其地附於蜀。 四月,知祥改元曰明德。 六月,虔釗等至成都,知祥宴勞之,虔釗奉觴起為壽,知祥手緩不能舉觴,遂病,以其子昶為皇太子監國。 知祥卒,謚為文武聖德英烈明孝皇帝,廟號高祖,陵曰和陵。 昶,知祥第三子也。 知祥為兩川節度使,昶為行軍司馬。 知祥僭號,以昶為東川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知祥病,昶監國。 知祥已卒而秘未發,王處回夜過趙季良,相對泣涕不已,季良正色曰:「今強侯握兵,專伺時變,當速立嗣君以絶非望,泣無益也。 」處回遂與季良立昶,而後發喪。 昶立,不改元,仍稱明德,至五年始改元曰慶政。 明德三年三月,熒惑犯積屍,昶以謂積屍蜀分也,懼,欲禳之,以問司天少監胡韞,韞曰:「按十二次,起井五度至柳八度,為鶉首之次,鶉首,秦分也,蜀雖屬秦,乃極南之表爾。 前世火入鬼,其應在秦。 晉咸和九年三月,火犯積屍,四月,雍州刺史郭權見殺。 義熙四年,火犯鬼,明年,雍州刺史硃齡石見殺。 而蜀皆無事。 」乃止。 昶好打球走馬,又為方士房中之術,多采良家子以充後宮。 樞密副使韓保貞切諫,昶大悟,即日出之,賜保貞金數斤。 有上書者,言台省官當擇清流,昶嘆曰:「何不言擇其人而任之?」左右請以其言詰上書者,昶曰:「吾見唐太宗初即位,獄吏孫伏伽上書言事,皆見嘉納,奈何勸我拒諫耶!」 第13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五代史》
第1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