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詢,字成章,河中寶鼎人也。 少事青州王師範,師範好學,聚書萬卷,使彥詢掌之。 彥詢為人聰悟,遂見親信。 師範降梁,後見殺,彥詢無所歸,乃之魏,事楊師厚為客將。 魏博叛梁入于晉,彥詢因留事晉。 莊宗滅梁,以彥詢為引進副使,奉使吳、蜀,常稱旨。 歷德州刺史、羽林將軍晉高祖鎮太原,廢帝疑其有貳志,擇諸將之謹厚者佐之,乃以彥詢為太原節度副使。 其後晉高祖以疑見徙,欲拒命不行,以問彥詢,彥詢不敢正言,因曰:「太原之力,能與唐敵否?公其審計之!」高祖反意已決,彥詢亦不復敢言。 高祖左右以彥詢異議,欲殺之,高祖遽止之,曰:「惟副使一人,我自保之。 」乃免。 是時,高祖乞兵于契丹,契丹耶律德光立高祖于太原,以兵送至河上。 彥詢為宣徽使,數往來虜帳中,德光亦愛其為人。 明年,拜威德軍節度使,復入為宣徽使,又拜安國軍節度使。 天福七年,徙鎮鎮國,遭歲大饑,為政有惠愛。 以病風罷為右金吾衛上將軍。 卒年七十四,贈太子太師。 ○李周 李周,字通理,邢州內丘人,唐昭義軍節度使抱真之後也。 父矩,遭世亂不仕,嘗謂周曰:「邯鄣用武之地,今世道未平,汝當從軍旅以興吾門。 」周年十六,為內丘捕賊將,以勇聞。 是時,梁、晉兵爭山東,群盜充斥道路,行者必以兵衛。 內丘人盧岳將徙家太原,舍逆旅,傍徨不敢進,周意憐之,為送至西山。 有盜從林中射岳,中其馬,周大呼曰:「吾在此,孰敢爾邪?」盜聞其聲,曰:「此李周也。 」因各潰去。 周送岳至太原,岳謂之曰:「吾少學星曆,且工相人。 子方頤隆準,眉目疏徹,身長七尺,真將相也。 吾占天象,晉必有天下,子宜留事晉,以圖富貴。 」周以母老辭歸。 是時,梁遣葛從周攻下邢、洺,晉王柵兵青山口,周未知所歸,乃思岳言,至青山歸晉,晉王以周為萬勝黃頭軍使。 後從征伐常有功。 從戰柏鄉,先登,遷匡霸指揮使,守楊劉。 周為將甚勇,其于用兵,善守,能與士卒同甘苦。 梁兵攻周,周堅守。 久之,周聞母喪奔歸,莊宗遣佗將代周守,幾為梁兵所破,莊宗遽追周還守之,乃得不破。 其後樑人已破德勝,因東擊楊劉,以巨艦絶河,斷晉餉援。 周遣人馳趨莊宗求救,請日行百里以赴急,莊宗笑曰:「周為我守,何憂!」日行六十里,且行且獵,曰:「周非梁將可敵也。 」比至,周已絶糧三日。 莊宗以巨筏積薪沃油,順流縱火焚梁艦,梁兵解去。 莊宗見周勞曰:「微公,諸將為梁擒矣!」歷相、蔡二州刺史。 明宗時,拜武信軍節度使,徙鎮靜難,歷武寧、安遠、永興、宣武四鎮,所至多善政。 晉高祖時,復鎮靜難,罷還。 出帝幸澶淵,以周留守東京,還,拜開封尹。 卒年七十四,贈太師。 ○劉處讓 劉處讓,字德謙,滄州人也。 少為張萬進親吏,萬進入梁,為泰寧軍節度使,以處讓為牙將。 萬進叛梁附晉,梁遣劉鄩討之。 萬進遣處讓求救于晉,晉王方與梁相拒,未能出兵,處讓乃于軍門截耳而訴曰:「萬進所以見圍者,以附晉故也,奈何不顧其急?苟不出兵,願請死!」晉王壯之,曰:「義士也!」為之發兵。 未渡河,而萬進為梁兵所敗,處讓因留事晉。 莊宗即位,為客省使,常使四方,多稱旨。 天成中,遷引進使,累遷左驍衛大將軍。 廢帝時,魏州軍亂,逐其帥劉延皓,遣范延光招討,以處讓為河北都轉運使。 晉高祖立,歷宣徽南院使。 范延光反,高祖命楊光遠為招討使,以處讓參其軍事。 已而副招討使張從賓叛于河陽,處讓分兵擊破從賓。 還,與光遠攻鄴,踰年不能下。 其後延光有降意而遲疑,處讓入城,譬以禍福,延光乃出降。 唐制,樞密使常以宦者為之,自梁用敬翔、李振,至莊宗始用武臣,而權重將相,高祖時,以宰相桑維翰、李崧兼樞密使,處讓與諸宦者心不平之。 光遠之討延光也,以晉重兵在己掌握,舉動多驕恣,其所求請,高祖頗裁抑之。 處讓為光遠言:「此非上意,皆維翰、崧等嫉公耳!」光遠大怒。 及兵罷,光遠見高祖,訴以維翰等沮己,高祖不得已,罷維瀚等,以處讓為樞密使。 處讓在職,凡所陳述,多不稱旨。 處讓丁母憂,高祖遂不復拜樞密使,以其印付中書而廢其職。 處讓居喪期年,起複為彰德軍節度使、右金吾衛上將軍。 以疾卒,年六十三,累贈太師。 ○李承約 李承約,字德儉,薊門人也。 少事劉仁恭,為山後八軍巡檢使,將騎兵二千人。 仁恭為其子守光所囚,承約以其騎兵奔晉,晉王以為匡霸指揮使。 從破夾寨,戰臨清,以功累遷洺汾二州刺史、潁州團練使。 天成中,邠州節度使毛璋有異志,明宗拜承約涇州節度副使,使往伺璋動靜。 承約見璋,諭以禍福。 後明宗遣人代璋,璋即時受代。 明宗大喜,即拜承約黔南節度使。 承約以恩信撫諸夷落,勸民農桑,興起學校。 居數年,當代,黔南人詣京師乞留,為許留一年。 召為左衛上將軍,改左龍武統軍,拜昭義軍節度使,復為左龍武統軍。 天福二年,遷左驍衛上將軍。 數請老,不許。 卒年七十五,贈太子太師。 ○張希崇 第8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五代史》
第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