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裕,字好問,幽州人也。 為劉仁恭騎將,仁恭為其子守光所囚,知裕去事守光兄守文。 守光又攻殺守文,乃與張萬進立守文子延祚而事之。 守光又殺廷祚,以其子繼威代之。 萬進殺繼威,與知裕俱奔于梁。 梁太祖得知裕喜甚,為置歸化軍,以知裕為指揮使,凡與晉戰所得,及兵背晉而歸梁者,皆以隷知裕。 梁、晉相拒河上十餘年,其摧堅陷陣,歸化一軍為最,然知裕位不過刺史。 莊宗入汴,知裕與段凝軍河上,聞梁已亡,欲自殺,為賓客故人止之,乃降唐。 莊宗尤寵待之,諸將嫉其寵,因獵射之,知裕走以免。 莊宗為殺射者,以知裕為房州刺史。 明宗時,歷絳、淄二州刺史,遷宿州團練使、安州留後。 所居皆有善政。 安州近淮,俗惡病者,父母有疾,置之佗室,以竹竿系飲食委之,至死不近。 知裕深患之,加以教道,由是稍革。 罷為右神武統軍。 應順中卒,贈太傅。 ○陸思鐸 陸思鐸,澶州臨黃人也。 少事梁為宣武軍卒,以善射知名。 累遷拱辰左廂都指揮使,領恩州刺史。 梁、晉相拒河上,思鐸鏤其姓名于箭筈以射晉軍,而矢中莊宗馬鞍,莊宗拔矢,見思鐸姓名,奇之。 其後滅梁,思鐸謁見,莊宗出其矢以示之,思鐸伏地請死,莊宗慰而起之,拜龍武右廂都指揮使。 晉高祖時,為陳、蔡二州刺史。 卒年五十四。 思鐸在陳州,有善政,臨終戒其子曰:「陳人愛我,我死則葬焉。 」遂葬于陳州。 ********雜傳第三十四 ○趙在禮 趙在禮,字干臣,涿州人也。 少事劉仁恭為軍校,仁恭遣佐其子守文襲取滄州,其後守文為其弟守光所殺,在禮乃奔于晉。 莊宗時,為效節指揮使,將魏兵戍瓦橋關。 還至貝州,軍士皇甫暉作亂,推其將楊仁晟為首,仁晟不從,殺之;又推一小校,小校不從,又殺之;乃攜二首詣在禮。 在禮聞亂,衣不及帶,方逾垣而走,暉曳其足而下之,環以白刃,示之二首,曰:「不從我者如此首!」在禮從之,遂反。 在禮自貝州還攻魏,縱軍大掠。 是時,興唐尹王正言年老病昏,聞在禮至,呼吏草奏,吏已奔散,正言猶不知,方據案大怒,左右告曰:「賊已市中殺人,吏民皆走,欲誰呼邪?」正言大驚曰:「吾初不知此。 」即索馬將去,廄吏曰:「公妻子為虜矣,安得馬乎?」正言惶恐,步出府門,見在禮,望而下拜,在禮呼正言曰:「公何自屈之甚邪!此軍士之情,非予志也。 」在禮即自稱兵馬留後。 莊宗遣元行欽討之,行欽攻魏不克,乃遣明宗代行欽。 明宗至鄴,軍變,因入城與在禮合。 明宗兵反向京師,在禮留于魏。 明宗即位,拜在禮義成軍節度使,在禮不受命,遂拜鄴都留守、興唐尹。 久之,皇甫暉等皆去,在禮獨在魏,患魏軍之驕,懼及禍,乃求徙鎮橫海。 歷鎮泰寧、匡國、天平、忠武、武寧、歸德、晉昌,所至邸店羅列,積貲巨萬。 晉出帝時,以在禮為北面行營馬步都虞候,以擊契丹,未嘗有戰功。 在禮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罷去,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既而復受詔居職,乃籍管內,口率錢一千,自號「拔釘錢。 」晉亡,契丹入汴,在禮自宋馳至洛陽,遇契丹拽剌等,拜于馬首,拽剌等兵共侵辱之,誅責貨財,在禮不勝其憤。 行至鄭州,聞晉大臣多為契丹所鎖,中夜惶惑,解衣帶就馬櫪自經而卒,年六十二。 漢高祖立,贈中書令。 ○霍彥威 霍彥威,字子重,洺州曲周人也。 少遭兵亂,梁將霍存掠得之,愛其俊爽,養以為子。 嘗從存戰,中矢,眇其一目。 後事梁太祖,太祖亦愛之,稍遷左龍驤軍使、右監門衛上將軍。 預誅友珪,以功拜洺州刺史,遷邠寧節度使。 李茂貞遣梁叛將劉知俊攻邠州,彥威固守踰年,每獲知俊兵,必縱還之,知俊德之,後不復攻。 徙鎮義成,又徙天平,兼北面行營招討使,與晉軍相持河上,彥威屢敗,降為陝州留後。 莊宗滅梁,彥威自陝來朝,莊宗置酒故梁崇元殿,彥威與梁將段凝、袁象先等皆在。 莊宗酒酣,指彥威等舉酒屬明宗曰:「此皆前日之勍敵,今侍吾飲,乃卿功也。 」彥威等惶恐伏地請死,莊宗勞之曰:「吾與總管戲爾,卿無畏也。 」賜姓名曰李紹真。 明年,徙鎮武寧,從明宗擊契丹,明宗愛其為人,甚親厚之。 其後趙在禮反,彥威別討趙太于邢州,破之,還以兵屬明宗討在禮。 明宗軍變,從馬直軍吏張破敗率眾殺將校,縱火焚營噪呼,明宗叱之曰:「自吾為帥十有餘年,何負爾輩!今賊城破在旦夕,乃爾輩立功名、取富貴之時。 況爾天子親軍,返效賊耶!」軍士對曰:「城中之人何罪,戍卒思歸而不得耳!天子不垂原宥,志在巢除。 且聞破魏之後,欲盡坑魏博諸軍,某等初無叛心,直畏死耳!今宜與城中合勢,擊退諸鎮之兵,請天子帝河南,令公鎮河北。 」明宗涕泣諭之,亂兵環列而呼曰:「令公不欲帝河北,則佗人有之,我輩狼虎,豈識尊卑!」彥威與安重誨勸明宗許之,乃擁兵入城,與在禮合,彥威獨不入。 明宗入城,與在禮置酒大會,而部兵在外者聞明宗反,皆潰去,獨彥威所將五千人營城西北隅不動。 居二日,明宗復出,得彥威兵,乃之魏縣,謀欲還鎮州,彥威、重誨勸明宗以兵南向。 莊宗崩,彥威從明宗入洛陽,首率群臣勸進,內外機事,皆決彥威。 彥威素與段凝、溫韜有隙,因擅捕凝、韜下獄,將殺之,安重誨曰:「凝、韜之惡,天下所知,然主上方平內難,以恩信示人,豈公報仇之時?」彥威乃止。 明宗即位,乃赦凝、韜,放歸田裡,已而卒賜死。 彥威徙鎮平盧。 硃守殷反,伏誅,彥威遣使者馳騎獻兩箭為賀,明宗賜兩箭以報之。 夷狄之法,起兵令眾,以傳箭為號令,然非下得施于上也。 明宗本出夷狄,而彥威武人,君臣皆不知禮,動多此類。 然彥威客有淳于晏者,登州人也,少舉明經及第,遭世亂,依彥威,自彥威為偏裨時已從之。 彥威嘗戰敗脫身走,麾下兵無從者,獨晏徒步以一劍從之榛棘間以免。 彥威高其義,所歷方鎮,常闢以自從,至其家事無大小,皆決於晏,彥威以故得少過失。 當時諸鎮闢召寮屬,皆以晏為法。 天成三年冬,彥威卒於鎮。 是時,明宗方獵于近郊,青州馳騎奏彥威卒,明宗涕泣還宮,輟朝,仍終其月不舉樂,贈彥威太師,謚曰忠武。 ○房知溫 第8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五代史》
第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