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王從珂為河中節度使,重誨以謂從珂非李氏子,後必為國家患,乃欲陰圖之。 從珂閲馬黃龍莊,其牙內指揮使楊彥溫閉城以叛。 從珂遣人謂彥溫曰:「我遇汝厚,何苦而反邪?」報曰:「彥溫非叛也,得樞密院宣,請公趨歸朝廷耳!」從珂走虞鄉,馳騎上變。 明宗疑其事不明,欲究其所以,乃遣殿直都知范氳以金帶襲衣、金鞍勒馬賜彥溫,拜彥溫絳州刺史,以誘致之。 重誨固請用兵,明宗不得已,乃遣侍衛指揮使藥彥稠、西京留守索自通率兵討之,而誡曰:「為我生致彥溫,吾將自訊其事。 」彥稠等攻破河中,希重誨旨,斬彥溫以滅口。 重誨率群臣稱賀,明宗大怒曰:「朕家事不了,卿等不合致賀!」從珂罷鎮,居清化裡第。 重誨數諷宰相,言從珂失守,宜得罪,馮道因白請行法。 明宗怒曰:「吾兒為奸人所中,事未辨明,公等出此言,是不欲容吾兒人間邪?」趙鳳因言:「《春秋》責帥之義,所以勵為臣者。 」明宗曰:「皆非公等意也!」道等惶恐而退。 居數日,道等又以為請,明宗顧左右而言他。 明日,重誨乃自論列,明宗曰:「公欲如何處置,我即從公!」重誨曰:「此父子之際,非臣所宜言,惟陛下裁之。 」明宗曰:「吾為小校時,衣食不能自足,此兒為我擔石灰,拾馬糞,以相養活,今貴為天子,獨不能庇之邪!使其杜門私第,亦何與公事!」重誨由是不復敢言。 孟知祥鎮西川,董璋鎮東川,二人皆有異志,重誨每事裁抑,務欲制其奸心,凡兩川守將更代,多用己所親信,必以精兵從之,漸令分戍諸州,以虞緩急。 二人覺之,以為圖己,益不自安。 既而遣李嚴為西川監軍,知祥大怒,斬嚴;又分閬州為保寧軍,以李仁矩為節度使以制璋,且削其地,璋以兵攻殺仁矩。 二人遂皆反。 唐兵戍蜀者,積三萬人,其後知祥殺璋,兼據兩川,而唐之精兵皆陷蜀。 初,明宗幸汴州,重誨建議,欲因以伐吳,而明宗難之。 其後戶部尚書李釒粦得吳諜者言:「徐知誥欲舉吳國以稱籓,願得安公一言以為信。 」鏻即引諜者見重誨,重誨大喜以為然,乃以玉帶與諜者,使遺知誥為信,其直千緡。 初不以其事聞,其後踰年,知誥之問不至,始奏貶鏻行軍司馬。 已而捧聖都軍使李行德、十將張儉告變,言:「樞密承旨李虔徽語其客邊彥溫云:『重誨私募士卒,繕治甲器,欲自伐吳。 又與諜者交私。 』」明宗以問重誨,重誨惶恐,請究其事。 明宗初頗疑之,大臣左右皆為之辨,既而少解,始告重誨以彥溫之言,因廷詰彥溫,具伏其詐,於是君臣相顧泣下。 彥溫、行德、儉皆坐族誅。 重誨因求解職,明宗慰之曰:「事已辨,慎無措之胸中。 」重誨論請不已,明宗怒曰:「放卿去,朕不患無人!」顧武德使孟漢瓊至中書,趣馮道等議代重誨者。 馮道曰:「諸公苟惜安公,使得罷去,是紓其禍也。 」趙鳳以為大臣不可輕動。 遂以范延光為樞密使,而重誨居職如故。 董璋等反,遣石敬瑭討之,而川路險阻,糧運甚艱,每費一石,而致一斗。 自關以西,民苦輸送,往往亡聚山林為盜賊。 明宗謂重誨曰:「事勢如此,吾當自行。 」重誨曰:「此臣之責也。 」乃請行。 關西之人聞重誨來,皆已恐動,而重誨日馳數百里,遠近驚駭。 督趣糧運,日夜不絶,斃踣道路者,不可勝數。 重誨過鳳翔,節度使硃弘昭延之寢室,使其妻子奉事左右甚謹。 重誨酒酣,為弘昭言:「昨被讒構,幾不自全,賴人主明聖,得保家族。 」因感嘆泣下。 重誨去,弘昭馳騎上言:「重誨怨望,不可令至行營,恐其生事。 」而宣徽使孟漢瓊自行營使還,亦言西人震駭之狀,因述重誨過惡。 重誨行至三泉,被召還。 過鳳翔,弘昭拒而不納,重誨懼,馳趨京師。 未至,拜河中節度使。 重誨已罷,希旨者爭求其過。 宦者安希倫,坐與重誨交私,常與重誨陰伺宮中動息,事發棄市。 重誨益懼,因上章告老。 以太子太師致仕;而以李從璋為河中節度使,遣藥彥稠率兵如河中虞變。 重誨子崇緒、崇贊,宿衛京師,聞制下,即日奔其父。 重誨見之,驚曰:「渠安得來!」已而曰:「此非渠意,為人所使耳。 吾以一死報國,余復何言!」乃械送二子于京師,行至陝州,下獄。 明宗又遣翟光業至河中,視重誨去就,戒曰:「有異志,則與從璋圖之。 」又遣宦者使于重誨。 使者見重誨,號泣不已,重誨問其故,使者曰:「人言公有異志,朝廷遣藥彥稠率師至矣!」重誨曰:「吾死未塞責,遽勞朝廷興師,以重明主之憂。 」光業至,從璋率兵圍重誨第,入拜于庭。 重誨降而答拜,從璋以楇擊其首,重誨妻走抱之而呼曰:「令公死未晚,何遽如此!」又擊其首,夫妻皆死,流血盈庭。 從璋檢責其家貲,不及數千緡而已。 明宗下詔,以其絶錢鏐,致孟知祥、董璋反,及議伐吳,以為罪。 並殺其二子,其餘子孫皆免。 重誨得罪,知其必死,嘆曰:「我固當死,但恨不與國家除去潞王!」此其恨也。 嗚呼,官失其職久矣!予讀梁宣底,見敬翔、李振為崇政院使,凡承上之旨,宣之宰相而奉行之。 宰相有非其見時而事當上決者,與其被旨而有所復請者,則具記事而入,因崇政使聞,得旨則復宣而出之。 梁之崇政使,乃唐樞密之職,蓋出納之任也,唐常以宦者為之,至梁戒其禍,始更用士人,其備顧問、參謀議于中則有之,未始專行事于外也。 至崇韜、重誨為之,始復唐樞密之名,然權侔于宰相矣。 從世因之,遂分為二,文事任宰相,武事任樞密。 樞密之任既重,而宰相自此失其職也。 ********唐臣傳第十三 ○周德威 第3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五代史》
第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