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嗣勛,濠州鐘離縣人,世為軍吏。 嗣勛有口辯,習武藝,初為州客將。 唐景福元年三月,太祖以壽州刺史江儒反下蔡鎮使,李立率兵攻濠梁,刺史張遂俾嗣勛持州印籍戶口以歸於太祖。 乾寧二年三月,楊行密復攻濠州,張遂遣嗣勛求援于太祖。 俄而郡陷,嗣勛無所歸,即署為元從押牙、副典客,頗稱任使。 光化元年三月,太祖令往光州說刺史劉存背淮賊以向國,又從李彥威復黃州及武昌縣,獲刺史瞿章。 俄復使光州,持幣馬以賜劉存。 會淮賊急攻光州,存與嗣勛率兵大戰,敗而走之。 又遣使于蜀,及歸,得其助軍貲實甚多。 天復中,太祖迎昭宗于岐下,軍至華之西闉,使嗣勛入見,韓建即時同出迎謁。 及羅紹威將殺牙軍,遣使告于太祖,求為外援。 時安陽公主初卒於魏,太祖乃遺嗣勛率長直官千人,實兵仗于橐中,肩舁以入于魏,聲言來致祭會葬,牙軍不之覺。 天祐三年正月十六日夜,嗣勛與紹威親軍同攻牙軍,至曙,盡殪之。 嗣勛重傷,旬日而卒。 開平中,累贈太保。 張存敬,譙郡人也。 性剛直,有膽勇,臨危無所畏憚。 唐中和中,從太祖赴汴,以其折節,頗見親昵,首為右騎都將。 從討巢、蔡,凡歷百戰,多於危蹙之間,顯有奇略,由是頻立殊效。 光啟中,李罕之會晉軍圍張宗奭于盟津,太祖遣丁會、葛從周、存敬同往馳救。 存敬引騎軍先犯敵將,諸軍翼之,敵騎大敗,乃解河橋之圍。 大順二年,為諸軍都虞候,佐霍存董大軍收宿州,以功奏加檢校兵部尚書。 太祖東征徐、兗,存敬屢有俘斬之功。 凡受指顧,皆與機會,矢石所及,必以身先,太祖屢加優異,以為行營都指揮使、檢校右仆射。 乾寧三年,充武寧軍留後,行潁州刺史。 光化二年夏四月,幽、滄侵凌魏郡,復以存敬為都指揮使。 三年,大舉,與葛從周連統諸軍攻浮陽,樹數十柵,圍劉守文累月。 時幽州劉仁恭舉兵來援,存敬潛軍擊之於乾寧軍南老鴉堤。 是日,燕人大敗,斬首五萬級,生擒馬慎交已下一百餘人,獲馬萬餘蹄。 其年秋九月,引軍收鎮州,存敬勒眾涉滹沲河,師人鼓行而進,逢鎮之遊兵數千,因逐之,直入鎮之壅門,收鞍馬牛駝萬計。 翼日,鎮人納質而旋。 尋為宋州刺史,踰年,甚有能政。 復擁眾伐薊門,數旬間連下瀛、莫、祁、景四州,擒俘不可勝紀。 自懷德驛與中山兵接戰,枕屍數十里,中山開壁請降。 天復元年春,太祖以河中節度使王珂與太原結親,憑恃驕恣,命存敬統大軍討之。 即日收絳州,擒刺史陶建釗,降晉州刺史張漢瑜,二郡平。 進圍河中,王珂請降。 太祖嘉之,乃以存敬為護國軍留後。 未幾,檢校司空,尋移宋州刺史。 將之任所,寢疾,逾旬卒於河中。 太祖聞之,痛惜移晷。 開平初,追贈太保。 乾化三年,又追贈太傅。 子仁願,晉天福中,仕至大理。 寇彥卿,字俊臣,大梁人也。 祖琯,父裔,皆宣武軍牙校。 太祖鎮汴,以彥卿將家子,擢在左右。 弱冠,選為通贊官。 太祖為元帥,補元帥府押牙,充四鎮通贊官行首兼右長直都指揮使,累奏授檢校司徒,領洺州刺史。 羅紹威將殺牙軍,遣使告于太祖,太祖命彥卿使于魏,密與紹威謀之。 竟成其事,彥卿之力也。 彥卿身長八尺,隆準方面,語音如鐘。 善騎射,好書史,復善伺太祖之旨,凡所作為,動皆云合。 太祖每言曰:「敬翔、劉捏、寇彥卿,蓋為我而生。 」其見重如此。 太祖有所乘烏馬,號「一丈烏」,嘗以賜彥卿。 天復中,太祖迎昭宗于鳳翔,累與岐軍對陣。 時彥卿為諸道馬步軍都排陣使。 嘗躬擐甲冑,乘其所賜烏馬,馳騁于陣前,太祖目之曰:「真神王也!」昭宗還京,賜迎鑾毅勇功臣,改邢州刺史,尋遷亳州團練使。 案《通鑒》:開平二年,帝從吳越王錢鏐之請,以亳州團練使寇彥卿為東南面行營都指揮使,使擊淮南。 十一月,彥卿率眾一千襲霍丘,為土豪朱景所敗;又攻廬、壽二州,皆不勝。 淮南遣滁州刺史李儼拒之。 《九國志·朱景傳》:梁祖聞景名,命寇彥卿率勁騎三千襲霍丘,圖取景,且諭梁祖之意令降,景率其徒戰于丘墟林澤中,射死者無數,彥卿兵折力殫而去。 太祖受禪,為華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 歲余,入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充街使。 一日,過天津橋,有老人誤衝其趨道者,排之,落橋而斃,為御史府所彈,太祖不得已,責授左衛中郎將。 不數月,除相州防禦使,依前行營諸軍排陣使。 未幾,授河陽節度使,加檢校太傅。 及太祖遇弒,彥卿追感舊恩,圖禦容以奠之。 每因對客言及先朝舊事,即涕泗交流。 末帝嗣位,遙領興元節度使、東南面行營都招討使。 以拒淮寇,尋改右金吾衛上將軍。 貞明初,授鄧州節度使。 會淮人圍安陸,彥卿奉詔領兵解圍,大破淮賊而回。 四年,卒於鎮,時年五十七。 詔贈侍中。 彥卿貞干明敏,善事人主,然怙寵作威,多忌好殺,雖顯立功名,而猶為識者之所鄙焉。 史臣曰:案:原本有闕文。 存敬有提鼓之勞,彥卿遇攀鱗之會,俱為籓後,亦其宜哉! 列傳十一 龐師古,曹州南華人,初名從。 以中涓從太祖,性端願,未嘗離左右。 及太祖鎮汴,樹置戎伍,始得馬五百匹,即以師古為偏將,援陳破蔡,累有戰功。 及朱珍以罪誅,遂用師古為都指揮使。 乃渡淮,餉軍于廬壽,攻滁州,破天長,下高郵,沿淮轉戰,所至克捷。 尋代朱友裕領軍,攻下徐州,斬時溥首以獻。 遂移軍伐兗州,入中都,寨于梁山,敗於朱瑄之眾,襲至壘下;又破朱瑾于清河。 從討汶陽,與朱瑄、朱瑾及晉將史儼兒戰于故樂亭,大捷而回。 乾寧四年正月,復統諸軍伐鄆,拔之,擒其帥朱瑄以獻,始表為天平軍節度留後,尋授徐州節度使,官至檢校司徒。 乾寧四年八月,與葛從周分統大軍,渡淮以伐楊行密。 十一月,師古寨于清口,寨地卑下,《玉堂閒話》云:龐從會軍五萬于清口,所屯之地,蓋兵書謂之絶地,人不駕肩,行一舍方至夷坦之處。 或請遷移,弗聽。 俄有告淮人決上流者,曰:「水至矣。 」師古怒其惑眾,斬之。 《九國志·侯贊傳》:時兵起倉卒,加以陰寒,士皆飲冰餐雪而行。 甫及梁營,則豎戈植足,鬥志未決。 朱瑾與瓚率五十騎潛濟淮,入自壘北,舞槊而馳,囂聲雷沸,梁兵皆殞眩不能舉,遂斬龐從,大將繼之,死者大半。 須臾,我軍在淖中,莫能戰,而吳人襲焉,故及于敗,師古沒于陣。 第4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