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本篤會修女們在巴黎建立聖體永敬會的起源和法律根據。 她們的第一個修院是用布剋夫人和沙多維安夫人的錢在卡塞特街「修建一新」的。 因此我們知道,那個修會絶不能和西多的本篤會修女混為一談。 它隷屬於聖日耳曼·德·勃雷的修院院長,正如聖心會的嬤嬤隷屬於耶穌會會長,仁慈會的嬤嬤隷屬於辣匝祿會會長一樣。 它和小比克布斯的伯爾納修女也完全是另一回事,小比克布斯的內部情況是我們前面已經談過了的。 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七世在一六五七年有過專牒,准許小比克布斯的伯爾納修女和聖體會的本篤系的修女一樣,修持永敬儀軌。 但是那兩個修會並不因此而屬於同一體系。 十一小比克布斯的結局 一到王朝復辟時期,小比克布斯修院便漸漸衰敗下去了,那是它那支系所有修會全面死亡的局部現象,那一支系,到了十八世紀以後,也隨着所有其他宗教團體一同進入了衰亡期。 靜觀和祈禱一樣,也是人類的一種需要,可是,也和所有一切經革命接觸過的事物一樣,它自己也會轉變,並且會由敵視社會的進步,轉變為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小比克布斯院裡的人口減得很快。 到一八四○年,小院消滅了,寄讀學校消滅了。 那裡既沒有老婦,也沒有小姑娘,老的死了,小的走了。 天各一方。 永敬會的規章嚴厲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有願望的人畏縮不前,會中人找不到新生力量。 到一八四五年,擔任雜務的修女還多少可以找到幾個,至于唱詩的修女,絶對沒有。 四十年前,修女的人數几乎到一百,十五年前,只有二十八個人了。 今天還有多少呢?一八四七年,院長是個年輕人,這說明選擇的範圍縮小了。 她當時還不到四十歲。 人數減少,負擔便越重,每個人的任務也更加艱苦,當時大家已經預見到不久就會只剩下十來個人、壓彎傷痛的肩頭來扛聖伯努瓦的那套沉重的教規。 那副重擔子是一成不變的,人少人多都一樣。 它壓着,狠狠地壓着,於是她們死了。 在本書作者還住在巴黎時,死了兩個。 一個二十五歲,一個二十三歲。 後面的那個可以象朱利亞·阿爾比尼拉所說:「我葬在這裡,享年二十三。 」正是由於那種蕭條,修院才放棄了對小姑娘們的教養。 我們從那所不平凡的沒人知道的黑院子門前經過,不能不拐進去看看,不能不領着我們的同伴和聽我們敘述冉阿讓傷心史的人的思想一同進去走走,這對某些人來說也許是有益的。 我們已對那有着許多古老習慣的團體望了一眼,在今天看來述作者的方法論思想。 認為數學的推理確切明白,哲學及其,那些古老習慣是夠新奇的了。 那是個封閉了的園子,是座禁宮。 對那奇特場所我們談得相當詳細,但仍然是懷着恭敬的心情來談的,至少是在詳細和恭敬還能協調起來的範圍內談的。 我們並不是一概全懂,但是我們不污衊任何東西。 約瑟夫·德·梅斯特爾大聲疾呼,他連劊子手也歌頌,伏爾泰則喜笑怒罵,連耶穌受難像也譏誚,我們是站在他們兩人相等距離之間的。 伏爾泰缺少邏輯,這是順便談談,因為伏爾泰很可能用為卡拉斯①辯護的態度同樣來為耶穌辯護,而且,對那些根本否認神的化身的人,耶穌受難像又能代表什麼呢?一個被害的哲人而已。 ①卡拉斯(Calas),十八世紀法國商人,被人誣告因不讓其子脫離新教而將其殺害,被判處輪刑。 死後三年,伏爾泰為他申雪,追判無罪。 到十九世紀,宗教思想處于危機階段。 人們忘記了某些事物,那是好的,只要在忘記那些事物的同時又能學到另一些事物就好了。 人的心裡不能有空虛感。 某些破壞行動在進行,進行得好義理論方面,以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精神闡述其社會主義體系,,但是破壞之後必須有建設。 在此期間,讓我們研究研究那些已經不存在的東西,認識那些東西是必要的,即使僅僅是為了避開它們。 人們對復古的行動常愛加上一個偽造的名稱,叫做維新。 古,是個還魂鬼,慣于製造假護照。 我們要提防陷阱,提高警惕。 古有副真面目,那就是迷信,也有套假面具,那就是虛偽。 讓我們揭露它的真面目,撕破它的假面具。 至于修院,那是個錯綜複雜的問題。 這是個文化問題,而文化排斥它;這是個自由問題,而自由又袒護它。 一從抽象意義談修院 本書是一個劇本,其中的主要角色是無極。 人是次要角色。 既是這樣,我們在路上又遇到了一個修院,我們便應當走進去。 為什麼?因為修院,西方有,東方也有,現代有,古代也有,基督教有,異教、佛教、伊斯蘭教也都有,它是人類指向無極的測量儀。 這裡不是過分發揮某些思想的地方,不過,在絶對堅持我們的保留態度時,我們的容忍,甚至我們的憤慨注》,後人疑為偽托之作。 ,我們應當這樣說,每次當我們遇見無極存在於一個人的心中時,無論他的理解程度如何,我們總會感到肅然起敬。 聖殿、清真寺、菩薩廟、神舍,所有那些地方都有它醜惡的一面,是我們所唾棄的,同時也有它卓絶的一面,是我們所崇敬的。 人類心中的靜觀和冥想是了無止境的,是照射在人類牆壁上的上帝的光輝。 二從史實談修院 從歷史、理性和真理的角度出發,僧侶制度是該受譴責的。 第18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悲慘世界》
第1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