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即位,因武后东都庙改为唐庙,议满七室,以凉武昭王为始祖。 齐贤上议:「《礼》,天子七庙,尊始封君曰太祖,百代不迁,始祖无闻焉。 殷自玄王至汤,周后稷至武王,皆出太祖后,合食有序。 景皇帝始封唐,实为太祖,以世数近,故尚在昭穆。 今乃上引武昭王为始祖,异乎殷、周之本卨、稷也。 卨、稷兴胙,景皇帝是也。 昭王国不世传,后嗣失守。 景帝实始封唐,子孙是承。 若近舍唐,远引凉,不见其可。 且魏不祖曹参,晋不祖司马卬,宋不祖楚元王,齐、梁不祖萧何,陈、隋不祖胡公、杨震,今谓昭王为祖,可乎?汉以周郊后稷,议欲郊尧,杜林以为周兴自后稷,汉业特起,功不缘尧,卒不果郊。 武德初定,去昭王尤近,不托祖者,不可故也。 今而立之,非祖宗意。 景皇失位,神弗临享,殆非诒厥孙谋者。 」博士刘承庆、尹知章又言:「受命之君,王迹有浅深,代系有远迩。 祖以功,昭穆以亲。 有功者不迁,亲尽者毁。 今不宜以庙数未备,引当迁之主于昭穆上,苟充七室也。 景皇帝既号太祖,以世浅犹在六室位,则室未当有七,非天子庙不当七也。 大帝神主既祔,宣皇帝当迁。 宣非始祖,又无宗号,亲尽而迁,不可复立。 请仍为六室。 」诏宰相详裁。 于是祝钦明等上言:「博士等三百人为两说:齐贤等不祖武昭王,刘承庆等请迁宣皇帝。 臣等欲皆可其奏。 」诏可。 俄以孝敬皇帝为义宗,列于庙为七室。 西京太庙亦如之。 齐贤迁累谏议大夫,卒。 柳冲,蒲州虞乡人,隋饶州刺史庄曾孙。 父楚贤,大业中为河北县长。 高祖兵兴,尧君素据郡固守,楚贤说曰:「隋之亡,天下共知。 唐公名在图箓,动以诚信,豪英景赴,天所赞也。 君子见几而作,俟终日邪?」君素不从,楚贤潜行自归,授侍御史。 贞观中,持节册拜突厥,辞其遗不受。 历交、桂二州都督、杭州刺史,皆有名。 冲好学,多所研总。 天授初,为司府寺主簿,诏遣安抚淮南,使有指,封河东县男。 中宗景龙中,迁左散骑常侍,修国史。 初,太宗命诸儒撰《氏族志》,甄差群姓。 其后门胄兴替不常,冲请改修其书,帝诏魏元忠、张锡、萧至忠、岑羲、崔湜、徐坚、刘宪、吴兢及冲共取德、功、时望、国籍之家,等而次之。 夷蕃酋长袭冠带者,析著别品。 会元忠等继物故,至先天时,复诏冲及坚、兢与魏知古、陆象先、刘子玄等讨缀,书乃成,号《姓系录》。 历太子宾客、宋王师、昭文馆学士,以老致仕。 开元初,诏冲与薛南金复加刊窜,乃定。 后柳芳著论甚详,今删其要,著之左方。 芳之言曰: 氏族者,古史官所记也。 昔周小史定系世,辩昭穆,故古有《世本》,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诸侯、卿、大夫名号继统。 左丘明传《春秋》,亦言:「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以谥为族。 」昔尧赐伯禹姓曰姒,氏曰有夏;伯尼姓曰姜,氏曰有吕。 下及三代,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后世或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官,则司马、司徒;氏于爵,则王孙、公孙;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氏于志,则三乌、五鹿;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于是受姓命氏,粲然众矣。 秦既灭学,公侯子孙失其本系。 汉兴,司马迁父子乃约《世本》修《史记》,因周谱明世家,乃知姓氏之所由出,虞、夏、商、周、昆吾、大彭、豕韦、齐桓、晋文皆同祖也。 更王迭霸,多者千祀,少者数十代。 先王之封既绝,后嗣蒙其福,犹为强家。 汉高帝兴徒步,有天下,命官以贤,诏爵以功,誓曰:「非刘氏王、无功侯者,天下共诛之。 」先王公卿之胄,才则用,不才弃之,不辨士与庶族,然则始尚官矣。 然犹徙山东豪杰以实京师,齐诸田,楚屈、景,皆右姓也。 其后进拔豪英,论而录之,盖七相、五公之所由兴也。 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已。 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 晋、宋因之,始尚姓已。 然其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 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 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贾氏、王氏谱学出焉。 由是有谱局,令史职皆具。 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硃、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 「虏姓」者,魏孝文帝迁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 八氏十姓,出于帝宗属,或诸国从魏者;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并号河南洛阳人。 「郡姓」者,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 凡得入者,谓之「四姓」。 又诏代人诸胄,初无族姓,其穆、陆、奚、于,下吏部勿充猥官,得视「四姓」。 北齐因仍,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在选。 故江左定氏族,凡郡上姓第一,则为右姓;太和以郡四姓为右姓;齐浮屠昙刚《类例》凡甲门为右姓;周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为右姓;隋开皇氏族以上品、茂姓则为右姓;唐《贞观氏族志》凡第一等则为右姓;路氏著《姓略》,以盛门为右姓;柳冲《姓族系录》凡四海望族则为右姓。 不通历代之说,不可与言谱也。 今流俗独以崔、卢、李、郑为四姓,加太原王氏号五姓,盖不经也。 夫文之弊,至于尚官;官之弊,至于尚姓;姓之弊,至于尚诈。 隋承其弊,不知其所以弊,乃反古道,罢乡举,离地著,尊执事之吏。 于是乎土无乡里,里无衣冠,人无廉耻,士族乱而庶人僭矣。 故善言谱者,系之地望而不惑,质之姓氏而无疑,缀之婚姻而有别。 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其信可与也;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其智可与也;关中之人雄,故尚冠冕,其达可与也;代北之人武,故尚贵戚,其泰可与也。 及其弊,则尚婚娅者先外族、后本宗,尚人物者进庶孽、退嫡长,尚冠冕者略伉俪、慕荣华,尚贵戚者徇势利、亡礼教。 四者俱弊,则失其所尚矣。 第7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7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