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三年,上言:「书有五听,令有三覆,虑失情也。 比犯大逆,诏使者勘当,得实辄决。 人命至重,万有一不实,欲诉无由,以就赤族,岂不痛哉!此不足检下之奸乱,适长使人威福耳。 臣请如令覆奏,则死者无恨。 又古者罚不逮嗣,故却芮乱国而缺升诸朝,嵇康蒙戮而绍死于难,则于它亲不复致疑。 今选部广责逆人亲属,至无服者尚数十条。 且诏书‘与逆同堂亲不任京畿,缌麻亲不得侍卫’,臣请如诏书外,一切不禁,以申旷荡。 」 圣历中,东都留守杨再思、王方庆共引为判官。 方庆善《礼》学,尝就质疑晦,坚为申释,常得所未闻。 属文典厚,再思每目为凤阁舍人样。 与徐彦伯、刘知几、张说与修《三教珠英》,时张昌宗、李峤总领,弥年不下笔,坚与说专意撰综,条汇粗立,诸儒因之,乃成书。 累迁给事中,封慈源县子。 中宗怒韦月将,欲即斩之,坚奏盛夏生长,请须秋乃决,时申救者亦众,得以搒死。 俄以礼部侍郎为修文馆学士。 睿宗即位,授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馆学士,修史,进东海郡公,迁黄门侍郎。 时监察御史李知古兵击姚州渳河蛮,降之,又请筑城,使输赋徭。 坚议:「蛮夷羁縻以属,不宜与中国同法,恐劳师远伐,益不偿损。 」不听,诏知古发剑南兵筑城堡,列州县。 知古因是欲诛其豪酋,入子女为奴婢,蛮惧,杀知古,相率溃叛,姚、巂路闭不通者数年。 初,太平公主用事,武攸暨屡邀请坚,坚不许。 又以妻岑羲女弟,固辞机密,转太子詹事,曰:「吾非求高,逃祸耳。 」羲败,不染于恶,出为绛州刺史。 数外徙,久乃迁秘书监、左散骑常侍。 玄宗改丽正书院为集贤院,以坚充学士,副张说知院事。 帝大酺集贤,幔舍在百司上,说令揭大榜以侈其宠,坚见,遽命撤之,曰:「君子乌取多尚人!」从上泰山,以参定仪典,加光禄大夫。 坚于典故多所谙识,凡七当撰次高选。 卒,年七十余,帝悼惜,遣使就吊,赠太子少保,谥曰文。 齐聃姑为太宗充容,仲为高宗婕妤,皆明图史,议者以坚父子如汉班氏。 子峤,字巨山。 开元中为驾部员外郎、集贤院直学士,迁中书舍人、内供奉、河南尹。 封慈源县公。 父子相次为学士,自祖及孙,三世为中书舍人。 沈伯仪,湖州吴兴人。 武后时,为太子右谕德。 初,太常少卿韦万石议明堂大享事,上言:「郑玄说祀五天帝,王肃谓祀五行帝。 《贞观礼》从玄,至《显庆礼》祀昊天上帝,乾封诏书祀五天帝兼祀昊天,上元诏书从《贞观礼》,仪凤初诏祀事一用周制。 今应何乐?」高宗乃诏尚书省集诸儒议,未能定。 于是大享参用《贞观》、《显庆》二礼。 垂拱元年,成均助教孔玄义奏:「严父莫大配天,天于万物为最大,推父偶天,孝之大,尊之极也。 《易》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上帝,天也。 昊天之祭,宜祖、考并配,请以太宗、高宗配上帝于圆丘,神尧皇帝配感帝南郊。 《祭法》:‘祖文王,宗武王。 ’祖,始也;宗,尊也。 一名而有二义。 《经》称‘宗祀文王’,文王当祖而云宗,包武王以言也。 知明堂以祖、考配,与二经合。 」伯仪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郑玄曰:‘禘、郊、祖、宗,皆配食也。 祭昊天圆丘曰禘,祭上帝南郊曰郊,祭五帝、五神明堂曰祖、宗。 ’此为最详。 虞夏退颛顼郊喾,殷舍契郊冥,去取违舛,惟周得礼之序,至明堂始两配焉。 文王上配五帝,武王下配五神,别父子也。 《经》曰:‘严父莫大于配天。 ’又曰:‘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不言严武王以配天,则武王虽在明堂,未齐于配,虽同祭而终为一主也。 纬曰:‘后稷为天地主,文王为五帝宗。 ’若一神而两祭之,则荐献数渎,此神无二主也。 贞观、永徽礼实专配,由显庆后始兼尊焉。 今请以高祖配圆丘、方泽,太宗配南北郊,高宗配五天帝。 」凤阁舍人元万顷、范履冰等议:「今礼昊天上帝等五祀,咸奉高祖、太宗兼配,以申孝也。 《诗昊天》章‘二后受之’,《易》‘荐上帝,配祖、考’,有兼配义。 高祖、太宗既先配五祀,当如旧。 请奉高宗历配焉。 」自是郊、丘,三帝并配云。 伯仪历国子祭酒、修文馆学士,卒。 路敬淳,贝州临清人。 父文逸,遇隋季大乱,阖门死于盗。 文逸遁免,流离辛苦,自伤家多难,闭口不食,行者哀其穷,强饮食之,更负以行,乃得脱。 贞观末,官申州司马。 敬淳少力学,足不履门。 居亲丧,倚庐不出者三年。 服除,号恸入门,形容癯毁,妻不之识。 后擢进士第。 天授中,再迁太子司议郎兼修国史、崇贤馆学士。 数受诏纂辑庆恤仪典,武后称之。 尤明姓系,自魏、晋以降,推本其来,皆有条序,著《姓略》、《衣冠系录》等百余篇。 后坐綦连耀交通,下狱死。 神龙初,赠秘书少监。 弟敬潜,少与敬淳齐名,历怀州录事参军,亦坐耀事系狱,免死。 后为遂安令。 先是,令多死,敬潜欲辞,妻曰:「君不死狱而得全,非生死有命邪?」从之。 到官,有枭啸其屏,鼠数十走于前,左右驱之,拥杖而号,敬潜不为惧。 久之,迁卫令,位中书舍人。 唐初,姓谱学唯敬淳名家。 其后柳冲、韦述、萧颖士、孔至各有撰次,然皆本之路氏。 王元感,濮州鄄城人。 擢明经高第,调博城丞。 纪王慎为兗州都督,厚加礼,敕其子东平王续往受业。 天授中,稍迁左卫率府录事,兼直弘文馆。 武后时,已郊,遂享明堂,封嵩山,诏与韦叔夏等草仪具,众推其练洽。 转四门博士,仍直弘文馆。 年虽老,读书不废夜。 所撰《书纠谬》、《春秋振滞》、《礼绳愆》等凡数十百篇,长安时上之,丐官笔楮写藏秘书。 有诏两馆学士、成均博士议可否。 祝钦明、郭山恽、李宪等本章句家,见元感诋先儒同异,不怿,数沮诘其言,元感缘罅申释,竟不诎。 魏知古见其书,叹曰:「《五经》指南也。 」而徐坚、刘知几、张思敬等惜其异闻,每为助理,联疏荐之,遂下诏褒美,以为儒宗。 拜太子司议郎兼崇贤馆学士。 中宗以东宫官属,加朝散大夫,卒。 第73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7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