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琦请铸乾元重宝钱,以一代十。 既当国,又铸重规,一代五十。 会物价腾踊,饿馑相望,议者以为非是,诏贬忠州长史。 会有告琦纳金者,遣御史驰按,琦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 」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夷州。 宝应初,起为朗州刺史,有异政,拜太子宾客。 吐蕃盗京师,郭子仪表为粮料使,兼御史大夫、关内元帅副使。 改京兆尹。 俄加判度支、铸钱、盐铁、转运、常平等使。 累封扶风郡公。 复以户部侍郎兼京兆尹。 坐与鱼朝恩善,贬括州刺史。 徙饶、湖二州。 复为太子宾客、东都留守。 德宗素闻其才,将复用,召之。 会卒,年七十一,赠太子少保。 子峰、妇郑,皆以孝著,表阙于门。 班宏,卫州汲人。 父景倩,国子祭酒,以儒名家。 宏,天宝中擢进士第,调右司御胄曹参军。 高适镇剑南,表为观察判官。 青城人以左道惑众,谋作乱。 事觉,诬引屯将规缓死,众凶惧,宏验治,即杀之,人心大安。 郭英乂代适,表雒令,以病解。 大历中,擢起居舍人,四迁给事中。 李宝臣死,子惟岳匿丧求节度,帝遣宏使成德喻其军,惟岳厚献遣,宏不纳,还报称旨,擢刑部侍郎、京官考使。 右仆射崔宁署兵部侍郎刘乃为上下考,宏不从,曰:「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 夫上多虚美,则下趋竞;上阿容,则下朋党。 」因削之。 乃闻,谢曰:「敢掠一美以邀二罪乎?」进吏部侍郎。 贞元初,仍旱蝗,赋调益急,以户部侍郎副度支使韩滉。 俄而窦参当国,代滉使。 而参任大理司直时,宏已为刑部侍郎。 德宗以宏熟天下计,故进宏尚书副参,且曰:「朕藉宰相重,而众务一委卿,无庸辞。 」参亦以宏素贵,私谓曰;「阅岁当归使于公。 」宏喜。 后参胖自安,不念前语。 宏刚愎,以参欺己,议事稍不合。 扬子院,盐铁转运之委藏也,宏任御史中丞徐粲主之,粲以贿闻,参议所代,宏固不可。 参选诸院吏,未始访宏,宏数条参所用吏过恶以闻,辄留中。 无何,参以使劳,加吏部尚书,而封宏萧国公。 恨参以虚宠加己,衔之。 每制旨有所营建,必极瑰丽,亲程役,媚结权嬖以倾参。 张滂先善于宏,荐为司农少卿。 及参欲滂分掌江、淮盐铁,宏以滂疾恶,且以法绳粲,因谬曰:「滂强戾不可用。 」滂闻,不喜。 久之,参知帝遇己薄,乃让使,然不欲宏专,问策于京兆尹薛珏,珏曰:「滂与宏交恶,而滂刚决。 若分盐铁转运,必能制宏。 」参遂荐滂为户部侍郎、盐铁转运使,而以宏判度支,分滂关内、河东、剑南、山南西道盐铁转运隶宏,以悦其意。 又还江淮两税,置巡院官,令宏、滂共差择。 滂欲得簿最,宏不与。 及署院官,更持可否不能定,处处官乏不补。 滂奏言:「臣职不修,无逃死,如国家大计何?」由是有诏分掌。 宏见宰相辞曰:「宏主漕,岁得江、淮米五十万斛,前年至七十万。 今职移于人,敢请罪。 」滂在侧儳曰:「公所言非也。 朝廷不夺公职,乃公丧官缗,纵奸吏,自取咎尔。 凡为度支使,不一岁家辄钜亿,僮马产第侈王公,非盗县官财何以然?上既知之,故令滂分掌。 今公无乃归怨上乎?」宏不答,于是移病归第。 宰相白其状,诏许如刘晏、韩滉故事,以东都、河南、淮南、江南、山南东道两税,滂主之,东渭桥以东巡院隶焉;关内、河东、剑南、山南西道宏主之。 滂至扬州,乃穷劾粲,悉发其赃至钜万,徙死岭表。 宏清洁勤力,晨入官署夕而出,吏不堪其劳,而己益恭。 参得罪,宏为有力。 卒,年七十三,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敬。 后二年,滂亦罢为卫尉卿。 王绍,本名纯,避宪宗讳改焉。 自太原徙京兆之万年。 父端,第进士,有名天宝间,与柳芳、陆据、殷寅友善。 据尝言:「端之庄,芳之辩,寅之介,可以名世。 」终工部员外郎。 绍少为颜真卿所器,字之曰德素,奏为武康尉。 再佐萧复府。 包佶领租庸、盐铁使,署判官。 时李希烈阻兵江淮,输物留梗,乃徙饷道自颍入汴。 绍及关,德宗已西狩,乃督轻货趣间道走洋州。 绍先见行在,帝劳之曰:「吾军乏春服,朕且衣裘,奈何?」绍流涕曰:「佶遣臣贡奉,无虑五十万,当即至。 」帝曰:「道回远,经费方急,何可望邪?」后五日继至,由是纾难。 迁仓部员外郎。 是时,兵旱无年,诏户部收阙官俸、税茶及无名钱,以修荒政。 绍由员外郎判务,迁户部、兵部郎中,皆专领。 进户部侍郎,判度支,顷之迁尚书。 德宗临御久,益不假借宰相,自窦参、陆贽斥罢,中书取充位,惟绍谨密,眷待殊厚。 主计凡八年,每政事多所关访,绍亦未尝一言漏于人。 顺宗立,王叔文夺其权,拜兵部尚书,出为东都留守。 元和初,检校尚书右仆射,为武宁军节度使,复以濠、泗二州隶其军。 自张愔后,兵骄难治,绍搜辑军政,推诚示人,裨将安进达、唐重靖谋乱,绍以计取之,出家赀赏士,举军安赖。 复拜兵部尚书,判户部。 卒,年七十二,赠右仆射,谥曰敬。 李巽,字令叔,赵州赞皇人。 以明经补华州参军事,举拔萃,授鄠尉。 进累左司郎中、常州刺史,召拜给事中,出为湖南观察使。 贞元五年,徙江西。 巽锐于为治,持下以法,察无遗私,吏不敢少绐。 顺宗立,擢兵部侍郎。 杜佑表为盐铁、转运副使,俄代佑。 使任自刘晏后,职废不振,赋入朘耗。 巽涖职一年,较所入如晏最多之年,明年过之,又明年,增百八十万缗。 再迁吏部尚书。 天资长于吏事,至治家,亦句检案牍簿书如公府。 史有过,秋毫无所纵,股栗胁息,常如与巽对。 程异坐王叔文废,巽特荐引之。 异之计较精于巽,故巽能善职,盖有助云。 元和四年疾革,郎官省候,巽言不及病,但与商校程课功利。 是夕卒,年六十三,赠尚书右仆射。 巽为人忌刻校怨,在江西,有所憎恨辄杀之。 始,窦参为相,出巽常州,促其行。 及参贬郴州,巽时观察湖南,宣武节度使刘士宁致绢数千匹于参,巽即劾参交通籓镇,以怒德宗,遂杀参云。 第56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5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