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者问:「往年逆贼,东穷海,南淮、汉,西抵函、秦,北彻幽都,丑徒狼扈,在四方者几百万,当时之祸可谓剧,而人心危矣。 天子独以匹马至灵武,合弱旅,鉏强寇,师及渭西,曾不逾时,摧锐攘凶,复两京,收河南州县,何其易邪?乃今河北奸逆不尽,山林江湖亡命尚多,盗贼数犯州县,百姓转徙,踵系不绝,将士临敌而奔,贤人君子遁逃不出。 陛下往在灵武、凤翔,无今日胜兵而能杀敌,无今日检禁而无亡命,无今日威令而盗贼不作,无今日财用而百姓不流,无今日爵赏而士不散,无今日朝廷而贤者思仕,何哉?将天子能以危为安,而忍以未安忘危邪?」对曰:「此非难言之。 前日天子恨愧陵庙为羯逆伤污,愤怅上皇南幸巴、蜀,隐悼宗戚见诛,侧身勤劳,不惮亲抚士卒,与人权位,信而不疑,渴闻忠直,过弗讳改。 此以弱制强,以危取安之繇也。 今天子重城深宫,燕和而居;凝冕大昕,缨佩而朝;太官具味,视时而献,太常备乐,和声以荐;国机军务,参筹乃敢进;百姓疾苦,时有不闻;厩刍良马、宫籍美女、舆服礼物、休符瑞谍,日月充备;朝廷歌颂盛德大业,听而不厌;四方贡赋,争上尤异;谐臣顐官,怡愉天颜;文武大臣至于庶官,皆权赏逾望。 此所以不能以强制弱,以未安忘危。 若陛下视今日之安,能如灵武时,何寇盗强弱可言哉!」 其二曰: 议者曰:「吾闻士人共自谋:‘昔我奉天子拒凶逆,胜则家国两全,不胜则两亡,故生死决于战,是非极于谏。 今吾名位重,财货足,爵赏厚,勤劳已极,外无仇雠害我,内无穷贱迫我,何苦当锋刃以近死,忤人主以近祸乎?’又闻曰:‘吾州里有病父老母、孤兄寡妇,皆力役乞丐,冻馁不足,况于死者,人谁哀之?’又闻曰:‘天下残破,苍生危窘,受赋与役者,皆寡弱贫独,流亡死徙,悲忧道路,盖亦极矣。 天下安,我等岂无畎亩自处?若不安,我不复以忠义仁信方直死矣!’人且如此,柰何?」对曰:「国家非欲其然,盖失于太明太信耳。 夫太明则见其内情,将藏内情则罔惑生下。 能令必信,信可必矣,而太信之中,至奸尤恶之。 如此遂使朝廷亡公直,天下失忠信,苍生益冤结。 将欲治之,能无端由?吾等议于野,又何所及?」 其三曰: 议者曰:「陛下思安苍生,灭奸逆,图太平,劳心悉精,于今四年,说者异之,何哉?」对曰:「如天子所思,说者所异,非不知之。 凡有诏令丁宁事皆不行,空言一再,颇类谐戏。 今有仁血阝之令,忧勤之诰,人皆族立党语,指而议之。 天子不知其然,以为言虽不行,犹足以劝。 彼沮劝,在乎明审均当而必行也。 天子能行已言之令,必将来之法,杂徭弊制,拘忌烦令,一切蠲荡,任天下贤士,屏斥小人,然后推仁信威令,谨行不惑。 此帝王常道,何为不及?」 帝悦曰:「卿能破朕忧。 」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 募义士于唐、邓、汝、蔡,降剧贼五千,瘗战死露胔于泌南,名曰哀丘。 史思明乱,帝将亲征,结建言:「贼锐不可与争,宜折以谋。 」帝善之,因命发宛、叶军挫贼南锋,结屯泌阳守险,全十五城。 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 荆南节度使吕諲请益兵拒贼,帝进结水部员外郎,佐諲府。 又参山南东道来瑱府,时有父母随子在军者,结说瑱曰:「孝而仁者,可与言忠;信而勇者,可以全义。 渠有责其忠信义勇而不劝之孝慈邪?将士父母,宜给以衣食,则义有所存矣。 」瑱纳之。 瑱诛,结摄领府事。 会代宗立,固辞,丐侍亲归樊上。 授著作郎。 益著书,作《自释》,曰: 河南,元氏望也。 结,元子名也。 次山,结字也。 世业载国史,世系在家谍。 少居商馀山,著《元子》十篇,故以元子为称。 天下兵兴,逃乱入猗玗洞,始称猗玗子。 后家瀼滨,乃自称浪士。 及有官,人以为浪者亦漫为官乎,呼为漫郎。 既客樊上,漫遂显。 樊左右皆渔者,少长相戏,更曰聱叟。 彼诮以聱者,为其不相从听,不相钩加,带笭箵而尽船,独聱齖而挥车。 酒徒得此,又曰:「公之漫其犹聱乎?公守著作,不带笭箵乎?又漫浪于人间,得非聱齖乎?公漫久矣,可以漫为叟。 」于戏!吾不从听于时俗,不钩加于当世,谁是聱者,吾欲从之!彼聱叟不惭带乎笭箵,吾又安能薄乎著作?彼聱叟不羞聱齖于邻里,吾又安能惭漫浪于人间?取而醉人议,当以漫叟为称。 直荒浪其情性,诞漫其所为,使人知无所存有,无所将待。 乃为语曰:「能带笭箵,全独而保生;能学聱齖,保宗而全家。 聱也如此,漫乎非邪!」 久之,拜道州刺史。 初,西原蛮掠居人数万去,遗户裁四千,诸使调发符牒二百函,结以人困甚,不忍加赋,即上言:「臣州为贼焚破,粮储、屋宅、男女、牛马几尽。 今百姓十不一在,耄孺骚离,未有所安。 岭南诸州,寇盗不尽,得守捉候望四十馀屯,一有不靖,湖南且乱。 请免百姓所负租税及租庸使和市杂物十三万缗。 」帝许之。 明年,租庸使索上供十万缗,结又奏:「岁正租庸外,所率宜以时增减。 」诏可。 结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馀。 进授容管经略使,身谕蛮豪,绥定八州。 会母丧,人皆诣节度府请留,加左金吾卫将军。 民乐其教,至立石颂德。 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 第5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5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