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人。 长七尺二寸。 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累迁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 天宝八载,木剌山始筑横塞军及安北都护府 ,诏即军为使。 俄苦地偏不可耕,徙筑永清,号天德军,又以使兼九原太守。 十四载,安禄山反,诏子仪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率本军东讨。 子仪收静边军,斩贼将周万顷,击高秀岩河曲,败之,遂收云中、马邑,开东陉。 加御史大夫。 贼陷常山,河北郡县皆没。 会李光弼攻贼常山,拔之,子仪引军下井陉,与光弼合,破贼史思明众数万,平幰城。 南攻赵郡,禽贼四千,纵之,斩伪守郭献璆,还常山。 思明以众数万尾军,及行唐,子仪选骑五百更出挑之。 三日,贼引去,乘之,又破于沙河,遂趋常阳以守。 禄山益出精兵佐思明。 子仪曰:「彼恃加兵,必易我;易我,心不固,战则克矣。 」与战未决,戮一步将以徇,士殊死斗,遂破之,斩首二千级,俘五百人,获马如之。 于是昼扬兵,夜捣垒,贼不得息,气益老。 乃与光弼、仆固怀恩、浑释之、陈回光等击贼嘉山,斩首四万级,获人马万计。 思明跳奔博陵。 于是河北诸郡往往斩贼守,迎王师。 方北图范阳,会哥舒翰败,天子入蜀,太子即位灵武,诏班师。 子仪与光弼率步骑五万赴行在。 时朝廷草昧,众单寡,军容缺然,及是国威大振。 拜子仪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总节度。 肃宗大阅六军,鼓而南,至彭原。 宰相房琯自请讨贼,次陈涛,师败,众略尽,故帝唯倚朔方军为根本。 贼将阿史那从礼以同罗、仆骨骑五千,诱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数万迫行在。 子仪以回纥首领葛逻支击之,执获数万,牛羊不可胜计,河曲平。 至德二载,攻贼崔乾祐于潼关,乾祐败,退保蒲津。 会永乐尉赵复、河东司户参军韩旻、司士徐景及宗室子锋在城中,谋为内应,子仪攻蒲,复等斩陴者,披阖内军。 乾祐走安邑,安邑伪纳之,兵半入,县门发,乾祐得脱身走。 贼安守忠壁永丰仓,子仪遣子旰与战,多杀至万级,旰死于阵。 进收仓。 于是关、陕始通。 诏还凤翔,进司空,充关内、河东副元帅。 率师趋长安,次潏水上。 贼守忠等军清渠左。 大战,王师不利,委仗奔。 子仪收溃卒保武功,待罪于朝,乃授尚书左仆射。 俄从元帅广平王率蕃、汉兵十五万收长安。 李嗣业为前军,元帅为中军,子仪副之,王思礼为后军,阵香积寺之北,距沣水,临大川,弥亘一舍。 贼李归仁领劲骑薄战,官军嚣,嗣业以长刀突出,斩贼数十骑,乃定。 回纥以奇兵缭贼背,夹攻之,斩首六万级,生禽二万,贼帅张通儒夜亡陕郡。 翌日,王入京师,老幼夹道呼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王休士三日,遂东。 安庆绪闻王师至,遣严庄悉众十万屯陕,助通儒,旌帜钲鼓径百馀里。 师至新店,贼已阵,出轻骑,子仪遣二队逐之,又至,倍以往,皆不及贼营辄反。 最后,贼以二百骑掩军,未战走,子仪悉军追,横贯其营。 贼张两翼包之,官军却。 嗣业率回纥从后击,尘且坌,飞矢射贼,贼惊曰:「回纥至矣!」遂大败,僵尸相属于道。 严庄等走洛阳,挟庆绪度河保相州,遂收东都。 于是河东、河西、河南州县悉平。 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食邑千户。 入朝,帝遣具军容迎灞上,劳之曰:「国家再造,卿力也。 」子仪顿首陈谢。 有诏还东都,经略北讨。 乾元元年,破贼河上,执安守忠以献,遂朝京师。 诏百官迎于长乐驿,帝御望春楼待之。 进中书令。 帝即诏大举九节度师讨庆绪,以子仪、光弼皆元功,难相临摄,第用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而不立帅。 子仪自杏园济河,围卫州。 庆绪分其众为三军。 将战,子仪选善射三千士伏壁内,诫曰:「须吾却,贼必乘垒,若等噪而射。 」既战,伪遁,贼薄营,伏发,注射如雨。 贼震骇,王师整而奋,斩首四万级,获铠胄数十万,执安庆和,收卫州。 又战愁思冈,破之。 连营进围相州,引漳水灌城,漫二时,不能破。 城中粮尽,人相食。 庆绪求救于史思明,思明自魏来,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前军遇之,战鄴南,夷负相当,炅中流矢。 子仪督后军,未及战。 会大风拔木,遂晦,跬步不能相物色,于是王师南溃,贼亦走,辎械满野。 诸节度引还。 子仪以朔方军保河阳,断航桥。 时王师众而无统,进退相顾望,责功不专,是以及于败。 有诏留守东都,俄改东畿、山南东道、河南诸道行营元帅。 鱼朝恩素疾其功,因是媒谮之,故帝召子仪还,更以赵王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副之,代子仪领朔方兵。 子仪虽失军,无少望,乃心朝廷。 思明再陷河、洛,西戎逼扰京辅,天子旰食,乃授邠宁、鄜坊两节度使,仍留京师。 议者谓子仪有社稷功,而孽寇首鼠,乃置散地,非所宜。 帝亦悟。 上元初,诏为诸道兵马都统,以管崇嗣副之,率英武、威远兵及河西、河东镇兵,繇邠宁、朔方、大同、横野军以趋范阳。 诏下,为朝恩沮解。 明年,光弼败邙山,失河阳。 又明年,河中乱,杀李国贞,太原戕邓景山。 朝廷忧二军与贼合,而少年新将望轻不可用,遂以子仪为朔方、河中、北庭、潞仪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副元帅,进封汾阳郡王,屯绛州。 时帝已不豫,群臣莫有见者,子仪请曰:「老牙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目不瞑。 」帝引至卧内,谓曰:「河东事一以委卿。 」子仪呜咽流涕。 赐御马、银器、杂彩,别赐绢布九万。 子仪至屯,诛首恶王元振等数十人,太原辛云京亦治害景山者,诸镇皆惕息。 代宗立,程元振自谓于帝有功,忌宿将难制,离构百计。 因罢子仪副元帅,加实户七百,为肃宗山陵使。 子仪惧谗且成,尽裒代宗所赐诏敕千馀篇上之,因自明。 诏曰:「朕不德,诒大臣忧,朕甚自愧,自今公毋有疑。 」初,帝与子仪平两京,同天下忧患,至是悔悟,眷礼弥重。 第51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5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