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宗初,以检校尚书左仆射就拜留守,改山南东道节度使。 王仙芝寇山南,福团训乡兵,邀险须之。 贼不敢入,转略岳、鄂,以逼江陵。 节度使杨知温求援于福,乃自将州兵,率沙陀壮骑五百赴之。 贼已残江陵郛而闻福至,乃走。 以劳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还朝,以太子太傅卒。 李回,字昭度,新兴王德良六世孙,本名躔,字昭回,避武宗讳改焉。 长庆中,擢进士第,又策贤良方正异等,辟义成、淮南幕府,稍迁监察御史,累进起居郎。 李德裕雅知之。 为人强干,所莅无不办。 繇职方员外郎判户部案。 四迁中书舍人。 会昌中,以刑部侍郎兼御史中丞。 时方伐刘稹,武宗虑河朔列镇阴相缔以挠兵事,德裕荐回持节往谕何弘敬、王元逵,以「泽潞迩京、洛,非若河北三镇,国家许世以壤地传子孙者。 且稹父子无功,悖谊理。 上以邢、洺、磁三州与河北比境,用军莫便魏、镇。 且王师不欲轻出山东,请公等取三州报天子。 」二将听命。 又张仲武以幽州兵攻回鹘,而与刘沔不协。 回至,谕以大义,仲武释然,即合太原军攻潞。 复以回为使,督战至蒲东,王宰、石雄橐鞬谒道左,回不弛行,顾左右呼直史责破贼限牒,宰等震恐,期六旬取潞,否则死之。 未及期三日,贼平。 以户部侍郎判户部事。 俄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武宗崩,为山陵使,迁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 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以与德裕善,决吴湘狱,时回为中丞,坐不纠擿,贬湖南观察使。 俄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给事中还制,谓责回薄,遂贬贺州刺史。 徙抚州刺史。 卒,大中九年,诏复湖南观察使,赠刑部尚书。 赞曰:周之卿士,周、召、毛、原,皆同姓国也。 唐宰相以宗室进者九人。 林甫奸谀,几亡天下。 李程和柔,在位无所发明。 其余以材称职,号贤宰相。 秦、隋弃亲侮贤,皆二世而灭。 周、唐任人不疑,得亲亲用贤之道,飨国长久。 呜呼盛欤! 列传第五十七 刘吴韦蒋柳沈 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 年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 ,业不进,父怒,楚督之。 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 逾年,遂通览群史。 与兄知柔俱以善文词知名。 擢进士第,调获嘉主簿。 武后证圣初,诏九品以上陈得失。 子玄上书,讥「每岁一赦,或一岁再赦,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 又言:「君不虚授,臣不虚受。 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 今群臣无功,遭遇辄迁,至都下有‘车载斗量,杷椎碗脱’之谚。 」又谓:「刺史非三载以上不可徙,宜课功殿,明赏罚。 」后嘉其直,不能用也。 时吏横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 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 苏味道、李峤见而叹曰:「陆机《豪士》之流乎,周身之道尽矣!」子玄与徐坚、元行冲、吴兢等善,尝曰:「海内知我者数子耳。 」 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 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 介直自守,累岁不迁。 会天子西还,子玄自乞留东都。 三年,或言子玄身史臣而私著述,驿召至京,领史事。 迁秘书少监。 时宰相韦巨源、纪处讷、杨再思、宗楚客、萧至忠皆领监脩,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而至忠数责论次无功,又仕偃蹇,乃奏记求罢去。 因为至忠言「五不可」,曰:「古之国史,皆出一家,未闻藉功于众。 唯汉东观集群儒,纂述无主,条章不建。 今史司取士滋多,人自为荀、袁,家自为政、骏。 每记一事,载一言,阁笔相视,含毫不断,头白可期,汗青无日:一不可。 汉郡国计书上太史,副上丞相,后汉公卿所撰,先集公府,乃上兰台,故史官载事为广。 今史臣唯自询采,二史不注起居,百家弗通行状:二不可。 史局深籍禁门,所以杜颜面,防请谒也。 今作者如林,傥示褒贬,曾未绝口,而朝野咸知。 孙盛取嫉权门,王劭见雠贵族,常人之情,不能无畏:三不可。 古者史氏各有指归,故司马迁退处士,进奸雄;班固抑忠臣,饰主阙。 今史官注记,类禀监脩,或须直辞,或当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四不可。 今监者不肯指授,脩者又不遵奉,务相推避,以延岁月:五不可。 」又言:「朝廷厚用其才而薄其礼。 」至忠得书,怅惜不许。 楚客等恶其言诋切,谓诸史官曰:「是子作书,欲致吾何地?」 始,子玄修《武后实录》,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不听。 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乃著《史通》内外四十九篇,讥评今古。 徐坚读之,叹曰:「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又尝自比杨雄者四:「雄好雕虫小伎,老而为悔;吾幼喜诗赋而壮不为,期以述者自名。 雄准《易》作经,当时笑之;吾作《史通》,俗以为愚。 雄著书见尤于人,作《解嘲》;吾亦作《释蒙》。 雄少为范逡、刘歆所器,及闻作经,以为必覆酱瓿;吾始以文章得誉,晚谈史传,由是减价。 」其自感慨如此。 子玄内负有所未尽,乃委国史于吴兢,别撰《刘氏家史》及《谱考》。 上推汉为陆终苗裔,非尧后;彭城丛亭里诸刘,出楚孝王嚣曾孙居巢侯般,不承元王。 按据明审,议者高其博。 尝曰:「吾若得封,必以居巢绍司徒旧邑。 」后果封居巢县子。 乡人以其兄弟六人俱有名,号其乡曰高阳,里曰居巢。 累迁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馆学士。 皇太子将释奠国学,有司具仪:从臣著衣冠,乘马。 子玄议:「古大夫以上皆乘车,以马为騑服。 魏、晋后以牛驾车。 江左尚书郎辄轻乘马,则御史劾治。 颜延年罢官,乘马出入闾里,世称放诞。 此则乘马宜从亵服之明验。 今陵庙巡谒、王公册命、士庶亲迎,则盛服冠履,乘辂车。 他事无车,故贵贱通乘马。 比法驾所幸,侍臣皆马上朝服。 且冠履惟可配车,故博带褒衣、革履高冠,是车中服。 韈而镫,跣而鞍,非唯不师于古,亦自取惊流俗。 马逸人颠,受嗤行路。 」太子从之,因著为定令。 第5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5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