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太常博士。 守真善容典,时谓才称其官。 高宗将封嵩山,诏诸儒议射牲事。 守真奏:「古者郊祀天地,天子自射牲。 汉武帝封太山,令侍中儒者射之,帝不亲也。 今按礼,前明十五刻,宰人鸾刀割牲,质明行事,毛血已具,天子至,奠玉酌献而已。 今若前祀一日射牲,则早于事;及日,则冕不逮事。 汉又天子不亲,古今异宜,恐不可行。 」是时,《破阵》、《庆善》二乐舞入,帝常立以视,须乐阕乃坐。 守真并言:「二舞诚祖宗盛德,然古无天子立观者。 化育诒庇,孰非阙功,不应鼓舞别申严奉。 」诏可,未及行。 会帝崩,大行旧礼无在者,守真与博士韦叔夏、辅抱素等讨按故事,称情为文,咸适所宜,时人服其得礼。 天授中,为司府丞,推核诏狱,多裁恕,全免数十姓。 不合武后旨,出为汴州司马。 累迁成州刺史,政不务威严,吏民两怀之。 徙宁州,送者千数,出境尚不止。 长安中卒,赠户部尚书。 子子余、耀卿、巨卿。 曾孙行立。 耀卿、巨卿别有传。 子余事继母以孝闻,中明经,补鄠尉。 时同舍李朝隐、程行谌以文法称,而子余以儒显,或问优劣于长史陈崇业,答曰:「兰菊异芬,胡有废者?」 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 泾、岐有隋世番户子孙数千家,司农卿赵履温奏籍为奴婢,充赐口。 子余曰:「官户以恩原为番户,且今又子孙,可抑为贱乎?」履温倚宗楚客势,辩于廷,子余执对不挠,遂诎其议。 开元初,累迁冀州刺史,为政惠裕,人称有恩。 入为岐王府长史。 卒,谥曰孝。 时程行谌谥贞。 中书令张说叹曰:「二谥可无愧矣!」子余居官清,家闱友爱,兄弟六人,皆有志行云。 行立,重然诺,学兵有法。 母亡,泣血几毁。 以军劳累授沁州刺史,迁卫尉少卿。 口陈愿治民,试一县自效,除河东令,宽猛时当。 由蕲州刺史迁安南经略使。 环王国叛人李乐山谋废其君,来乞兵,行立不受,命部将杜英策讨斩之,归其孥,蛮人悦服。 英策及范廷芝者,皆奚洞豪也,隶于军,它经略使多假借,暴恣干治,行立阴把其罪,贷之,许自效,故能得英策死力。 廷芝尝休沐,久不还,行立召之,约曰:「军法,逾日者斩,异时复然,尔且死!」后廷芝逾期,行立笞杀之,以尸还范氏,更为择良子弟以代,于是威声风行。 徙桂管观察使。 黄家洞贼叛,行立讨平之。 俄代桂仲武为安南都护。 锐于立功,为时所訾。 召还,道卒,年四十七,赠右散骑常侍。 崔沔,字善冲,京兆长安人,后周陇州刺史士约四世孙,自博陵徙焉。 纯谨无二言,事亲笃孝,有才章。 擢进士。 举贤良方正高第,不中者诵訾之,武后敕有司覆试,对益工,遂为第一。 再补陆浑主簿,入调吏部,侍郎岑义叹曰:「君今郤诜也!」荐为左补阙。 性舒迟,进止雍如也,当官则正言,不可得而诎。 睿宗召授中书舍人,以母病东都不忍去,固辞求侍,更表陆浑尉郭邻、太乐丞封希颜、处士李喜以代己处。 诏改虞部郎中,俄检校御史中丞。 请发太仓粟及减苑囿鸟兽所给以赈贫乏,人赖其利。 监察御史宋宣远与卢怀慎姻家,恃以弄法;姚崇子彝留司东都,通宾客,招贿赂。 沔将按劾,崇、怀慎方执政,共荐沔有史才,转著作郎,去其权,盖惮之也。 久之,为太子左庶子。 母亡,受吊庐前,宾客未尝至柩室。 语人曰:「平生非至亲不升堂入谒,岂以存亡变礼邪?」中书令张说数称之。 服除,迁中书侍郎。 玄宗以仙州数丧刺史,欲废之,沔请治舞阳,舞阳,故樊哙国也,更为樊州,帝不纳,州卒废。 沔既喜论得失,或曰:「今中书宰相承制,虽侍郎贰之,取充位而已。 」沔曰:「百官分职,上下相维,以成至治,岂可俯首怀禄邪?」凡诏敕曹事,多所异同,说不悦,出为魏州刺史。 雨潦败稼,沔弛禁便人。 召还。 分掌吏部十铨,以左散骑常侍为集贤修撰,历秘书监、太子宾客。 是时,太常议加宗庙笾豆,又欲增丧服,于是卿韦縚请坐增笾豆至十二;外祖服大功,舅小功,堂姨若舅、舅母袒免。 沔曰:「祭祀上矣,古者饮食必先严献。 未有火化,故有毛血之荐,未有曲蘖,故有玄酒之奠。 后王作为酒醴、牺牲以致馨香,故有三牲、八簋、五齐、九献。 神道主敬,可备而不敢废也,虽曰备物,而节制存焉。 钘俎、笾豆、簠簋尊罍之实,皆周时馔,其用通宴飨宾客,而周公与毛血、玄酒同荐于先祖。 晋卢谌家祭礼,所荐皆晋时常食,不纯用古。 此圣贤变文而通其情也。 然当时饮食不可阙于祭,明矣。 国家清庙时享,礼馔具设,周制也,古物存焉。 园寝上食,时膳备列,汉法也,它珍极焉。 职贡来祭,致远物也。 有新必荐,顺时令也。 苑囿躬稼所收,搜狩亲中,莫不荐而后食,尽诚敬民。 若此至矣,无以加矣。 诸珍羞鲜物,第敕有司悉使著于令,因宜而荐,不必加笾豆以为嗛也。 大羹,古食也,盛于古器。 和羹,常馔也,盛于时器。 毛血盛于盘,玄酒盛于尊。 未有荐时馔而用古器者,繇古质而今文,便事也。 故加笾豆未足尽天下美物,而措诸朝,徒近侈耳。 鲁丹桓宫之楹,刻其桷,《春秋》非之。 班固称:‘墨家出于清庙,是以贵俭。 ’然清庙不奢,旧矣。 太常所请,臣所未安。 」 又太常言:「爵小不及合,执持至难。 」沔曰:「礼有以小为贵者,献以爵是也。 然今不及制,则非礼,自有司之陋也。 随失制宜,不待议而革云。 」又言:「礼本于家正,家正而天下定。 家不可以贰,故父以尊崇,母以厌降。 是以内服齐斩,外服缌,尊名所加,不过一等,今古不易之道也。 昔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知其将戎,礼先亡也。 比制《唐礼》,推广舅恩,故弘道以来,国命再移于外姓,本礼验亡,可不戒哉!」时职方郎中韦述、户部郎中杨伯成、礼部员外郎杨仲昌、监门兵曹参军刘秩等议与沔合,又诏中书门下参裁,于是宗庙笾豆坐各六,姨若舅小功,舅母缌麻,堂姨袒免,余仍旧制。 每朝廷有疑议,皆咨逮取衷。 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 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作《陋室铭》以见志。 子祐甫至宰相,别传。 第49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4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