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貌类父,既孤,不复视鉴。 生知音律,常曰:「长年后不愿听乐,以门内事多逆知之。 」闻鼓琴,至《止息》,叹曰:「美哉!嵇康之为是曲,其当晋、魏之际乎。 其音主商,商为秋,秋者天将摇落肃杀,其岁之晏乎。 晋乘金运,商又金声,此所以知魏方季而晋将代也。 缓其商纟玄,与宫同音,臣夺君之义,知司马氏之将篡也。 王陵、毋丘俭、文钦、诸葛诞继为扬州都督,咸有兴复之谋,皆为司马懿父子所杀。 康以扬州故广陵地,陵等皆魏大臣,故名其曲曰《广陵散》,言魏散亡自广陵始。 ‘止息’者,晋虽暴兴,终止息于此。 其哀愤、躁蹙、憯痛、迫胁之音,尽于是矣。 永嘉之乱,其兆乎!康避晋、魏之祸,托以鬼神,以俟后世知音云。 」 洄字幼深,廕补弘文生,满岁,参调吏部侍郎,达奚珣以地望抑之。 除章怀太子陵令,无愠容。 安禄山乱,家七人遇害,洄避难江南,蔬食不听乐。 乾元中,授睦州别驾,刘晏表为屯田员外郎,知扬子留后。 召拜谏议大夫,与补阙李翰数上章言得失,擢知制诰。 坐与元载善,贬邵州司户参军。 德宗即位,起为淮南黜陟使,复为谏议大夫。 晏被罪,天下钱谷归尚书省,而省司废久,无纲纪,莫总其任,乃擢洄户部侍郎,判度支。 洄上言:「江、淮七监,岁铸钱四万五千缗输京师,工用运转,每缗度二千,是本倍于子。 今商州红崖冶产铜,而洛源监久废,请凿山取铜,即治旧监,置十炉铸之,岁得钱七万二千缗,度费每缗九百,则得可浮本矣。 江、淮七监,请皆罢。 」又言:「天下铜铁冶,乃山泽利,当归王者,请悉隶盐铁使。 」从之。 复罢省胥史冗食二千人,积米长安、万年二县各数十万石,视年丰耗而发敛焉,故人不艰食。 洄与杨炎善,炎得罪,不自安。 无何,皋上疏理炎罪,帝意洄教之,贬蜀州刺史。 兴元元年,入为兵部侍郎,转京兆尹。 贞元十年,终国子祭酒,赠户部尚书。 赞曰:人之立事,无不锐始而工于初,至其半则稍怠,卒而漫澶不振也。 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惮,故姚元崇、宋璟言听计行,力不难而功已成。 及太平久,左右大臣皆帝自识擢,狎而易之,志满意骄,而张九龄争愈切,言益不听。 夫志满则忽其所谋,意骄则乐软熟、憎鲠切,较力虽多,课所效不及姚、宋远矣。 终之胡雏乱华,身播边陬,非曰天运,亦人事有致而然。 若知古等皆宰相选,使当天宝时,庸能有救哉! 列传第五十二 张源裴 张嘉贞,字嘉贞,本范阳旧姓,高祖子吒,仕隋终河东郡丞 ,遂家蒲州,为猗氏人。 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 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 循宪召见,咨以事。 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 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后曰:「朕宁无一官自进贤邪?」召嘉贞见内殿;以帘自鄣。 嘉贞仪止秀伟,奏对偘偘,后异之。 因请曰:「臣草茅之人,未睹朝廷仪,陛下过听,引对禁近。 今天威咫尺,若隔云雾,恐君臣之道有未尽也。 」后曰:「善。 」诏上帘,引拜监察御史,擢循宪司勋郎中,酬其得人。 累迁兵部员外郎。 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嘉贞为详处,不阅旬,廷无稽牒。 进中书舍人。 历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政以严辨,吏下畏之。 奏事京师,玄宗善其政,数慰劳。 嘉贞自陈:「少孤,与弟嘉佑相恃以长,今为鄯州别驾,愿内徙,使少相近,冀尽力报,死无恨。 」帝为徙嘉祐忻州刺史。 突厥九姓新内属,杂处太原北,嘉贞请置天兵军绥护其众,即以为天兵使。 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 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昔天子听政于上,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谤,今将坐之,则后无繇闻天下事。 」遂得减死。 天子以为忠,且许以相。 嘉贞因曰:「昔马周起徒步,谒人主,血气方壮,太宗用之,能尽其才,甫五十而没。 向使用少晚,则无及已。 陛下不以臣不肖,必用之,要及其时,后衰无能为也。 且百年寿孰为至者?臣常恐先朝露死沟壑,诚得效万一,无负陛下足矣!」帝曰:「第往,行召卿。 」 及宋璟等罢,帝欲果用嘉贞,而忘其名。 夜诏中书侍郎韦抗曰:「朕尝记其风操,而今为北方大将,张姓而复名,卿为我思之。 」抗曰:「非张齐丘乎?今为朔方节度使。 」帝即使作诏以为相。 夜且半,因阅大臣表疏,举一则嘉贞所献,遂得其名,即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迁中书令。 居位三年,善傅奏,敏于裁遣。 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 帝数幸东都,洛阳主簿王钧者,为嘉贞缮第,会以赃闻,有诏杖之朝堂。 嘉贞畏蔑染,促有司速毙以灭言。 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晈死。 会广州都督裴伷先抵罪,帝问法如何,嘉贞复援晈比,张说曰:「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 士可杀不可辱。 向晈得罪,官三品,且有功,若罪应死,即杀,独不宜廷辱,以卒伍待也。 况劝贵在八议乎?事往不可咎,伷先岂容复滥哉?」帝然之。 嘉贞退,不悦曰:「言太切。 」说曰:「宰相,时来则为,非可长保。 若贵臣尽杖,正恐吾辈及之,渠不为天下士君子地乎?」 初,嘉贞在兵部,而说已为侍郎。 及皆相,说位其下,议论无所让,故说不平。 未几,嘉佑拜金吾将军,兄弟要近,人颇惮媢。 帝幸太原,嘉佑以赃闻,说訹嘉贞素服待罪,不谒,遂出为豳州刺史,说代其处。 嘉贞衔悔,谓人曰:「中书令幸二员,何相迫邪?」逾年,为户部尚书、益州长史,判都督事,诏宴中书省,与宰相会。 嘉贞衔说不已,于坐慢骂说,源乾曜、王盩共平解,乃得去。 明年,王守一死,坐与厚善,贬台州刺史。 俄拜工部尚书,为定州刺史,知北平军事,封河东侯。 及行,帝赋诗,诏百官祖道上东门。 久之,以疾丐还东都,诏医驰驿护视。 卒,年六十四,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 第48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4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