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是时方补诸暨县主簿,过谢东宫,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琚怒曰:「在外惟闻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 太子本有功於社稷,孝於君亲,安得此声?」太子遽召见,琚曰:「韦氏躬行弑逆,天下动摇,人思李氏,故殿下取之易也。 今天下已定,太平专思立功,左右大臣多为其用,天子以元妹,能忍其过,臣窃为殿下寒心。 」太子命坐,且泣曰:「计将安便?」琚曰:「昔汉盖主供养昭帝,其后与上官桀谋杀霍光,不及天子,而帝犹以大义去之。 今太子功定天下,公主乃敢妄图,大臣树党,有废立意。 太子诚召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计之,忧可纾也。 」太子曰:「先生何以自隐而日与寡人游?」琚曰:「臣善丹沙,且工谐隐,愿比优人。 」太子喜,恨相知晚。 翌日授詹事府司直、内供奉,兼崇文学士。 日以诸王及姜皎等入侍,独琚常豫秘谋。 不逾月,迁太子舍人,兼谏议大夫。 太子受内禅,擢中书侍郎。 公主谋益甚,幽求、谋先事诛之,侍御史邓光宾漏谋,不克,皆得罪。 久之,琚见事迫,请帝决策。 先天二年七月,乃与岐王、薛王、姜皎、李令问、王毛仲、王守一以铁骑至承天门。 太上皇闻外哗噪,召郭元振升承天楼,闭关以拒,俄而侍御史任知古召募数百人於朝堂,不得入。 少选,琚从帝至楼下,诛萧至忠、岑义、窦怀贞,斩常元楷李慈北阙下、贾膺福李猷於内客省。 事平,琚进户部尚书、封赵国公,皎工部尚书、楚国公,毛仲辅国大将军、霍国公,守一太常卿、晋国公,各食实户五百;令问殿中监、宋国公,实户三百。 琚、皎、令问辞不就,以旧官增户二百。 於是帝召燕内殿,赐金银杂皿皆一床、帛二千、第一区。 帝於琚眷委特异,豫大政事,时号「内宰相」。 每见閤中,视日薄乃得出。 遇休日,使者至第召之,而皇后亦使尚宫劳琚母,赐赉接足,群臣不能无望。 或说帝曰:「王琚、麻嗣宗皆谲诡纵横,可与履危,不可与共安。 方天下已定,宜益求纯朴经术士以自辅。 」帝悟,稍疏之。 俄拜御史大夫,持节巡天兵以北诸军。 改紫微侍郎,道未至,拜泽州刺史,削封户百。 历九刺史,复封户。 又改六州、二郡。 琚自以立勋,至天宝时为旧臣,性豪侈,其处方面,去故就新,受馈遗至数百万,侍儿数十,宝帐备具,阖门三百口。 既失志,稍自放,不能遵法度。 在州与官属小史酋豪饮谑、摴博、藏钩为乐。 每徙官,车马数里不绝。 从宾客女伎驰弋,凡四十年。 李邕故与琚善,皆华首外迁,书疏往复,以谴谪留落为慊。 右相李林甫恨琚恃功使气,欲除之,使人劾发琚宿赃,削封阶,贬江华员外司马。 又使罗希奭深按其罪,琚惧,仰药,未及死,希奭缢之。 时人哀其无罪。 始,琚为中书侍郎,母居洛阳,来京师,让琚曰:「尔家上世皆州县职,今汝无攻城野战劳,以诌佞取容,海内切齿,吾恐汝家坟墓无人复扫除也。 」琚卒不免。 宝应元年,赠太子少保。 太平之诛,张召还为大理卿,封邓国公,实封户三百,进京兆尹,入侍宴乐,出主京邑,时人以为宠,然自以干治称。 累迁太子詹事,判尚书左右丞,再为羽林大将军,三至左金吾大将军,以年高加特进。 子履冰、季良,弟晤,仕皆清近。 尝还乡上冢,帝赐诗及锦袍缯彩。 乘驿就道,子弟车马联咽。 使者赐赉,敕州县供拟,居处尊显。 天宝五载卒,年九十,赠开府仪同三司。 履冰,历金吾将军,季良,殿中监,俱列棨戟。 王毛仲,高丽人。 父坐事,没为官奴,生毛仲,故长事临淄王。 王出潞州,有李守德者,为人奴,善骑射,王市得之,并侍左右,而毛仲为明悟。 景龙中,王还长安,二人常负房{服}以从。 王数引万骑帅长及豪俊,赐饮食金帛,得其欢心。 毛仲晓旨,亦布诚结纳,王嘉之。 韦后称制,令韦播、高嵩为羽林将军,押万骑,以苛峭树威。 果毅葛福顺、陈玄礼诉於王,王方与刘幽求、薛宗简及利仁府折冲麻嗣宗谋举大计,幽求讽之,皆愿效死,遂入讨韦氏。 守德从帝止苑中,而毛仲匿不出,事定数日,乃还,不之责,例擢将军。 王为皇太子,以毛仲知东宫马驼鹰狗等坊。 不旬岁,至大将军,阶三品。 与诛萧至忠等,以功进辅国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知监牧使,进封霍国公,实封户五百。 与诸王及姜皎等侍禁中,至连榻而坐。 帝暂不见,惘惘若有失,见则释然。 开元九年,诏持节为朔方道防御讨击大使,与左领军大总管王晙、天兵军节度使张说、幽州节度使裴伷先等数计事。 毛仲始见饰擢,颇持法,不避权贵为可喜事。 两营万骑及闲厩官吏惮之无敢犯,虽官田草莱,樵敛不敢欺。 于牧事尤力,娩息不訾。 初监马二十四万,后乃至四十三万,牛羊皆数倍。 莳茼麦、苜蓿千九百顷以御冬。 市死畜,售绢八万。 募严道僰僮千口为牧圉。 检勒刍菽无漏隐,岁赢数万石。 从帝东封,取牧马数万匹,每色一队,相间如锦绣,天子才之。 还,加开府仪同三司,自开元后,唯王仁皎、姚崇、宋璟及毛仲得之。 然资小人,志既满,不能无骄,遂求为兵部尚书,帝不悦,毛仲鞅鞅。 及与葛福顺为姻家,而守德及左监门将军卢龙子唐地文、左右威卫将军王景耀高广济数十人与毛仲相倚杖为奸。 毛仲恃旧,最不法。 中使至其家称诏,毛仲不甚恭,位卑者,或踞见,迕意即侮谇,以气凌之,直出其上。 高力士、杨思勖等衔之。 毛仲有两妻,其一上所赐,皆有国色。 尝生子,帝命力士就赐,仍授子五品官,还,问曰:「毛仲喜乎?」力士奏:「毛仲熟视臣曰:‘是子亦何辱三品官?’」帝怒曰:「前毛仲负我,未尝为意,今以婴儿顾云云。 」力士等知帝怒,它日,从容曰:「北门奴官皆毛仲所与,不除之,必起大患。 」后毛仲移书太原索甲仗,少尹严挺之以闻,帝恐毛仲遂乱,匿其状。 十九年,有诏贬瀼州,福顺壁州,守德严州,卢龙子唐地文振州,王景耀党州,高广济道州,并为别驾员外置。 毛仲四子悉夺官,贬恶地,缘坐数十人。 有诏缢毛仲於零陵。 守德本名宜得,立功乃改今名,位武卫将军。 尝遇故主於道,主走避,守德命左右迎之至第,亲上食奉酒,主流汗不敢当。 数日,入奏曰:「臣蒙国恩过分,而故主无寸禄,请解官授之。 」帝嘉其志,擢为郎将。 第46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4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