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二张也,柬之勒兵景运门,将遂夷诸武。 洛州长史薛季昶劝曰:「二凶虽诛,产、禄犹在,请除之。 」会日暮事遽,彦范不欲广杀,因曰:「三思机上肉尔,留为天子藉手。 」委昶叹曰:「吾无死所矣!」俄而三思窃入宫,因韦后反盗朝权。 同功者叹曰:「死我者,桓君也。 」彦范亦曰:「主上昔为英王,故吾留武氏使自诛定。 今大事已去,得非天乎!」初,将起事,告其母。 母曰:「忠孝不并立,义先国家可也。 」 御史李福业者,尝与彦范谋,及被杀,福业亦流番禺。 后亡匿吉州参军敬元礼家,吏捕得,元礼俱坐死。 福业将刑,谢元礼曰:「子有亲,吾甚愧恨。 」元礼曰:「公穷而归我,我得已乎?」见者伤之。 时监察御史卢袭秀亦坐与桓、敬善,为冉祖雍所按,不屈。 或报曰:「南使至,桓、敬已死。 」袭秀泫然。 祖雍怒曰:「彦范等负国,君乃流涕。 且君下狱,诸弟皆纵酒无忧色,何邪?」对曰:「我何负哉?正坐与彦范善耳。 今尽杀诸弟则已,如独杀袭秀,恐公不得高枕而瞑!」祖雍色动,握其手曰:「当活公。 」遂得不坐。 袭秀者,其祖方庆,武德中,为察非掾,秦王器之。 尝引与议建成事,方庆辞曰:「母老矣,丐身归养。 」王不逼也。 贞观中,为稿城令。 ” 彦范弟玄范,官至常州刺史;臣范,工部侍郎。 薛季昶者,绛州龙门人。 武后时上书,自布衣擢监察御史,以累左迁平遥尉,复拜御史。 屡按狱如旨,擢给事中。 夏官郎中侯味虚将兵讨契丹,不利,妄言「贼行有蛇虎导军」。 后恶其诡,拜季昶为河北道按察使。 季昶驰至军,斩味虚以闻,威震北方。 稿城尉吴泽射杀驿使,髡民女发为髢,州不能劾,季昶杖杀之。 然后布恩信,甄表善良。 或传季昶曩为味虚笞辱,故深文报怨。 自给事中数月为御史中丞,坐事左迁。 久乃入为雍州长史,迁文昌左卫,为洛州长史。 预诛易之等功,进户部侍郎。 五王失柄,出季昶荆州长史,贬儋州司马。 初,季昶与昭州首领周庆立、广州事马光楚客不叶,惧二怨,不敢往。 叹曰:「吾至是邪!」即具棺沐浴,仰药死。 葬昭州。 睿宗立,诏赠左御史大夫,同彦范等赐一子官。 季昶刚烈,然喜入先语以为实,后虽有辨理,不能得也。 而敦爱故旧,礼有名士,其长可盖所缺云。 杨元琰者,字温,虢州閺乡人,汉太尉震十八代孙。 生数岁未言,相者视曰:「语迟者神定,必为重器。 」及长,秀眉美须髯,崇肩博颐。 居父丧,七日不食。 服除,补梓州参军,平棘令,课第一,御史府表其政,玺书褒厉。 再擢永宁军副使,忤用事者免。 载初中,为安南副都护,三徙为荆府长史,五迁州刺史,咸有风绩。 初,张柬之代为荆州,共乘舻江中,私语外家革命,元琰悲涕慷慨,志在王室。 柬之执政,故引为右羽林将军,谓曰:「江上之言,君叵忘之,今可以勉!」乃与李多祚等定计斩二张。 进云麾将军,封弘农郡公,实封户五百,赐铁券恕十死。 敬晖等为武三思所构,元琰知祸未已,乃诡计请祝发事浮屠,悉还官封。 中宗不许。 晖闻,尚戏曰:「胡头应祝。 」以多鬣似胡云。 元琰曰:「功成不退,惧亡。 我不空言。 」晖感之,然已不及计。 晖等死,独元琰全。 再迁卫尉卿,又上官封,愿追宠其亲,帝哀怜,赠越州都督长史。 李多祚死太子难,元琰坐厚善,系狱,萧至忠救之,免。 睿宗立,数上书乞骸骨,不听。 四迁刑部尚书,封魏国公。 徙太子宾客,诏设位东宫,太子为拜。 俄致仕。 开元六年卒,年七十九,谥曰忠。 生平无留蓄,中外食其家常数十人。 临终,敕诸子薄葬。 子仲昌,字蔓。 以通经为修文生。 累调,不甚显。 以河阳尉对策,玄宗擢第一,授蒲州法曹参军,判入异等,迁监察御史。 坐累为孝义令。 鸾降庭树,太守萧恕表其政,徙下邽。 终吏部郎中。 仲昌资长于吏。 常分父邑租振宗党。 御身以约,善与人交,士乐从之游云。 敬晖,字仲晔,绛州平阳人。 弱冠举明经。 圣历初,为卫州刺史。 是时,河北经突厥所骚,方秋而城,晖曰:「金汤非粟不守,岂有弃农亩,事池隍哉?」纵民归敛,阖部赖安。 迁夏官侍郎,出为太州刺史,改洛阳长史。 武后幸长安,为副留守,以治干闻,玺书劳之,多赐物段。 长安二年,授中台右丞。 以诛二张功,加金紫光禄大夫,为侍中、平阳郡公,实封五百户,进封齐国。 晖表请诸武王者宜悉降爵,繇是皆为公。 三思愤。 俄封平阳郡王,加特进罢政事。 初,易之已诛,薛季昶请收诸武,晖亦苦谏,不从。 三思浊乱,晖每椎坐怅恨,弹指流血。 寻及贬,又放琼州,为周利贞所害。 睿宗时,追复官爵,又赠秦州都督,谥曰肃愍。 崔玄,博陵安平人,本名毕,武后时,有所避,改焉。 少以学行称,叔父秘书少监行功器之。 举明经,为高陵主簿。 居父丧尽礼。 庐有燕,更巢共乳。 母卢,有贤操,常戒玄曰:「吾闻姨兄辛玄驭云:‘子姓仕宦,有言其贫窭不自存,此善也;若赀货盈衍,恶也。 ’吾尝以为确论。 比见亲表仕者务多财以奉亲,而亲不究所从来。 必出于禄禀则善,如其不然,何异盗乎?若今为吏,不能忠清,无以戴天履地。 宜识吾意。 」故玄所守以清白名。 母亡,哀毁,甘露降庭树。 后以库部员外郎累迁凤阁舍人。 长安元年,为天官侍郎,当公介然,不受私谒,执政忌之,改文昌左丞。 不逾月,武后曰:「卿向改职,乃闻令史设斋相庆,此欲肆其贪耳,卿为朕还旧官。 」乃复拜天官侍郎,厚赐彩物。 三年,授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 四年,迁凤阁侍郎。 先是,酷吏诬籍数百家,玄开陈其枉,后感悟,皆为原洗。 宋璟劾张昌宗不轨事,玄颇助璟。 及有司正昌宗罪,而玄弟昇为司刑少卿,执论大辟。 兄弟守正如此。 后久疾,宰相不召见者累月。 及少闲,玄奏言:「皇太子、相王皆仁明孝友,宜侍医药,不宜引异姓出入禁闼。 」后慰纳。 以诛二张功为中书令、博陵郡公。 后迁上阳宫,顾玄曰:「诸臣进皆因人,而云我所擢,何至是?」对曰:「此正所以报陛下也。 」俄拜博陵郡王,罢政事,册其妻为妃,赐实封五百户,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知都督事。 会贬,又流古州。 道病卒,年六十九,谥曰文献。 第4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4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