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千始名余庆,生而孤,为从父鞠爱,鹴草通书史。 客晋州,州举童子,房玄龄异之,对诏高第,已能讲《易》、《老子》。 长与何彦先同事王义方,以迈秀见赏。 义方常曰:「五百岁一贤者生,子宜当之。 」因改今名。 凡举八科,皆中。 咸亨中,上书自陈:「臣家赀不满千钱,有田三十亩,粟五十石。 闻陛下封神岳,举豪英,故鬻钱走京师。 朝廷九品无葭莩亲,行年三十,怀志洁操,未蒙一官,不能陈力归报天子。 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不使臣披露肝胆乎?得天下英才五千,与榷所长,有一居先,臣当伏死都市。 」书奏,不报。 调武陟尉,岁旱,劝令殷子良发粟振民,不从。 及子良谒州,半千悉发之,下赖以济。 刺史大怒,囚半千于狱。 会薛元超持节度河,让太守曰:「君有民不能恤,使惠出一尉,尚可罪邪?」释之。 俄举岳牧,高宗御武成殿,问:「兵家有三阵,何谓邪?」众未对,半千进曰:「臣闻古者星宿孤虚,天阵也;山川向背,地阵也;偏伍弥缝,人阵也。 臣谓不然。 夫师以义出,沛若时雨,得天之时,为天阵;足食约费,且耕且战,得地之利,为地阵;举三军士如子弟从父兄,得人之和,为人阵。 舍是,则何以战?」帝曰:「善。 」既对策,擢高第。 历华原、武功尉。 厌卑剧,求为左卫胄曹参军。 使吐蕃,将行,武后曰:「久闻尔名,谓为古人,乃在朝邪!境外事不足行,宜留侍制。 」即诏入閤供奉。 迁司宾寺主簿。 稍与丘悦、王剧、石抱忠同为弘文馆直学士,又与路敬淳分日待制显福门下。 擢累正谏大夫,兼右控鹤内供奉。 半千以控鹤在古无有,而授任者皆浮狭少年,非朝廷德选,请罢之,忤旨,下迁水部郎中。 会诏择牧守,除棣州刺史。 复入弘文馆为学士。 武三思用事,以贤见忌,出豪、蕲二州刺史。 半千不专任吏,常以文雅粉泽,故所至礼化大行。 睿宗初,召为太子右谕德,仍学士职。 累封平原郡公。 表乞骸骨,有诏听朝朔望。 半千事五君,有清白节,年老不衰,乐山水自放。 开元九年,游尧山、沮水间,爱其地,遂定居。 卒,年九十四,即葬焉。 吏民哭野中。 抱忠,长安人。 名属文。 初置右台,自清道率府长史为殿中侍御史,进检校天官郎中,与侍郎刘奇、张询古共领选,寡廉洁,而奇号清平,二人坐綦连耀伏诛。 悦,河南人。 亦善论譔,仕至岐王傅。 韩思彦,字英远,邓州南阳人。 游太学,事博士谷那律。 律为匪人所辱,思彦欲杀之,律不可。 万年令李乾祐异其才,举下笔成章、志烈秋霜科,擢第。 授监察御史,昌言当世得失。 高宗夜召,加二阶,待诏弘文馆,伏内供奉。 巡察剑南,益州高赀兄弟相讼,累年不决,思彦敕厨宰饮以乳。 二人寤,啮肩相泣曰:「吾乃夷獠,不识孝义,公将以兄弟共乳而生邪!」乃请辍讼。 至西洱河,诱叛蛮降之。 会蜀大饥,开仓赈民,然后以闻,玺书褒美。 使并州,方贼杀人,主名不立,醉胡怀刀而污,讯掠已服。 思彦疑之,晨集童儿数百,暮出之,如是者三。 因问:「儿出,亦有问者乎?」皆曰:「有之。 」乃物色推讯,遂擒真盗。 后太后昼见,劝帝修德答天谴。 帝让中书令李义府曰:「八品官能言得失,而卿冒没富贵,主何事邪?」义府谢罪。 司农武惟良擅用并州赋二百万缗,思彦劾处死,武后为请而免。 义府与诸武共谮思彦,出为山阳丞。 初,尉迟敬德子姓陷大逆,思彦按释其冤,至是赠黄金良马,思彦不受。 至官阅月,自免去,放迹江、淮间。 久之,补建州司户参军。 帝召问:「不见卿久,今何官邪?」思彦泣道所以然。 帝谓宰相:「此亦太屈。 」复召为御史。 俄出为江都主簿,又徙苏州录事参军。 罢,客汴州。 张僧彻者,庐墓三十年,诏表其闾,请思彦为颂,饷缣二百,不受。 时岁凶,家窭甚,僧彻固请,为受一匹,命其家曰:「此孝子缣,不可轻用。 」上元中,复召见。 思彦久去朝,仪矩梗野,拜忘蹈舞,又诋外戚擅权,后恶之。 中书令李敬玄劾奏思彦见天子不蹈舞,负气鞅鞅,不可用。 时已拜乾封丞,故徙硃鸢丞。 迁贺州司马,卒。 始,思彦在蜀,引什邡令邓恽右坐,曰:「公且贵,愿以子孙诿公。 」比其斥,而恽已为文昌左丞。 子琬。 琬字茂贞,喜交酒徒,落魄少崖检。 有姻劝举茂才,名动里中。 刺史行乡饮饯之,主人扬觯曰:「孝于家,忠于国,今始充赋,请行无算爵。 」儒林荣之。 擢第,又举文艺优长、贤良方正,连中。 拜监察御史。 景云初,上言: 国安危在于政。 政以法,暂安焉必危;以德,始不便焉终治。 夫法者,智也;德者,道也。 智,权宜也;道,可以久大也。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贞观、永徽之间,农不劝而耕者众,法施而犯者寡;俗不偷薄,器不行窳;吏贪者士耻同列,忠正清白者比肩而立;罚虽轻而不犯,赏虽薄而劝;位尊不倨,家富不奢;学校不励而勤,道佛不惩而戒;土木质厚,裨贩弗蚩。 其故奈何?维以皇道也。 自兹以来,任巧智,斥謇谔;趋势者进,守道者退;谐附者无黜剥之忧,正直者有后时之叹;人趋家竞,风俗沦替。 其故奈何?行以霸道也。 贞观、永徽之天下,亦今日天下,淳薄相反,由治则然。 夫巧者知忠孝为立身之阶,仁义为百行之本,托以求进,口是而心非,言同而意乖,陛下安能尽察哉!贪冒者谓能,清贞者谓孤,浮沉者为黠,刚正者为愚。 位下而骄,家贫而奢。 岁月渐渍,不救其弊,何由变浮之淳哉?不务省事而务捉搦。 夫捉搦者,法也。 法设而滋章,滋章则盗贼多矣。 法而益国,设之可也。 比法令数改,或行未见益,止未知损。 譬弈者一棋为善,而复之者愈善,故曰设法不如息事,事息则巧不生。 圣人防乱未然,天下何繇不治哉? 第42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4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