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入寇,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 永隆二年,加太子少傅。 数乞骸骨,听解左仆射。 帝幸东都,太子监国,诏仁轨与裴炎、薛元超留辅。 及太子赴东都,又诏太孙重照留守,仁轨副之。 武后临朝,复拜左仆射。 太孙废,仁轨专知留守事。 上疏辞疾,因陈吕后、禄、产祸败事以规后,后遣武承嗣赍玺书慰勉。 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卒年八十五。 诏百官赴哭,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赐其家实封三百户。 仁轨虽贵显,不自矜踞,接旧故如布衣时。 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肋使引决。 及拜大司宪,异式尚在台,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 仁轨持觞曰:「所不与公者,有如此觞。 」后既执政,荐为司元大夫。 然宦由州县至宰辅,善致声誉,得吏下欢心。 及镇洮河,奏请机急,多为中书令李敬玄抑却,仁轨乃表敬玄为帅以代己,果覆其众。 裴炎下狱,仁轨方留守京师,郎将姜嗣宗以使来,因语炎事,且曰:「炎异于常久矣。 」仁轨曰:「使人知邪?」曰:「知。 」及还,表嗣宗知炎反状不告。 武后怒,拉杀之。 子浚,官太子舍人。 垂拱中,为酷吏所杀。 中宗即位,以仁轨有东宫旧,再赠司空。 浚子晃,开元中,为给事中,表请立碑,追谥曰文献。 裴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人。 父仁基,隋光禄大夫,自王世充所谋归国,被害。 赠原州都督,谥曰忠。 行俭幼引廕补弘文生。 贞观中,举明经,调左屯卫仓曹参军。 时苏定方为大将军,谓曰:「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 」乃尽畀以术。 迁长安令。 高宗将立武昭仪,行俭以为国家忧从此始,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大理袁公瑜擿语昭仪母,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 麟德二年,擢累安西都护,西域诸国多慕义归附。 召为司文少卿。 迁吏部侍郎,与李敬玄、马载同典选,有能名,时号「裴马」。 行俭始设长名榜、铨注等法,又定州县升降、资拟高下为故事。 上元三年,吐蕃叛,出为洮州道左二军总管,改秦州右军,并受周王节度。 仪凤二年,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诱蕃落以动安西,与吐蕃连和,朝廷欲讨之。 行俭议曰:「吐蕃叛皛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今波斯王死,其子泥涅师质京师,有如遣使立之,即路出二蕃,若权以制事,可不劳而功也。 」帝因诏行俭册送波斯王,且为安抚大食使。 径莫贺延碛,风砾昼冥,导者迷,将士饥乏。 行俭止营致祭,令曰:「水泉非远。 」众少安。 俄而云彻风恬,行数百步,水草丰美,后来者莫识其处。 众皆惊,以方汉贰师将军。 至西州,诸蕃郊迎,行俭召豪亻桀千余人自随。 扬言「大热,未可以进,宜驻军须秋」。 都支觇知之,不设备。 行俭徐召四镇酋长,伪约畋,谓曰:「吾念此乐未始忘,孰能从吾猎者?」于是子弟愿从者万人,乃阴勒部伍。 数日,倍道而进,去都支帐十余里,先遣其所亲问安否,外若闲暇,非讨袭者。 又使入趣召都支。 都支本与遮匐计,及秋拒使者,已而闻军至,仓卒不知所出,率子弟五百余人诣营谒,遂擒之。 是日,传契箭,召诸部酋长悉来请命,并执送碎叶城。 简精骑,约赍,袭遮匐。 道获遮匐使者,释之,俾前往谕其主,并言都支已擒状,遮匐乃降,悉俘至京师。 将吏为刻石碎叶城以纪功。 帝亲劳宴,曰:「行俭提孤军,深入万里,兵不血刃而叛党擒夷,可谓文武兼备矣,其兼授二职。 」即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诏露元年,突厥阿史德温傅反,单于管二十四州叛应之,众数十万。 都护萧嗣业讨贼不克,死败系踵。 诏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之。 率太仆少卿李思文、营州都督周道务部兵十八万,合西军程务挺、东军李文暕等,总三十余万,旗帜亘千里,行俭咸节制之。 先是,嗣业馈粮,数为虏钞,军馁死。 行俭曰:「以谋制敌可也。 」因诈为粮车三百乘,车伏壮士五辈,赍齑陌刀、劲弩,以羸兵挽进,又伏精兵踵其后。 虏果掠车,羸兵走险。 贼驱就水草,解鞍牧马。 方取粮车中,而壮士突出,伏兵至,杀获几尽。 自是粮车无敢近者。 大军次单于北,暮,已立营,堑壕既周,行俭更命徙营高冈。 吏白:「士安堵,不可拢。 」不听,促徙之。 比夜,风雨暴至,前占营所,水深丈余,众莫不骇叹,问何以知之,行俭曰:「自今第如我节制,毋问我所以知也。 」 贼拒黑山,数战皆败,行俭纵兵,前后杀虏不胜计。 伪可汗泥熟匐为其下所杀,持首来降;又擒大首领奉职而还,余党走狼山。 行俭既还,阿史那伏念伪称可汗,复与温傅合。 明年,行俭还总诸军,屯代州之陉口,纵反间,说伏念,令与温傅相贰。 伏念惧,密送款,且请缚傅自效。 行俭秘不布,密以闻。 后数日,烟尘涨天而南,斥候惶骇,行俭曰:「此伏念执温傅来降,非他也。 且受降如受敌。 」乃敕严备,遣单使往劳。 既而果然。 于是,突厥余党悉平。 帝悦,遣户部尚书崔知悌劳军。 初,行俭许伏念以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建言:「伏念为程务挺、张虔勖肋逐,又碛北回纥逼之,计穷而降。 」卒斩伏念及温傅于都市。 行俭之功不录。 封闻喜县公。 行俭叹曰:「浑、浚之事,古今耻之。 但恐杀降则后无复来矣!」遂称疾不出。 永淳元年,十姓突厥车薄叛,复为金牙道大总管,未行卒,年六十四,赠幽州都督,谥曰献。 诏皇太子遣官护视家事,子孙能自立乃停。 中宗即位,再赠扬州大都督。 行俭工草隶,名家。 帝尝以绢素诏写《文选》,览之,秘爱其法,赉物良厚。 行俭每曰:「褚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不择笔墨而妍捷者,余与虞世南耳。 」所譔《选谱》、《草字杂体》数万言。 又为营阵、部伍、料胜负、别器能等四十六诀,武后诏武承嗣就第取去,不复传。 行俭通阴阳、历术,每战,豫道胜日。 善知人,在吏部时,见苏味道、王抃,谓曰:「二君后皆掌铨衡。 」李敬玄盛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才,引示行俭,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 如勃等,虽有才,而浮躁衒露,岂享爵禄者哉?炯颇沉嘿,可至令长,余皆不得其死。 」所引偏裨,若程务挺、张虔勖、崔智睟、王方翼、党金毘、刘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齿常之,类为世名将,傔奏至刺史将军者数十人。 第41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4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