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元年正月乙卯,享于萬象神宮,大赦,改元,賜酺七日。 丁巳,舒王元名為司徒。 戊午,布政于萬象神宮,頒九條以訓百官。 己未,朗州雌鷄化為雄。 二月丁酉,尊考太師魏忠孝王曰周忠孝太皇。 置崇先府官。 戊戌,追諡妣楊氏曰周忠孝太后;太原郡王曰周安成王,妃趙氏為王妃;金城郡王曰魏義康王,妣宋氏為王妃;北平郡王曰趙肅恭王,妃劉氏為王妃;五代祖魯國公曰太原靖王,夫人裴氏為王妃。 三月甲子,張光輔守納言。 癸酉,天官尚書武承嗣為納言,張光輔守內史。 四月甲辰,殺汝南郡王瑋、鄱陽郡公諲、廣漢郡公謐、汶山郡公蓁、零陵郡王俊、廣都郡公,徙其家于巂州。 己酉,殺天官侍郎鄧玄挺。 五月丙辰,韋待價及吐蕃戰于寅識迦河,敗績。 己巳,白馬寺僧薛懷義為新平道行軍大總管,以擊突厥。 七月丁巳,流紀王慎于巴州,改其姓為虺氏。 丙子,流韋待價于綉州,殺閻溫古。 戊寅,王本立同鳳閣鸞台三品。 八月癸未,薛懷義為新平道中軍大總管,以擊突厥。 甲申,殺張光輔、洛州司馬弓嗣業、洛陽令弓嗣明、陝州參軍弓嗣古、流人徐敬真。 乙未,松州雌鷄化為雄。 辛丑,殺陝州刺史郭正一。 丁未,殺相州刺史弓志元、蒲州刺史弓彭祖、尚方監王令基。 九月庚戌,殺恆山郡王承乾之子厥。 閏月甲午,殺魏玄同、夏官侍郎崔察。 戊申,殺彭州長史劉易從。 十月癸丑,殺涼州都督李光誼。 丁巳,殺陝州刺史劉延景。 戊午,殺右武威衛大將軍黑齒常之、右鷹揚衛將軍趙懷節。 己未,殺嗣鄭王璥。 丁卯,春官尚書范履冰、鳳閣侍郎邢文偉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天授元年正月庚辰,大赦,改元曰載初,以十一月為正月,十二月為臘月,來歲正月為一月。 以周、漢之後為二王后,封爵、禹、湯之裔為三恪,周、隋同列國,封其嗣。 乙未,除唐宗室屬籍。 臘月丙寅,殺劉齊賢。 一月戊子,王本立罷。 邢文偉為內史,岑長倩、武承嗣同鳳閣鸞台三品,鳳閣侍郎武攸寧為納言。 甲午,流韋方質于儋州。 二月丁卯,殺地官尚書王本立。 三月乙酉,以旱減膳。 丁亥,蘇良嗣薨。 五月戊子,殺范履冰。 己亥,殺梁郡公孝逸。 六月戊申,殺汴州刺史柳明肅。 七月辛巳,流舒王元名于和州。 頒《大雲經》于天下。 壬午,殺豫章郡王鳷。 丁亥,殺澤王上金、許王素節。 甲午,赦永昌縣。 癸卯,殺太常丞蘇踐言。 八月辛亥,殺許王素節之子璟、曾江縣令白令言。 甲寅,殺裴居道。 壬戌,殺將軍阿史那惠、右司郎中喬知之。 癸亥,殺尚書右丞張行廉、太州刺史杜儒童。 甲子,殺流人張楚金。 戊辰,殺流人元萬頃、苗神客。 辛未,殺南安郡王穎、鄅國公昭及諸宗室李直、李敞、李然、李勛、李策、李越、李黯、李玄、李英、李志業、李知言、李玄貞。 九月乙亥,殺鉅鹿郡公晃、麟台郎裴望及其弟司膳丞璉。 壬午,改國號周。 大赦,改元,賜酺七日。 乙酉,加尊號曰聖神皇帝,降皇帝為皇嗣,賜姓武氏,皇太子為皇孫。 丙戌,立武氏七廟于神都。 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妣姒氏曰文定皇后;四十代祖平王少子武曰睿祖康皇帝,妣姜氏曰康惠皇后;太原靖王曰嚴祖成皇帝,妣曰成莊皇后;趙肅恭王曰肅祖章敬皇帝,妣曰章敬皇后;魏義康王曰烈祖昭安皇帝,妣曰昭安皇后;周安成王曰顯祖文穆皇帝,妣曰文穆皇后;忠孝太皇曰太祖孝明高皇帝,妣曰孝明高皇后。 追封伯父及兄弟之子為王,堂兄為郡王,諸姑姊為長公主,堂姊妹為郡主。 司賓卿史務滋守納言,鳳閣侍郎宗秦客檢校內史,給事中傅遊藝為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十月丁巳,給復并州武興縣百姓,子孫相承如漢豐、沛。 甲子,貶宗秦客為遵化尉。 丁卯,殺流人韋方質。 己巳,殺許王素節之子瑛、琪、琬、瓚、瑒、瑗、琛、唐臣。 辛未,貶邢文偉為珍州刺史。 置大雲寺。 封周公為褒德王,孔子為隆道公。 改唐太廟為享德廟,以武氏七廟為太廟。 二年正月甲戌,改置社稷,旗幟尚赤。 戊寅,殺雅州刺史劉行實及其弟渠州刺史行瑜、尚衣奉禦行感、兄子左鷹揚衛將軍虔通。 戊子,武承嗣為文昌左相。 庚寅,賜酺。 乙未,殺丘神勣、左豹韜衛將軍衛蒲山。 庚子,殺史務滋。 臘月己未,始用周臘。 四月壬寅朔,日有蝕之。 丙午,大赦。 五月丁亥,大風折木。 岑長倩為武威道行軍大總管,以擊吐蕃。 六月庚戌,左肅政台御史大夫格輔元為地官尚書,鸞台侍郎樂思晦,鳳閣侍郎任知古: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七月庚午,徙關內七州戶以實神都。 八月戊申,武攸寧罷。 夏官尚書歐陽通為司禮卿兼判納言事。 庚申,殺右玉鈐衛大將軍張虔勖。 九月乙亥,殺岐州刺史雲弘嗣。 壬辰,殺傅遊藝。 癸巳,左羽林衛大將軍武攸寧守納言,冬官侍郎裴行本,洛州司馬狄仁傑為地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十月己酉,殺岑長倩、歐陽通、格輔元。 壬戌,殺樂思晦、左衛將軍李安靜。 長壽元年正月戊辰,夏官尚書楊執柔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庚午,貶任知古為江夏令,狄仁傑彭澤令。 流裴行本於嶺南。 乙亥,殺右衛大將軍泉獻誠。 庚辰,司刑卿李游道為冬官尚書、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二月戊午,秋官尚書袁智弘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四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大赦,改元如意。 五月,洛水溢。 七月,又溢。 八月甲戌,河溢,壞河陽縣。 戊寅,武承嗣、武攸寧、楊執柔罷;秋官侍郎崔元綜為鸞台侍郎,夏官侍郎李昭德為鳳閣侍郎,權檢校天官侍郎姚為文昌左丞,檢校地官侍郎李元素為文昌右丞,營繕大匠王璿為夏官尚書,司賓卿崔神基: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九月戊戌,大霧。 庚子,大赦,改元。 改用九月社,賜酺七月。 癸卯,以并州為北都。 癸丑,流李游道、袁智弘、王璿、崔神基、李元素于嶺南。 十月丙戌,武威道行軍總管王孝傑敗吐蕃,克四鎮。 第1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