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章元年正月壬子,劉仁軌為遼東道副大總管兼安撫大使、浿江道行軍總管。 二月丁巳,皇太子釋奠于國學。 戊寅,如九成宮。 壬午,李勣敗高麗,克扶餘、南蘇、木底、蒼岩城。 三月庚寅,大赦,改元。 四月乙卯,贈顏回太子少師,曾參太子少保。 丙辰,有彗星出於五車,避正殿;減膳,撤樂,詔內外官言事。 庚申,以太原元從西府功臣為二等:第一功後官無五品者,授其子若孫一人,有至四品五品者加二階,有三品以上加爵三等;第二功後官無五品者,授其子若孫從六品一人,有至五品者加一階,六品者二階,三品以上爵一等。 辛巳,楊武薨。 八月癸酉,至自九成宮。 九月癸巳,李勣敗高麗王高藏,執之。 十二月丁巳,俘高藏以獻。 丁卯,有事于南郊。 甲戌,姜恪檢校左相,司平太常伯閻立本守右相。 二年二月辛酉,右肅機李敬玄為西台侍郎,張文瓘為東台侍郎:同東西台三品。 三月丙戌,東台侍郎郝處俊同東西台三品。 癸巳,皇后親蠶。 四月己酉,如九成宮。 六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七月癸巳,左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烏海道行軍大總管,以援吐谷渾。 九月庚寅,括州海溢。 壬寅,如岐州。 乙巳,赦岐州,賜高年粟帛。 十月丁巳,至自岐州。 十一月丁亥,徙封旭輪為冀王,改名輪。 十二月戊申,李勣薨。 是冬,無雪。 咸亨元年正月丁丑,劉仁軌罷。 二月戊申,慮囚。 丁巳,東南有聲若雷。 三月甲戌,大赦,改元。 壬辰,許敬宗罷。 四月癸卯,吐蕃陷龜茲撥換城。 廢安西四鎮。 己酉,李敬玄罷。 辛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以伐吐蕃。 庚午,如九成宮。 雍州大雨雹。 高麗酋長鉗牟岑叛,寇邊,左監門衛大將軍高偘為東州道行軍總管,右領軍衛大將軍李謹行為燕山道行軍總管,以伐之。 六月壬寅朔,日有食之。 七月甲戌,以雍、華、蒲、同四州旱,遣使慮囚,減中禦諸廄馬。 戊子,李敬玄起複。 薛仁貴及吐蕃戰于大非川,敗績。 八月庚戌,以谷貴禁酒。 丁巳,至自九成宮。 甲子,趙王福薨。 丙寅,以旱避正殿,減膳。 九月丁丑,給復雍、華、同、岐、邠、隴六州一年。 閏月癸卯,皇后以旱請避位。 甲寅,姜恪為涼州道行軍大總管,以伐吐蕃。 十月庚辰,詔文武官言事。 乙未,趙仁本罷。 十二月庚寅,復官名。 是歲,大饑。 二年正月乙巳,如東都,皇太子監國。 二月辛未,遣使存問諸州。 四月戊子,大風,雨雹。 六月癸巳,以旱慮囚。 九月,地震。 丙申,徐王元禮薨。 十月丙子,求明禮樂之士。 十一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庚戌,如許州,遣使存問所過疾老鰥寡,慮囚。 十二月癸酉,獵于昆陽。 丙戌,如東都。 是歲,姜恪為侍中,閻立本為中書令。 三年正月辛丑,姚州蠻寇邊,太子右衛副率梁積壽為姚州道行軍總管以伐之。 二月己卯,姜恪薨。 四月壬申,校旗于洛水之陰。 九月癸卯,徙封賢為雍王。 十月己未,皇太子監國。 十一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甲辰,至自東都。 十二月,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劉仁軌為太子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 四年正月丙辰,鄭王元懿薨。 四月丙子,如九成宮。 閏五月丁卯,禁作甗捕魚、營圈取獸者。 八月辛丑,以不豫詔皇太子聽諸司啟事。 己酉,大風落太廟鴟尾。 十月壬午,閻立本薨。 乙未,以皇太子納妃,赦岐州,賜酺三日。 乙巳,至自九成宮。 上元元年二月壬午,劉仁軌為鷄林道行軍大總管,以伐新羅。 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己巳,皇后親蠶。 八月壬辰,皇帝稱天皇,皇后稱天后。 追尊六代祖宣簡公為宣皇帝,妣張氏曰宣莊皇后;五代祖懿王為光皇帝,妣賈氏曰光懿皇后。 增高祖、太宗及後謚。 大赦,改元,賜酺三日。 十一月丙午,如東都。 己酉,獨于華山曲武原。 十二月癸未,蔣王惲自殺。 二年正月己未,給復雍、同、華、岐、隴五州一年。 辛未,吐蕃請和。 二月,劉仁軌及新羅戰于七重城,敗之。 三月丁巳,天后親蠶。 四月辛巳,天后殺周王顯妃趙氏。 丙戌,以旱避正殿,減膳,撤樂,詔百官言事。 己亥,天后殺皇太子。 五月戊申,追號皇太子為孝敬皇帝。 六月戊寅,立雍王賢為皇太子,大赦。 七月辛亥,杞王上金免官,削封邑。 八月庚寅,葬孝敬皇帝于恭陵。 丁酉,詔婦人為宮官者歲一見其親。 庚子,張文瓘為侍中,郝處俊為中書令,劉仁軌為尚書左仆射,戴至德為右仆射。 十月庚辰,雍州雨雹。 壬午,有彗星出於角、亢。 儀鳳元年正月壬戌,徙封輪為相王。 丁卯,納州獠寇邊。 二月丁亥,如汝州溫湯,遣使慮免汝州輕系。 三月癸卯,黃門侍郎來恆、中書侍郎薛元超同中書門下三品。 甲辰,如東都,免汝州今歲半租,賜民八十以上帛。 閏月己巳。 吐蕃寇鄯、廓、河、芳四州,左監門衛中郎將令狐智通伐之。 乙酉,周王顯為洮河道行軍元帥,領左衛大將軍劉審禮等十二總管,相王輪為涼州道行軍元帥,領契苾何力等軍,以伐吐蕃。 四月戊申,至自東都。 甲寅,中書侍郎李義琰同中書門下三品。 戊午,如九成宮。 六月癸亥,黃門侍郎高智周同中書門下三品。 七月丁亥,有彗星出於東井。 乙未,吐蕃寇疊州。 八月庚子,避正殿,減膳,撤樂,損食粟馬,慮囚,詔文武官言事。 甲子,停南北中尚、梨園、作坊,減少府雜匠。 是月,青州海溢。 十月乙未,至自九成宮。 丙午,降封郇王素節鄱陽郡王。 十一月壬申,寺赦,改元。 庚寅,李敬玄為中書令。 十二月戊午,來恆、薛元超為河南、河北道大使。 二年正月乙亥,耕藉田。 庚辰,京師地震。 四月,太子左庶子張大安同中書門下三品。 五月,吐蕃寇扶州。 八月辛亥,劉仁軌為洮河軍鎮守使。 十月壬辰,徙封顯為英王,更名哲。 十二月乙卯,募關內、河東猛士,以伐吐蕃。 是歲,西突厥及吐蕃寇安西。 冬,無雪。 三年正月丙子,李敬玄為洮河道行軍大總管,以伐吐蕃。 癸未,遣使募河南、河北猛士,以伐吐蕃。 四月丁亥,以旱避正殿,慮囚。 戊申,大赦,改明年為通乾元年。 癸丑,涇州民生子異體連心。 五月壬戌,如九成宮。 大雨霖。 九月辛酉,至自九成宮。 癸亥,張文瓘薨。 丙寅,李敬玄、劉審禮及吐蕃戰于青海,敗績,審禮死之。 十月丙申,停劍南、隴右歲貢。 丙午,密王元曉薨。 閏十一月丙申,雨木冰。 壬子,來恆薨。 十二月癸丑,罷通乾號。 第1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