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孔明大驅士馬,復出祁山。 勞軍已畢,魏延、陳式、杜瓊、張嶷入帳拜伏請罪。 孔明曰:「是誰失陷了軍來?」延曰:「陳式不聽號令,潛入谷口,以此大敗。 」式曰:「此事魏延教我行來。 」孔明曰:「他倒救你,你反攀他!將令已違,不必巧說!」即叱武士推出陳式斬之。 須臾,懸首于帳前,以示諸將。 此時孔明不殺魏延,欲留之以為後用也。 孔明既斬了陳式,正議進兵,忽有細作報說曹真臥病不起,現在營中治療。 孔明大喜,謂諸將曰:「若曹真病輕,必便回長安。 今魏兵不退,必為病重,故留于軍中,以安眾人之心。 吾寫下一書,教秦良的降兵持與曹真,真若見之,必然死矣!」遂喚降兵至帳下,問曰:「汝等皆是魏軍,父母妻子多在中原,不宜久居蜀中。 今放汝等回家,若何?」眾軍泣淚拜謝。 孔明曰:「曹子丹與吾有約;吾有一書,汝等帶回,送與子丹,必有重賞。 」魏軍領了書,奔回本寨,將孔明書呈與曹真。 真扶病而起,拆封視之。 其書曰:「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致書於大司馬曹子丹之前:竊謂夫為將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 不動如山嶽,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 預知天文之旱澇,先識地理之平康;察陣勢之期會,揣敵人之短長。 嗟爾無學後輩,上逆穹蒼;助篡國之反賊,稱帝號于洛陽;走殘兵于斜谷,遭霖雨于陳倉;水陸睏乏,人馬猖狂;拋盈郊之戈甲,棄滿地之刀槍;都督心崩而膽裂,將軍鼠竄而狼忙!無面見關中之父老,何顏入相府之廳堂!史官秉筆而記錄,百姓眾口而傳揚:仲達聞陣而惕惕,子丹望風而遑遑!吾軍兵強而馬壯,大將虎奮以龍驤;掃秦川為平壤,蕩魏國作丘荒!」曹真看畢,恨氣填胸;至夜,死於軍中。 司馬懿用兵車裝載,差人送赴洛陽安葬。 魏主聞知曹真已死,即下詔催司馬懿出戰。 懿提大軍來與孔明交鋒,隔日先下戰書。 孔明謂諸將曰:「曹真必死矣。 」遂批回「來日交鋒」,使者去了。 孔明當夜教姜維受了密計:如此而行;又喚關興分付:如此如此。 次日,孔明盡起祁山之兵前到謂濱:一邊是河,一邊是山,中央平川曠野,好片戰場!兩軍相迎,以弓箭射住陣角。 三通鼓罷,魏陣中門旗開處,司馬懿出馬,眾將隨後而出。 只見孔明端坐于四輪車上,手搖羽扇。 懿曰:「吾主上法堯禪舜,相傳二帝,坐鎮中原,容汝蜀、吳二國者,乃吾主寬慈仁厚,恐傷百姓也。 汝乃南陽一耕夫,不識天數,強要相侵,理宜殄滅!如省心改過,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勢,免致生靈塗炭,汝等皆得全生!」孔明笑曰:「吾受先帝託孤之重,安肯不傾心竭力以討賊乎!汝曹氏不久為漢所滅。 汝祖父皆為漢臣,世食漢祿,不思報效,反助篡逆,豈不自恥?」懿羞慚滿面曰:「吾與汝決一雌雄!汝若能勝,吾誓不為大將!汝若敗時,早歸故里,吾並不加害。 」 孔明曰:「汝欲鬥將?鬥兵?鬥陣法?」懿曰:「先鬥陣法?」孔明曰:「先佈陣我看。 懿入中軍帳下,手執黃旗招颭,左右軍動,排成一陣。 覆上馬出陣,問曰:“汝識吾陣否?」孔明笑曰:「吾軍中末將,亦能布之。 此乃混元一氣陣也。 」懿曰:「汝佈陣我看。 」孔明入陣,把羽扇一搖,復出陣前,問曰:「汝識我陣否?」懿曰:「量此八卦陣,如何不識!」孔明曰:「識便識了,敢打我陣否?」懿曰:「既識之,如何不敢打!」孔明曰:「汝只管打來。 」司馬懿回到本陣中,喚戴陵、張虎、樂綝三將,分付曰:「今孔明所佈之陣,按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 汝三人可從正東生門打入,往西南休門殺出,復從正北開門殺入:此陣可破。 汝等小心在意!」 於是戴陵在中,張虎在前,樂綝在後,各引三十騎,從生門打入。 兩軍吶喊相助。 三人殺入蜀陣,只見陣如連城,衝突不出。 三人慌引騎轉過陣腳,往西南衝去,卻被蜀兵射住,衝突不出。 陣中重重疊疊,都有門戶,那裡分東西南北?三將不能相顧,只管亂撞,但見愁雲漠漠,慘霧蒙蒙。 喊聲起處,魏軍一個個皆被縛了,送到中軍。 孔明坐于帳中,左右將張虎、戴陵、樂綝並九十個軍,皆縛在帳下。 孔明笑曰:「吾縱然捉得汝等,何足為奇!吾放汝等回見司馬懿,教他再讀兵書,重觀戰策,那時來決雌雄,未為遲也。 汝等性命既饒,當留下軍器戰馬。 」遂將眾人衣服脫了,以墨涂面,步行出陣。 司馬懿見之大怒,回顧諸將曰:「如此挫敗鋭氣,有何面目回見中原大臣耶!」即指揮三軍,奮死掠陣,懿自拔劍在手,引百餘驍將,催督衝殺。 兩軍恰才相會,忽然陣後鼓角齊鳴,喊聲大震,一彪軍從西南上殺來,乃關興也。 懿分後軍當之,復催軍向前廝殺。 忽然魏兵大亂:原來姜維引一彪軍悄地殺來,蜀兵三路夾攻。 懿大驚,急忙退軍。 蜀兵周圍殺到,懿引三軍望南死命衝擊。 魏兵十傷六七。 司馬懿退在渭濱南岸下寨,堅守不出。 孔明收得勝之兵,回到祁山時,永安城李嚴遣都尉苟安解送糧米,至軍中交割。 苟安好酒,于路怠慢,違限十日。 孔明大怒曰:「吾軍中專以糧為大事,誤了三日,便該處斬!汝今誤了十日,有何理說?」喝令推出斬之。 長史楊儀曰:「苟安乃李嚴用人,又兼錢糧多出於西川,若殺此人,後無人敢送糧也。 」孔明乃叱武士去其縛,杖八十放之。 苟安被責,心中懷恨,連夜引親隨五六騎,徑奔魏寨投降。 懿喚入,苟安拜告前事。 懿曰:「雖然如此,孔明多謀,汝言難信。 汝能為我幹一件大功,吾那時奏準天子,保汝為上將。 」安曰:「但有甚事,即當效力。 」懿曰:「汝可回成都布散流言,說孔明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稱為帝,使汝主召回孔明:即是汝之功矣。 」苟安允諾,徑回成都,見了宦官,布散流言,說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將篡國。 宦官聞知大驚,即入內奏帝,細言前事。 後主驚訝曰:「似此如之奈何?宦官曰:“可詔還成都,削其兵權,免生叛逆。 」後主下詔,宣孔明班師回朝。 蔣琬出班奏曰:「丞相自出師以來,累建大功,何故宣回?」後主曰:「朕有機密事,必須與丞相面議。 」即遣使賫詔星夜宣孔明回。 使命徑到祁山大寨,孔明接入,受詔已畢,仰天嘆曰:「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側!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 若奉命而退,日後再難得此機會也。 」姜維問曰:「若大軍退,司馬懿乘勢掩殺,當復如何?」孔明曰:「吾今退軍,可分五路而退。 今日先退此營,假如營內一千兵,卻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後日掘四千灶:每日退軍,添灶而行。 」楊儀曰:「昔孫臏擒龐滑,用添兵減灶之法而取勝;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曰:「司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趕;心中疑吾有伏兵,定於舊營內數灶;見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與不退,則疑而不敢追。 吾徐徐而退,自無損兵之患。 」遂傳令退軍。 第21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三國演義》
第2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