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殺到巴郡城下,後軍已自入城。 張飛叫休殺百姓,出榜安民。 群刀手把嚴顏推至。 飛坐于廳上,嚴顏不肯下跪。 飛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將到此,何為不降,而敢拒敵?」嚴顏全無懼色,回叱飛曰:「汝等無義,侵我州郡!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飛大怒,喝左右斬來。 嚴顏喝曰:「賊匹夫!砍頭便砍,何怒也?」張飛見嚴顏聲音雄壯,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階喝退左右,親解其縛,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頭便拜曰:「適來言語冒瀆,幸勿見責。 吾素知老將軍乃豪傑之士也。 」嚴顏感其恩義,乃降。 後人有詩贊嚴顏曰:「白髮居西蜀,清名震大邦。 忠心如皎月,浩氣卷長江。 寧可斷頭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將,天下更無雙。 」又有贊張飛詩曰:「生獲嚴顏勇絶倫,惟憑義氣服軍民。 至今廟貌留巴蜀,社酒鷄豚日日春。 」張飛請問入川之計。 嚴顏曰:「敗軍之將,荷蒙厚恩,無可以報,願施犬馬之勞,不須張弓只箭,逕取成都。 」正是:只因一將傾心後,致使連城唾手降。 未知其計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卻說張飛問計于嚴顏,顏曰:「從此取雒城,凡守禦關隘,都是老夫所管,官軍皆出於掌握之中。 今感將軍之恩,無可以報,老夫當為前部,所到之處,盡皆喚出拜降。 」張飛稱謝不已。 於是嚴顏為前部,張飛領軍隨後。 凡到之處,儘是嚴顏所管,都喚出投降。 有遲疑未決者,顏曰:「我尚且投降,何況汝乎?」自是望風歸順,並不曾廝殺一場。 卻說孔明已將起程日期申報玄德,教都會聚雒城。 玄德與眾官商議:「今孔明、翼德分兩路取川,會于雒城,同入成都。 水陸舟車,已于七月二十日起程,此時將及待到。 今我等便可進兵。 」黃忠曰:「張任每日來搦戰,見城中不出,彼軍懈怠,不做準備,今日夜間分兵劫寨,勝如白晝廝殺。 」玄德從之,教黃忠引兵取左,魏延引兵取右,玄德取中路。 當夜二更,三路軍馬齊發。 張任果然不做準備。 漢軍擁入大寨,放起火來,烈焰騰空。 蜀兵奔走,連夜直趕到雒城,城中兵接應入去。 玄德還中路下寨;次日,引兵直到雒城,圍住攻打。 張任按兵不出。 攻到 第四日,玄德自提一軍攻打西門,令黃忠、魏延在東門攻打,留南門北門放軍行走。 原來南門一帶都是山路,北門有涪水:因此不圍。 張任望見玄德在西門,騎馬往來,指揮打城,從辰至未,人馬漸漸力乏。 張任教吳蘭、雷銅二將引兵出北門,轉東門,敵黃忠、魏延;自己卻引軍出南門,轉西門,單迎玄德。 城內盡撥民兵上城,擂鼓助喊。 卻說玄德見紅日平西,教後軍先退。 軍士方回身,城上一片聲喊起,南門內軍馬突出。 張任徑來軍中捉玄德,玄德軍中大亂。 黃忠、魏延又被吳蘭、雷銅敵住。 兩下不能相顧。 玄德敵不住張任,撥馬往山僻小路而走。 張任從背後追來,看看趕上。 玄德獨自一人一馬。 張任引數騎趕來。 玄德正望前儘力加鞭而行,忽山路一軍衝來。 玄德馬上叫苦曰:「前有伏兵,後有追兵,天亡我也!」只見來軍當頭一員大將,乃是張飛。 原來張飛與嚴顏正從那條路上來,望見塵埃起,知與川兵交戰。 張飛當先而來,正撞着張任,便就交馬。 戰到十餘合,背後嚴顏引兵大進。 張任火速回身。 張飛直趕到城下。 張任退入城,拽起吊橋。 張飛回見玄德曰:「軍師溯江而來,尚且未到,反被我奪了頭功。 」玄德曰:「山路險阻,如何無軍阻當,長驅大進,先到于此?」張飛曰:「于路關隘四十五處,皆出老將嚴顏之功,因此于路並不曾費分毫之力。 」遂把義釋嚴顏之事,從頭說了一遍,引嚴顏見玄德。 玄德謝曰:「若非老將軍,吾弟安能到此?」即脫身上黃金鎖子甲以賜之。 嚴顏拜謝。 正待安排宴飲,忽聞哨馬回報:「黃忠、魏延和川將吳蘭、雷銅交鋒,城中吳懿、劉璝又引兵助戰,兩下夾攻,我軍抵敵不住,魏、黃二將敗陣投東去了。 」張飛聽得,便請玄德分兵兩路,殺去救援。 於是張飛在左,玄德在右,殺奔前來。 吳懿、劉璝見後面喊聲起,慌退入城中。 吳蘭、雷銅只顧引兵追趕黃忠、魏延,卻被玄德、張飛截住歸路。 黃忠、魏延又回馬轉攻。 吳蘭、雷銅料敵不住,只得將本部軍馬前來投降。 玄德準其降,收兵近城下寨。 卻設張任失了二將,心中憂慮。 吳懿、劉璝曰:「兵勢甚危,不決一死戰,如何得兵退?一面差人去成都見主公告急,一面用計敵之。 」張任曰:「吾來日領一軍搦戰,詐敗,引轉城北;城內再以一軍衝出,截斷其中:可獲勝也。 」吳懿曰:「劉將軍相輔公子守城,我引兵衝出助戰。 」約會已定。 次日,張任引數千人馬,搖旗吶喊,出城搦戰。 張飛上馬出迎,更不打話,與張任交鋒。 戰不十餘合,張任詐敗,繞城而走。 張飛儘力追之。 吳懿一軍截住,張任引軍復回,把張飛圍在垓心,進退不得。 正沒奈何,只見一隊軍從江邊殺出。 當先一員大將,挺槍躍馬,與吳懿交鋒;只一合,生擒吳懿,戰退敵軍,救出張飛。 視之,乃趙雲也。 飛問:「軍師何在?」雲曰:「軍師已至,想此時已與主公相見了也。 」二人擒吳懿回寨。 張任自退入東門去了。 張飛、趙雲回寨中,見孔明、簡雍、蔣琬已在帳中。 飛下馬來參軍師。 孔明驚問曰:「如何得先到?」玄德具述義釋嚴顏之事。 孔明賀曰:「張將軍能用謀,皆主公之洪福也。 」趙雲解吳懿見玄德。 玄德曰:「汝降否?」吳懿曰:「我既被捉,如何不降?」玄德大喜,親解其縛。 孔明問:「城中有幾人守城?」吳懿曰:「有劉季玉之子劉循,輔將劉璝、張任。 劉璝不打緊;張任乃蜀郡人,極有膽略,不可輕敵。 」孔明曰:「先捉張任,然後取雒城。 」問:「城東這座橋名為何橋?」吳懿曰:「金雁橋。 」孔明遂乘馬至橋邊,繞河看了一遍,回到寨中,喚黃忠、魏延聽令曰:「離金雁橋南五六里,兩岸都是蘆葦蒹葭,可以埋伏。 魏延引一千槍手伏于左,單戳馬上將;黃忠引一千刀手伏于右,單砍坐下馬。 殺散彼軍,張任必投山東小路而來。 張翼德引一千軍伏在那裡,就彼處擒之。 」又喚趙雲伏于金雁橋北:「待我引張任過橋,你便將橋拆斷,卻勒兵于橋北,遙為之勢,使張任不敢望北走,退投南去,卻好中計。 」調遣已定,軍師自去誘敵。 第13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三國演義》
第1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