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商議間,探馬飛報曹兵已到博望了。 玄德慌忙發付伊籍回江夏整頓軍馬,一面與孔明商議拒敵之計。 孔明曰:「主公且寬心。 前番一把火,燒了夏侯惇大半人馬;今番曹軍又來,必教他中這條計。 我等在新野住不得了,不如早到樊城去。 」便差人四門張榜,曉諭居民:「無問老幼男女,願從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暫避,不可自誤。 」差孫乾往河邊調撥船隻,救濟百姓;差糜竺護送各官家眷到樊城。 一面聚諸將聽令,先教雲長引一千軍去白河上流頭埋伏。 各帶布袋,多裝沙土,遏住白河之水,至來日三更後,只聽下流頭人喊馬嘶,急取起布袋,放水淹之,卻順水殺將下來接應。 又喚張飛引一千軍去博陵渡口埋伏。 此處水勢最慢,曹軍被淹,必從此逃難,可便乘勢殺來接應。 又喚趙雲引軍三千,分為四隊,自領一隊伏于東門外,其三隊分伏西、南、北三門,卻先於城內人家屋上,多藏硫黃焰硝引火之物。 曹軍入城,必安歇民房。 來日黃昏後,必有大風;但看風起,便令西、南、北三門伏軍盡將火箭射入城去;待城中火勢大作,卻于城外吶喊助威,只留東門放他出走。 汝卻于東門外從後擊之。 天明會合關、張二將,收軍回樊城。 再令糜芳、劉封二人帶二千軍。 一半紅旗,一半青旗,去新野城外三十里鵲尾坡前屯住。 一見曹軍到,紅旗軍走在左,青旗軍走在右。 他心疑必不敢追。 汝二人卻去分頭埋伏。 只望城中火起,便可追殺敗兵,然後卻來白河上流頭接應。 孔明分撥已定,乃與玄德登高瞭望,只候捷音。 卻說曹仁、曹洪引軍十萬為前隊,前面已有許褚引三千鐵甲軍開路,浩浩蕩蕩,殺奔新野來。 是日午牌時分,來到鵲尾坡,望見坡前一簇人馬,盡打青、紅旗號,許褚催軍向前。 劉封、糜芳分為四隊,青、紅旗各歸左右。 許褚勒馬,教且休進:「前面必有伏兵。 我兵只在此處住下。 」許褚一騎馬飛報前隊曹仁。 曹仁曰:「此是疑兵,必無埋伏。 可速進兵。 我當催軍繼至。 」許褚復回坡前,提兵殺入。 至林下追尋時,不見一人。 時日已墜西。 許褚方欲前進,只聽得山上大吹大擂。 抬頭看時,只見山頂上一簇旗,旗叢中兩把傘蓋:左玄德,右孔明,二人對坐飲酒。 許褚大怒,引軍尋路上山。 山上擂木炮石打將下來,不能前進。 又聞山後喊聲大震。 欲尋路廝殺,天色已晚。 曹仁領兵到,教且奪新野城歇馬。 軍士至城下時,只見四門大開。 曹兵突人,並無阻當,城中亦不見一人,竟是一座空城了。 曹洪曰:「此是勢孤計窮,故盡帶百姓逃竄去了。 我軍權且在城安歇,來日平明進兵。 」此時各軍走乏,都已饑餓,皆去奪房造飯。 曹仁、曹洪就在衙內安歇。 初更已後,狂風大作。 守門軍士飛報火起。 曹仁曰:「此必軍士造飯不小心,遺漏之火,不可自驚。 」說猶未了,接連幾次飛報,西、南、北三門皆火起。 曹仁急令眾將上馬時,滿縣火起,上下通紅。 是夜之火,更勝前日博望燒屯之火。 後人有詩嘆曰:「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漢川。 風伯怒臨新野縣,祝融飛下焰摩天。 」曹仁引眾將突煙冒火,尋路奔走,聞說東門無火,急急奔出東門。 軍士自相踐踏,死者無數。 曹仁等方纔脫得火厄,背後一聲喊起,趙雲引軍趕來混戰,敗軍各逃性命,誰肯回身廝殺。 正奔走間,糜芳引一軍至,又衝殺一陣。 曹仁大敗,奪路而走,劉封又引一軍截殺一陣。 到四更時分,人困馬乏,軍士大半焦頭爛額;奔至白河邊,喜得河水不甚深,人馬都下河吃水:人相喧嚷,馬盡嘶鳴。 卻說雲長在上流用布袋遏住河水,黃昏時分,望見新野火起;至四更,忽聽得下流頭人喊馬嘶,急令軍士一齊掣起布袋,水勢滔天,望下流衝去,曹軍人馬俱溺于水中,死者極多。 曹仁引眾將望水勢慢處奪路而走。 行到博陵渡口,只聽喊聲大起,一軍攔路,當先大將,乃張飛也,大叫:「曹賊快來納命!」曹軍大驚。 正是:城內才看紅焰吐,水邊又遇黑風來。 未知曹仁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卻說張飛因關公放了上流水,遂引軍從下流殺將來,截住曹仁混殺。 忽遇許褚,便與交鋒;許褚不敢戀戰,奪路走脫。 張飛趕來,接着玄德、孔明,一同沿河到上流。 劉封、糜芳已安排船隻等候,遂一齊渡河,盡望樊城而去,孔明教將船筏放火燒燬。 卻說曹仁收拾殘軍,就新野屯住,使曹洪去見曹操,具言失利之事。 操大怒曰:「諸葛村夫,安敢如此;」催動三軍,漫山塞野,盡至新野下寨。 傳令軍士一面搜山,一面填塞白河。 令大軍分作八路,一齊去取樊城。 劉曄曰:「丞相初至襄陽,必須先買民心,今劉備盡遷新野百姓入樊城,若我兵徑進,二縣為齏粉矣;不如先使人招降劉備。 備即不降,亦可見我愛民之心;若其來降,則荊州之地,可不戰而定也。 」操從其言,便問:「誰可為使?」劉曄曰:「徐庶與劉備至厚,今現在軍中,何不命他一往?」操曰:「他去恐不復來。 」曄曰:「他若不來,貽笑於人矣。 丞相勿疑。 」操乃召徐庶至,謂曰:「我本欲踏平樊城,奈憐眾百姓之命。 公可往說劉備:如肯來降,免罪賜爵;若更執迷,軍民共戮,玉石俱焚。 吾知公忠義,故特使公往。 願勿相負。 」 徐庶受命而行。 至樊城,玄德、孔明接見,共訴舊日之情。 庶曰:「曹操使庶來招降使君,乃假買民心也,今彼分兵八路,填白河而進。 樊城恐不可守,宜速作行計。 」玄德欲留徐庶。 庶謝曰:「某若不還,恐惹人笑。 今老母已喪,抱恨終天。 身雖在彼,誓不為設一謀,公有臥龍輔佐,何愁大業不成。 庶請辭。 」玄德不敢強留。 徐庶辭回,見了曹操,言玄德並無降意。 操大怒,即日進兵。 玄德問計于孔明。 孔明曰:「可速棄樊城,取襄陽暫歇。 」玄德曰:「奈百姓相隨許久,安忍棄之?」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願隨者同去,不願者留下。 」先使雲長往江岸整頓船隻,令孫乾、簡雍在城中聲揚曰:「今曹兵將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願隨者,便同過江。 」兩縣之民,齊聲大呼曰:「我等雖死,亦願隨使君!」即日號泣而行。 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兩岸哭聲不絶。 玄德于船上望見,大慟曰:「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 聞者莫不痛哭。 船到南岸,回顧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 玄德急令雲長催船渡之,方纔上馬。 第8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三國演義》
第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