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有天下,恢奄禹跡,舟車所至,莫不率俾。 以累聖重光,歷年惟永,彰王者之丕業,被四海之聲教。 與吐蕃贊普,代為婚姻,固結鄰好,安危同體,甥舅之國,將二百年。 其間或因小忿,棄惠為讎,封疆騷然,靡有寧歲。 皇帝踐祚,愍茲黎元,俾釋俘隷,以歸蕃落。 蕃國展禮,同茲葉和,行人往複,累布成命。 是必詐謀不起,兵車不用矣。 彼猶以兩國之要,求之永久,古有結盟,今請用之。 國家務息邊人,外其故地,棄利蹈義,堅盟從約。 今國家所守界:涇州西至彈箏峽西口,隴州西至清水縣,鳳州西至同谷縣,暨劍南西山大渡河東,為漢界。 蕃國守鎮在蘭、渭、原、會,西至臨洮,東至成州,抵劍南西界磨些諸蠻,大渡水西南,為蕃界。 其兵馬鎮守之處,州縣見有居人,彼此兩邊見屬漢諸蠻,以今所分見住處,依前為定。 其黃河以北,從故新泉軍,直北至大磧,直南至賀蘭山駱駝嶺為界,中間悉為閒田。 盟文有所不載者,蕃有兵馬處蕃守,漢有兵馬處漢守,並依見守,不得侵越。 其先未有兵馬處,不得新置,並築城堡耕種。 今二國將相受辭而會,齊戒將事,告天地山川之神,惟神照臨,無得愆墜。 其盟文藏於宗廟,副在有司,二國之成,其永保之。 結贊亦出盟文,不加于坎,但埋牲而已。 盟畢,結贊請鎰就壇之西南隅佛幄中焚香為誓。 誓畢,復升壇飲酒。 獻酬之禮,各用其物,以將厚意而歸。 二月,命崔漢衡持節答蕃,遣區頰贊等歸。 上初令宰相、尚書與蕃相區頰贊盟于豐邑裡壇所。 將盟,以清水之會疆埸不定,遂罷。 因留頰贊未遣,復令漢衡使于贊普。 六月,答蕃使判官于頔與蕃使論頰沒藏等至自青海。 七月,以禮部尚書李揆加御史大夫,為入蕃會盟使。 又命宰相李忠臣、盧杞、關播、右仆射崔寧、工部尚書喬琳、御史大夫于頎、太府卿張獻恭、司農卿段秀實、少府監李昌夔、京兆尹王翃、左金吾衛將軍渾瑊等與區頰贊等會盟于壇所。 初,于頔至自蕃中,與尚結贊約:「疆場既定,請歸其使。 」從之。 以豐邑坊盟壇在京城之內非便,請卜壇于京城之西。 其禮如清水之儀。 先盟二日,命有司告太廟,監官致齋。 三日,朝服升壇,關播跪讀盟文。 盟畢,宴賜而遣之。 興元元年二月,以右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于頎往涇州已來宣慰吐蕃,仍與州府計會頓遞。 時吐蕃款塞請以兵助平國難,故遣使焉。 四月,命太常少卿、兼御史中丞沈房為入蕃計會及安西、北庭宣慰使。 是月,渾瑊與吐蕃論莽羅率眾大破硃泚將韓旻、張廷芝、宋歸朝等於武功之武亭川,斬首萬餘級。 貞元二年,命倉部郎中、兼侍御史趙聿為入吐蕃使。 八月,吐蕃寇涇、隴、邠、寧數道,掠人畜,取禾稼,西境騷然。 諸道節度及軍鎮,咸閉壁自守而已。 京師戒嚴。 上遣左金吾將軍張獻甫與神策將李升曇、蘇清沔等統兵屯于咸陽,召河中節度駱元光率眾戍咸陽以援之。 九月,以吐蕃遊騎及于好畤,上復遣張獻甫等統兵屯于咸陽,又詔遣左監門將軍康成使于吐蕃。 初,吐蕃大相尚結贊累遣使請盟會定界,乃命成使之。 至上砦原,與結贊相見,令其使論乞陀與成同來。 是月,鳳翔節度使李晟以吐蕃侵軼,遣其將王佖夜襲賊營,率驍勇三千人入汧陽。 誡之曰:「賊之大眾,當過城下,無擊其首尾。 首尾雖敗,中軍力全,若合勢攻之,汝必受其弊。 但候其前軍已過。 見五方旗、虎豹衣,則其中軍也。 出其不意,乃是奇功。 」佖如其言出擊之,賊眾果敗,副將史廷玉力戰死之。 又寇鳳翔城下,李晟出兵禦之,一夕而退。 十月,李晟遣兵襲吐蕃之沙堡,大破之。 焚其歸積,斬蕃酋扈屈律設贊等七人,傳首京師。 十一月,吐蕃陷鹽州。 初,賊之來也,刺史杜彥光使以牛酒犒之。 吐蕃謂曰:「我欲州城居之,聽爾率其人而去。 」彥光乃悉眾奔鄜州。 十二月,陷夏州,刺史拓拔乾暉率眾而去,復據其城。 又寇銀州,素無城壁,人皆奔散。 三年春,命檢校左庶子、兼御史中丞崔浣為入吐蕃使,相次又遣左庶子李銛使之。 河東、保寧等道節度使馬燧來朝。 初,尚結贊既陷鹽、夏等州,各留千餘人守之,結贊大眾屯于鳴沙。 自去冬及春,羊馬多死,糧餉不給。 時詔遣華州、潼關節度駱元光、邠寧節度韓游瑰統眾與鳳翔、鄜、邠及諸道戍卒,屯于塞上,又命燧率師次於石州,分兵隔河與元光等掎角討之。 結贊聞而大懼,累遣使請和,仍約盟會。 上皆不許。 又遣其大將論頰熱厚禮卑詞求燧請盟,燧以奏焉,上又不許。 惟促其合勢討逐。 燧喜賂信詐,乃與頰熱俱入朝,盛言其可保信,許盟約,上於是從之。 燧既赴朝也,諸軍但閉壁而已。 結贊遽悉其眾棄夏州而歸,馬既多死,有徒行者。 及是夏平涼之會,竟渝盟,馬燧亦由此失兵柄而奉朝請矣。 四月,崔浣至自鳴沙。 初,浣至鳴沙,與尚結贊相見,詢問其違約陷鹽、夏州之故。 對曰: 本以定界碑被牽倒,恐二國背盟相侵,故造境上請修舊好。 又蕃軍頃年破硃泚之眾于武功,未獲酬亻賞,所以來耳。 及徙涇州,其節度使閉城自守,音問莫達。 又徙鳳翔,請通使于李令公,亦不見納。 及遣康成、王真之來,皆不能達大國之命。 日望大臣充使,兼展情禮,實無至者,乃引軍還。 及鹽、夏二州之師,二州懼我之眾,請以城與我,求全而歸,非我所攻陷也。 今君以國親將命,若結好復盟。 蕃之願也。 盟會之期及定界之所,唯命是聽。 君歸奏決,定當以鹽、夏相還也。 又云: 清水之會,同盟者少,是以和好輕慢不成。 今蕃相及元帥已下凡二十一人赴。 靈州節度使杜希全稟性和善,外境所知,請令主盟會。 涇州節度李觀,亦請同主之。 又同章表上聞。 浣誘賂蕃中給役者,求其人馬真數,凡五萬九千餘人、馬八萬六千餘匹,可戰者僅三萬人,余悉童幼,備數而已。 是日,改崔浣為鴻臚卿,再入吐蕃。 令浣報尚結贊曰:「杜希全職在靈州,不可出境。 李觀今已改官,以侍中渾瑊充盟會使。 」約以五月二十四日復盟于清水。 又令告以鹽、夏二州歸於我,才就盟會。 上疑蕃情不實,以得州為信焉。 五月,渾瑊以充盟會使來辭,且受命。 以兵部尚書崔漢衡為盟會副使,司勛員外郎鄭叔矩為判官。 渾瑊赴會盟所,上令瑊統眾二萬餘人,遣華州潼關節度駱元光赴之。 上令宰臣召吐蕃使論泣贊等於中書議會盟之所。 第5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5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