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游岩,京兆三原人也。 初,補太學生,後罷歸,游于太白山。 每遇林泉會意,輒留連不能去。 其母及妻子並有方外之志,與游岩同遊山水二十餘年。 後入箕山,就許由廟東築室而居,自稱「許由東鄰」。 調露中,高宗幸嵩山,遣中書侍郎薛元超就問其母。 游岩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 謂曰:「先生養道山中,比得佳否?」游岩曰:「臣泉石膏肓,煙霞痼疾,既逢聖代,幸得逍遙。 」帝曰:「朕今得卿,何異漢獲四皓乎?」薛元超曰:「漢高祖欲廢嫡立庶,黃、綺方來,豈如陛下崇重隱淪,親問岩穴!」帝甚歡,因將游岩就行宮,並家口給傳乘赴都,授崇文館學士,令與太子少傅劉仁軌談論。 帝后將營奉天宮于嵩山,游岩舊宅,先居宮側。 特令不毀,仍親書題額懸其門,曰「隱士田游岩宅」。 文明中,進授朝散大夫,拜太子洗馬,垂拱初,坐與裴炎交結,特放還山。 史德義,蘇州崑山人也。 咸亨初,隱居武丘山,以琴書自適。 或騎牛帶瓢,出入郊郭廛市,號為逸人。 高宗聞其名,征赴洛陽。 尋稱疾東歸。 公卿已下,皆賦詩餞別,德義亦以詩留贈,其文甚美。 天授初,江南道宣勞使、文昌左丞周興表薦之,則天征赴都,詔曰:「蘇州隱士史德義,志尚虛玄,業履貞確,謙沖彰于裡騕,孝友表於閨庭。 固辭征闢,長往嚴陵之瀨;多謝簪裾,高蹈愚公之谷。 博聞強識,說《禮》敦《詩》,繕性丘園,甘心畎畝。 朕承天革命,建極開階,寤寐星雲,物色林壑。 順禎期而捐薛帶,應休運而解荷裳;粵自海隅,來游魏闕,行藏之理斯得,去就之節無違。 風操可嘉,啟沃攸佇,特宜優獎,委以諫曹。 可朝散大夫。 」後周興伏誅,德義坐為所薦免官。 以朝散大夫放歸丘壑,自此聲譽稍減于隱居之前。 王友貞,懷州河內人也。 父知敬,則天時麟台少監,以工書知名。 友貞弱冠時,母病篤,醫言唯啖人肉乃差。 友貞獨念無可求治,乃割股肉以飴親,母病尋差。 則天聞之,令就其家驗問,特加旌表。 友貞素好學,讀《九經》皆百遍,訓誨子弟,如嚴君焉。 口不言人過,尤好釋典;屏絶亶味,出言未曾負諾,時論以為真君子也。 長安年,歷任長水令。 後罷歸田裡。 中宗在春宮,召為司議郎,不就。 神龍初,又拜太子中舍,仍令所司以禮征赴。 及至,固以疾辭。 詔曰: 敦夷齊之行,可以激貪;尚顏閔之道,用能勸俗。 新除太子中舍人王友貞,德義泉藪,人倫茂異,孝始於事親,信表於行己。 富有文史,廉于財貨,久歷官政,累聞課績。 有古人之風,保君子之德。 乃抗志塵外,棲情物表,深歸解脫之門,誓守薰修之誡。 頃加征命,作護儲闈,固在辭榮,累陳情懇。 堅持淨義,不登于車服;惟悅禪綱,味靡求于珍饌。 朕方崇獎廉退,懲抑澆浮,雖思廊廟之賢,豈違山林之願,宜加優秩,仍遂雅懷。 可太子中舍人員外置,給全祿以畢其身,任其在家修道。 仍令所在州縣存問,四時送祿至其住所。 玄宗在東宮,又表請禮征之,以年老,竟辭疾不赴。 年九十餘,開元四年卒。 時下制曰:「貴德尊賢,飾終念遠,此聖人所以治天下、厚風俗也。 王友貞稟氣元精,游心大樸。 孝惟不匱,獨貫于神明;道則難名,高謝於人代。 言念錫類,方期鎮俗,遽爾凋殂,良深愍悼。 生無大位,雖隔外臣之儀,歿有餘榮,宜贈上卿之服。 可贈銀青光祿大夫,仍委本縣令長特加弔祭。 」 盧鴻一,字浩然,本范陽人,徙家洛陽。 少有學業,頗善籀篆楷隷,隱于嵩山。 開元初,遣幣禮再征不至。 五年,下詔曰: 朕以寡薄,忝膺大位。 嘗恨玄風久替,淳化未升,每用翹想遺賢,冀聞上皇之訓。 以卿黃中通理,鈎深詣微,窮太一之道,踐中庸之德,確乎高尚,足侔古人。 故比下征書,佇諧善績,而每輒託辭,拒違不至。 使朕虛心引領,于今數年,雖得素履幽人之貞,而失考父滋恭之命。 豈朝廷之故與生殊趣耶?將縱慾山林不能反乎?禮有大倫,君臣之義,不可廢也!今城闕密邇,不足為難,便敕賫束帛之貺,重宣斯旨,想有以翻然易節,副朕意焉! 鴻一赴征。 六年,至東都,謁見不拜。 宰相遣通事舍人問其故,奏曰:「臣聞老君言,禮者,忠信之所薄,不足可依。 山臣鴻一敢以忠信奉見。 」上別召升內殿,賜之酒食。 詔曰:「盧鴻一應闢而至,訪之至道,有會淳風,舉逸人,用勸天下。 特宜授諫議大夫。 」鴻一固辭,又制曰: 昔在帝堯,全許由之節;糹面惟大禹,聽伯成之高。 則知天子有所不臣,諸侯有所不友,《遁》之時義大矣哉!嵩山隱士盧鴻一,抗跡幽遠,凝情篆素;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雲臥林壑,多歷年載。 傳不雲乎:「舉逸人,天下之人歸心焉。 」是乃飛書岩穴,備禮徵聘,方佇獻替,式弘政理。 而矯然不群,確乎難拔,靜已以鎮其操,洗心以激其流,固辭榮寵,將厚風俗,不降其志,用保厥躬。 會稽嚴陵,未可名屈;太原王霸,終以病歸。 宜以諫議大夫放還山。 歲給米百碩、絹五十匹,充其藥物,仍令府縣送隱居之所。 若知朝廷得失,具以狀聞。 將還山,又賜隱居之服,並其草堂一所,恩禮甚厚。 王希夷,徐州滕縣人也。 孤貧好道。 父母終,為人牧羊,收傭以供葬。 葬畢,隱于嵩山,師道士黃頤,向四十年,盡能傳其閉氣導養之術。 頤卒,更居兗州徂來山中,與道士劉玄博為棲遁之友。 好《易》及《老子》,嘗餌松柏葉及雜花散。 景龍中,年七十餘,氣力益壯。 刺史盧齊卿就謁致禮,因訪以字人之術,希夷曰:「孔子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終身行之矣。 」及玄宗東巡,敕州縣以禮征,召至駕前,年已九十六。 上令中書令張說訪以道義,宦官扶入宮中,與語甚悅。 開元十四年,下制曰:「徐州處士王希夷,絶學棄智,抱一居貞,久謝囂塵,獨往林壑。 朕為封巒展禮,側席旌賢,賁然來思,克應嘉召。 雖紆綺季之跡,已過伏生之年,宜命秩以尊儒,俾全高於尚齒。 可朝散大夫,守國子博士,聽致仕還山。 州縣春秋致束帛酒肉,仍賜衣一副、絹一百匹。 」尋壽終。 自則天、中宗已後,有蒲州人衛大經、邢州人李元愷,皆潔志不仕;蒲州人王守慎、常州人徐仁紀、潤州人孫處玄,皆退身辭職,為時所稱。 第49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4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