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寂姓馮氏,蒲州河東人也。 年少時遍尋高僧,以學經律。 時神秀在荊州玉泉寺,普寂乃往師事,凡六年,神秀奇之,盡以其道授焉。 久視中,則天召神秀至東都,神秀因薦普寂,乃度為僧。 及神秀卒,天下好釋氏者咸師事之。 中宗聞其高年,特下制令普寂代神秀統其法眾。 開元十三年,敕普寂于都城居止。 時王公士庶,競來禮謁。 普寂嚴重少言,來者難見其和悅之容,遠近尤以此重之。 二十七年,終於都城興唐寺,年八十九。 時都城士庶曾謁者,皆制弟子之服。 有制賜號為「大照禪師」。 及葬,河南尹裴寬及其妻子,並衰麻列于門徒之次,士庶傾城哭送,閭裡為之空焉。 義福姓姜氏,潞州銅鞮人。 初止藍田化感寺,處方丈之室,凡二十餘年,未嘗出宇之外。 後隷京城慈恩寺。 開元十一年,從駕往東都,途經蒲、虢二州,刺史及官吏士女,皆賫幡花迎之,所在途路充塞。 以二十年卒,有制賜號「大智禪師」。 葬于伊闕之北,送葬者數萬人。 中書侍郎嚴挺之為制碑文。 神秀,禪門之傑,雖有禪行,得帝王重之,而未嘗聚徒開堂傳法。 至弟子普寂,始於都城傳教,二十餘年,人皆仰之。 僧一行,姓張氏,先名遂,魏州昌樂人,襄州都督、郯國公公謹之孫也。 父擅,武功令。 一行少聰敏,博覽經史,尤精歷象、陰陽、五行之學。 時道士尹崇博學先達,素多墳籍。 一行詣崇,借揚雄《太玄經》,將歸讀之。 數日,復詣崇,還其書。 崇曰:「此書意指稍深,吾尋之積年,尚不能曉,吾子試更研求,何遽見還也?」一行曰:「究其義矣。 」因出所撰《大衍玄圖》及《義決》一卷以示崇。 崇大驚,因與一行談其奧賾,甚嗟伏之。 謂人曰:「此後生顏子也。 」一行由是大知名。 武三思慕其學行,就請與結交,一行逃匿以避之。 尋出家為僧,隱于嵩山,師事沙門普寂。 睿宗即位,敕東都留守韋安石以禮征。 一行固辭以疾,不應命。 後步往荊州當陽山,依沙門悟真以習梵律。 開元五年,玄宗令其族叔禮部郎中洽賫敕書就荊州強起之。 一行至京,置於光太殿,數就之,訪以安國撫人之道,言皆切直,無有所隱。 開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優厚發遣,依太平公主故事。 一行以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其禮。 又太平驕僭,竟以得罪,不應引以為例。 上納其言,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禮。 其諫諍皆此類也。 一行尤明著述,撰《大衍論》三卷,《攝調伏藏》十捲,《天一太一經》及《太一局遁甲經》、《釋氏系錄》各一卷。 時《麟德歷經》推步漸疏,敕一行考前代諸家曆法,改撰新曆,又令率府長史梁令瓚等與工人創造黃道游儀,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證明。 於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數,立衍以應之,改撰《開元大衍歷經》。 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賜謚曰「大慧禪師」。 初,一行從祖東台舍人太素,撰《後魏書》一百卷,其《天文志》未成,一行續而成之。 上為一行制碑文,親書於石,出內庫錢五十萬,為起塔于銅人之原。 明年,幸溫湯,過其塔前,又駐騎徘徊,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更賜絹五十匹,以蒔塔前松柏焉。 初,一行求訪師資,以窮大衍,至天台山國清寺,見一院,古松十數,門有流水。 一行立於門屏間,聞院僧于庭布算聲,而謂其徒曰:「今日當有弟子自遠求吾算法,已合到門,豈無人導達也?」即除一算。 又謂曰:「門前水當卻西流,弟子亦至。 」一行承其言而趨入,稽首請法,盡受其術焉,而門前水果卻西流。 道士邢和璞嘗謂尹愔曰:“一行其聖人乎?漢之洛下閎造歷,云:『後八百歲當差一日,必有聖人正之。 』今年期畢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差謬,則洛下閎之言,信矣!非聖人而何? 時又有黃州僧泓者,善葬法。 每行視山原,即為之圖,張說深信重之。 桑道茂者,大曆中游京師,善太一遁甲五行災異之說,言事無不中。 代宗召之禁中,待詔翰林。 建中初,神策軍修奉天城,道茂請高其垣牆,大為制度,德宗不之省。 及硃泚之亂,帝蒼卒出幸,至奉天,方思道茂之言。 時道茂已卒,命祭之。 贊曰:術數之精,事必前知。 粲如垂象,變告無疑。 怪誕之夫,誣罔蓍龜。 致彼庸妄,幸時艱危。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 隱逸 ○王績 田游岩 史德義 王友貞 盧鴻一 王希夷 衛大經 李元愷 王守慎 徐仁紀 孫處玄 白履忠 王遠知 潘師正 劉道合 司馬承禎 吳筠孔述睿 子敏行 陽城 崔覲 前代賁丘園,招隱逸,所以重貞退之節,息貪競之風。 故矇叟矯《讓王》之篇,玄晏立高人之傳,箕、潁之跡,粲然可觀。 而漢二龔之流,乃心王室,不事莽朝,忍渴盜泉,本非絶俗,甚可嘉也。 皇甫謐、陶淵明慢世逃名,放情肆志,逍遙泉石,無意于出處之間,又其善也。 即有身在江湖之上,心游魏闕之下,托薛蘿以射利,假岩壑以釣名,退無肥遁之貞,進乏濟時之具,《山移》見誚,海鳥興譏,無足多也。 阮嗣宗傲世佯狂,王無功嗜酒放蕩,才不足而智有餘,傷其時而晦其用,深識之士也。 高宗天后,訪道山林,飛書岩穴,屢造幽人之宅,堅回隱士之車。 而游岩、德義之徒,所高者獨行;盧鴻一、承禎之比,所重者逃名。 至于出處語默之大方,未足與議也。 今存其舊說,以備雜篇。 王績,字無功,絳州龍門人。 少與李播、呂才為莫逆之交。 隋大業中,應孝悌廉潔舉,授揚州六合縣丞。 非其所好,棄官還鄉裡。 績河渚中先有田數頃,鄰渚有隱士仲長子先,服食養性,績重其真素,願與相近,乃結廬河渚,以琴酒自樂。 嘗游北山,因為《北山賦》以見志,詞多不載。 績嘗躬耕于東皋,故時人號東皋子。 或經過酒肆,動經數日,往往題壁作詩,多為好事者諷詠。 貞觀十八年卒。 臨終自剋死日,遺命薄葬,兼預自為墓誌。 有文集五卷。 又撰《隋書》,未就而卒。 兄通,字仲淹,隋大業中名儒,號文中子,自有傳。 第48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4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