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字得符,大中九年進士擢第,釋褐從事諸侯府,入為鄠縣尉、集賢校理。 歷監察御史、殿中,分務東台。 再遷司勛員外郎、洛陽令、兵部員外郎。 李福為東都留守,奏充判官,改兵部郎中,由吏部拜左諫議大夫、給事中,出為河南尹。 盧攜作相,召拜工部侍郎。 黃巢犯京師,僖宗幸蜀,征拜戶部侍郎。 以母病,求散秩,改秘書監分司。 車駕還,拜兵部侍郎。 宰相有報怨者,改左散騎常侍、國子祭酒,又轉太子賓客。 從昭宗在華下,改刑部尚書、太子少保。 卒,贈左仆射。 子煚,字公隱,進士及第,再遷左拾遺。 昭宗初即位,喜游宴,不恤時事,煚上疏極諫,帝面賜緋袍象笏。 崔安潛出鎮青州,闢為支使。 不至鎮,改太常博士。 歷主客、戶部二員外郎。 關中亂,崔胤引硃全忠入京師,乃挈家避地湖南,官終諫議大夫。 損,字子默,以廕受官,為藍田尉。 三遷京兆府司錄參軍,入為殿中侍御史。 家在新昌裡,與宰相路岩第相接。 岩以地狹,欲易損馬廄廣之,遣人致意。 時損伯叔昆仲在朝者十餘人,相與議曰:「家門損益恃時相,何可拒之?」損曰:「非也。 凡尺寸地,非吾等所有。 先人舊業,安可以奉權臣?窮達,命也。 」岩不悅。 會差制使鞫獄黔中,乃遣損使焉。 踰年而還,改戶部員外郎、洛陽縣令。 入為吏部員外,出為絳州刺史。 路岩罷相,征拜給事中,遷京兆尹。 盧攜作相,有宿憾,復拜給事中,出為陝虢觀察使。 時軍亂,逐前使崔蕘。 損至,盡誅其亂首。 踰年,改青州刺史、御史大夫、淄青節度使。 又檢校刑部尚書、鄆州刺史、天平軍節度使。 未赴鄆,復留青州,卒於鎮。 技進士及第,位至中書舍人。 拭官終考功員外郎。 捴終兵部郎中。 拭、捴併進士擢第。 楊虞卿,字師皋,虢州弘農人。 祖燕客。 父寧,貞元中為長安尉。 少有棲遁之志,以處士徵入朝。 有口辯,優遊公卿間。 竇參尤重之,會參貶,仕進不達而卒。 虞卿,元和五年進士擢第,又應博學宏辭科。 元和末,累官至監察御史。 穆宗初即位,不修政道,盤遊無節,虞卿上疏諫曰: 臣聞鳶烏遭害則仁鳥逝,誹謗不誅則良言進。 況詔旨勉諭,許陳愚誠,故臣不敢避誅,以獻狂瞽。 竊聞堯、舜受命,以天下為憂,不聞以位為樂。 況北虜猶梗,西戎未賓,兩河之瘡磐未平,五嶺之妖氛未解。 生人之疾苦盡在,朝廷之制度莫修,邊儲屢空,國用猶屈。 固未可以高枕無虞也。 陛下初臨萬宇,有憂天下之志。 宜日延輔臣公卿百執事,凝旒而問,造膝以求,使四方內外,有所觀焉。 自聽政已來,六十日矣,八開延英,獨三數大臣仰龍顏,承聖問。 其餘侍從詔誥之臣,偕入而齊出,何足以聞政事哉!諫臣盈廷,忠言未聞于聖聽,臣實羞之。 蓋由主恩尚疏,而眾正之路未啟也。 夫公卿大臣,宜朝夕接見論道,賜與從容,則君臣之情相接,而理道備聞矣。 今自宰相已下四五人,時得頃刻侍坐,天威不遠,鞠躬隕越,隨旨上下,無能往來。 此由君太尊、臣太卑故也。 自公卿已下,雖歷踐清地,曾未祗奉天睠,以承下問,鬱塞正路,偷安幸門。 況陛下神聖如五帝,臣下莫能望清光。 所宜周遍顧問,惠其氣色,使支體相輔,君臣喻明。 陛下求理於公卿,公卿求理於臣輩,自然上下孜孜相問,使進忠若趨利,論政若訴冤。 如此而不聞過失、不致昇平者,未之有也。 自古帝王,居危思安之心不相殊,而居安慮危之心不相及,故不得皆為聖帝明王。 小臣疏賤,豈宜及此,獨不忍冒榮偷祿,以負聖朝。 惟陛下圖之。 帝深獎其言。 尋令奉使西北邊,犒賞戍卒,遷侍御史,再轉禮部員外郎、史館修撰。 長慶四年八月,改吏部員外郎。 太和二年,南曹令史李幹等六人,偽出告身簽符,賣鑿空偽官,令赴任者六十五人,取受錢一萬六千七百三十貫。 虞卿按得偽狀,捕幹等移御史台鞫劾。 幹稱六人共率錢二千貫,與虞卿典溫亮,求不發舉偽濫事蹟。 乃詔給事中嚴休復、中書舍人高鉞、左丞韋景休充三司推案,而溫亮逃竄。 幹等既伏誅,虞卿以檢下無術,停見任。 及李宗閔、牛僧孺輔政,起為左司郎中。 五年六月,拜諫議大夫,充弘文館學士,判院事。 六年,轉給事中。 七年,宗閔罷相,李德裕知政事,出為常州刺史。 虞卿性柔佞,能阿附權幸以為奸利。 每歲銓曹貢部,為舉選人馳走取科第,占員闕,無不得其所欲;升沉取捨,出其脣吻。 而李宗閔待之如骨肉,以能朋比唱和,故時號黨魁。 八年,宗閔復入相,尋召為工部侍郎。 九年四月,拜京兆尹。 其年六月,京師訛言鄭注為上合金丹,須小兒心肝,密旨捕小兒無算。 民間相告語,扃鎖小兒甚密,街肆洶洶。 上聞之不悅,鄭注頗不自安。 御史大夫李固言素嫉虞卿朋黨,乃奏曰:「臣昨窮問其由,此語出於京兆尹從人,因此扇于都下。 」上怒,即令收虞卿下獄。 虞卿弟漢公並男知進等八人自系,撾鼓訴冤,詔虞卿歸私第。 翌日,貶虔州司馬,再貶虔州司戶,卒於貶所。 子知進、知退、堪,弟漢公,皆登進士第。 知退歷都官、戶部二郎中;堪庫部、吏部二員外郎。 漢公,太和八年擢進士第,又書判拔萃,釋褐為李絳興元從事。 絳遇害,漢公遁而獲免。 累遷戶部郎中、史館修撰。 太和七年,遷司封郎中。 漢公子范、籌,皆登進士第,累闢使府。 虞卿從兄汝士。 汝士,字慕巢,元和四年進士擢第,又登博學宏詞科,累闢使府。 長慶元年為右補闕。 坐弟殷士貢舉覆落,貶開江令。 入為戶部員外,再遷職方郎中。 太和三年七月,以本官知制誥。 時李宗閔、牛僧孺輔政,待汝士厚。 尋正拜中書舍人,改工部侍郎。 八年,出為同州刺史。 九年九月,入為戶部侍郎。 開成元年七月,轉兵部侍郎。 其年十二月,檢校禮部尚書、梓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使。 時宗人嗣復鎮西川,兄弟對居節制,時人榮之。 四年九月,入為吏部侍郎,位至尚書,卒。 子知溫、知遠、知權,皆登進士第。 知溫累官至禮部郎中、知制誥,入為翰林學士、戶部侍郎,轉左丞。 出為河南尹、陝虢觀察使。 遷檢校兵部尚書、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 知溫弟知至,累官至比部郎中、知制誥。 坐故府劉瞻罷相,貶官。 知至亦貶瓊州司馬。 入為諫議大夫,累遷京兆尹、工部侍郎。 知溫、知至皆位至列曹尚書。 第37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3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