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四月,改禮部尚書,領使如故。 先是,李巽以程異為江淮院官,異又通泉貨,及播領使,奏之為副。 當王師討吳元濟,令異乘傳往江淮,賦輿大集,以至賊平,深有力焉。 及皇甫鎛用事,恐播大用,乃請以使務命程異領之,播守本官而已。 十三年,檢校戶部尚書、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 穆宗即位,皇甫鎛貶,播累表求還京師。 長慶元年七月,征還,拜刑部尚書,復領鹽鐵轉運等使。 十月,兼中書侍郎、平章事,領使如故。 長慶中,內外權臣,率多假借。 播因銅鹽擢居輔弼,專以承迎為事,而安危啟沃,不措一言。 時河北復叛,朝廷用兵。 會裴度自太原入覲,朝野物論,言度不宜居外。 明年三月,留度復知政事,以播代度為淮南節度使、檢校右仆射,領使如故。 仍請攜鹽鐵印赴鎮,上都院印,請別給賜,從之。 播至淮南,屬歲旱儉,人相啖食,課最不充,設法掊斂,比屋嗟怨。 敬宗即位,就加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司空,罷鹽鐵轉運使。 時中尉王守澄用事,播自落利權,廣求珍異,令腹心吏內結守澄,以為之助。 守澄乘閒啟奏,言播有才,上于延英言之。 諫議大夫獨孤朗、張仲方,起居郎孔敏行、柳公權、宋申錫,補闕韋仁實、劉敦儒,拾遺李景讓、薛廷老等,請開延英面奏播之奸邪,交結寵幸,復求大用。 天子沖幼,不能用其言。 自是,物議紛然不息。 明年正月,播復領鹽鐵轉運使。 播既得舊職,乃于銅鹽之內,巧為賦斂,以事月進。 名為羨餘,其實正額,務希獎擢,不恤人言。 時揚州城內官河水淺,遇旱即滯漕船。 乃奏自城南閶門西七里港開河向東,屈曲取禪智寺橋通舊官河,開鑿稍深,舟航易濟;所開長一十九里,其工役料度,不破省錢,當使方圓自備,而漕運不阻。 後政賴之。 文宗即位,就加檢校司徒。 太和元年五月,自淮南入覲,進大小銀碗三千四百枚、綾絹二十萬匹。 六月,拜尚書左仆射、同平章事,領使如故。 二年,進封太原公、太清宮使。 四年正月,患喉腫暴卒,時年七十二。 廢朝三日,贈太尉。 播出自單門,以文辭自立;踐昇華顯,鬱有能名。 而隨勢沉浮,不存士行;奸邪進取,君子恥之。 然天性勤於吏事,使務填委,胥吏盈廷取決,簿書堆案盈幾,他人若不堪勝,而播用此為適。 播子式,弟炎、起。 炎,貞元十五年登進士第,累官至太常博士,早世。 子鐸、鐐。 起,字舉之,貞元十四年擢進士第,釋褐集賢校理,登制策直言極諫科,授藍田尉。 宰相李吉甫鎮淮南,以監察充掌書記。 入朝為殿中,遷起居郎、司勛員外郎、直史館。 元和十四年,以比部郎中知制誥。 穆宗即位,拜中書舍人。 長慶元年,遷禮部侍郎。 其年,錢徽掌貢士,為朝臣請託,人以為濫。 詔起與同職白居易覆試,覆落者多。 徽貶官,起遂代徽為禮部侍郎。 掌貢二年,得士尤精。 先是,貢舉猥濫,勢門子弟,交相酬酢;寒門俊造,十棄六七。 及元稹、李紳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試之科。 及起考貢士,奏當司所選進士,據所考雜文,先送中書,令宰臣閲視可否,然後下當司放榜。 從之。 議者以為起雖避是非,失貢職也,故出為河南尹。 入為吏部侍郎。 文宗即位,加集賢學士、判院事。 以兄播為仆射輔政,不欲典選部,改兵部侍郎。 太和二年,出為陝虢觀察使、兼御史大夫。 四年,入拜尚書左丞。 居播之喪,號毀過禮,友悌尤至。 遷戶部尚書、判度支。 以西北邊備,歲有和市以給軍,勞人饋輓,奏于靈武,邠寧起營田。 六年,檢校吏部尚書、河中尹、河中晉絳節度使。 時屬蝗旱,粟價暴踴,豪門閉糴,以邀善價。 起嚴誡儲蓄之家,出粟于市,隱者致之於法,由是民獲濟焉。 七年,入為兵部尚書。 八年,檢校右仆射、襄州刺史,充山南東道節度。 江、漢水田,前政撓法,塘堰缺壞。 起下車,命從事李業行屬郡,檢視而補繕,特為水法,民無凶年。 九年,就加銀青光祿大夫。 時李訓用事,訓即起貢舉門生也,欲援起為相。 八月,詔拜兵部侍郎,判戶部事。 其冬,訓敗,起以儒素長者,人不以為累,但罷判戶部事。 文宗好文,尤尚古學。 鄭覃長於經義,起長於博洽,俱引翰林,講論經史。 起僻于嗜學,雖官位崇重,耽玩無篸;夙夜孜孜,殆忘寢食,書無不覽,經目靡遺。 轉兵部尚書。 以莊恪太子登儲,欲令儒者授經,乃兼太子侍讀,判太常卿,充禮儀詳定使,創造禮神九玉,奏議曰: 邦國之禮,祀為大事;珪璧之議,經有前規。 謹按《周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黃琮禮地,青珪禮東方,赤璋禮南方,白琥禮西方,黑璜禮北方。 」又云:「四圭有邸以祀天」,「兩圭有邸以祀地」,「圭璧以祀日月星辰」。 凡此九器,皆祀神之玉也。 又云:「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鄭玄云:「禋,煙也,為玉幣,祭訖燔之,而升煙以報陽也。 」今與《開元禮》義同,此則焚玉之驗也。 又《周禮》:「掌國之玉鎮大寶器,若大祭,既事而藏之。 」此則收玉之證也。 梁代崔靈恩撰《三禮義宗》云:「凡祭天神,各有二玉:一以禮神,一則燔之。 禮神者,訖事卻收;祀神者,與牲俱燎。 」則靈恩之義,合于《禮經》。 今國家郊天祀地,祀神之玉常用;守經據古,禮神之玉則無。 臣等請下有司,精求良玉,創造蒼璧、黃琮等九器,祭訖則藏之。 其燎玉即依常制。 從之。 為太子廣《五運圖》及《文場秀句》等獻之。 三年,以本官充翰林侍講學士。 莊恪太子薨,詔起為哀冊文,辭情婉麗。 四年,遷太子少師,判兵部事,侍講如故。 以其家貧,特詔每月割仙韶院月料錢三百千添給。 起富於文學,而理家無法,俸料入門,即為仆妾所有。 帝以師友之恩,特加周給。 議者以與伶官分給,可為恥之。 武宗即位,八月,充山陵鹵簿使。 樞密使劉弘逸、薛季稜懼誅,欲因山陵兵士謀廢立。 起與山陵使知其謀,密奏,皆伏誅。 尋檢校左仆射、東都留守,判東都尚書省事。 會昌元年,征拜吏部尚書,判太常卿事。 三年,權知禮部貢舉。 明年,正拜左仆射,復知貢舉。 第31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3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