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容以諷諭太切,改太常少卿。 元和初,遷刑部侍郎、尚書右丞。 四年,拜京兆尹,賜紫。 神策吏李昱假貸長安富人錢八千貫,滿三歲不償。 孟容遣吏收捕械繫,剋日命還之,曰:「不及期當死。 」自興元已後,禁軍有功,又中貴之尤有渥恩者,方得護軍。 故軍士日益縱橫,府縣不能制。 孟容剛正不懼,以法繩之,一軍盡驚,冤訴于上。 立命中使宣旨,令送本軍,孟容系之不遣。 中使再至,乃執奏曰:「臣誠知不奉詔當誅,然臣職司輦轂,合為陛下彈抑豪強。 錢未盡輸,昱不可得。 」上以其守正,許之。 自此豪右斂跡,威望大震。 改兵部侍郎。 俄以本官權知禮部貢舉,頗抑浮華,選擇才藝。 出為河南尹,亦有威名。 俄知禮部選事,征拜吏部侍郎。 會十年六月,盜殺宰相武元衡,並傷議臣裴度。 時淮夷逆命,凶威方熾,王師問罪,未有成功。 言事者繼上章疏請罷兵。 是時盜賊竊發,人情甚惑,獨孟容詣中書雪涕而言曰:「昔漢廷有一汲黯,奸臣尚為寢謀。 今主上英明,朝廷未有過失,而狂賊敢爾無狀,寧謂國無人乎?然轉禍為福,此其時也。 莫若上聞,起裴中丞為相,令主兵柄,大索賊黨,窮其奸源。 」後數日,度果為相,而下詔行誅。 時孟容議論人物,有大臣風彩。 由太常卿為尚書左丞,奉詔宣慰汴宋陳許河陽行營諸軍,俄拜東都留守。 元和十三年四月卒,年七十六,贈太子少保,謚曰憲。 孟容方勁,富有文學。 其折衷禮法,考詳訓典,甚堅正,論者稱焉。 而又好推轂,樂善拔士,士多歸之。 呂元膺,字景夫,鄆州東平人。 曾祖紹宗,右拾遺。 祖霈,殿中侍御史。 父長卿,右衛倉曹參軍,以元膺贈秘書監。 元膺質度瑰偉,有公侯之器。 建中初,策賢良對問第,授同州安邑尉。 同州刺史侯鐈聞其名,闢為長春宮判官。 屬浦賊侵軼,鐈失所,元膺遂潛跡不務進取。 貞元初,論惟明節制渭北,延在賓席,自是名達于朝廷。 惟明卒,王棲曜代領其鎮。 德宗俾棲曜留署使職,咨以軍政。 累轉殿中侍御史,徵入,真拜本官,轉侍御史。 丁繼母憂,服闋,除右司員外郎。 出為蘄州刺史,頗著恩信。 嘗歲終閲郡獄囚,囚有自告者曰:「某有父母在,明日元正不得相見。 」因泣下。 元膺憫焉,盡脫其械縱之,與為期。 守吏曰:「賊不可縱。 」元膺曰:「吾以忠信待之。 」及期,無後到者。 由是群盜感義,相引而去。 元和初,征拜右司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遷諫議大夫、給事中。 規諫駁議,大舉其職。 及鎮州王承宗之叛,憲宗將以吐突丞璀為招討處置使。 元膺與給事中穆質、孟簡,兵部侍郎許孟容等八人抗論不可,且曰:「承璀雖貴寵,然內臣也。 若為帥總兵,恐不為諸將所伏。 」指諭明切,憲宗納之,為改使號,然猶專戎柄,無功而還。 出為同州刺史,及中謝,上問時政得失,元膺論奏,辭氣激切,上嘉之。 翌日謂宰相曰:「元膺有讜言直氣,宜留在左右,使言得失,卿等以為何如?」李籓、裴垍賀曰:「陛下納諫,超冠百王,乃宗社無疆之休。 臣等不能廣求端士,又不能數進忠言,孤負聖心,合當罪戾。 請留元膺給事左右。 」尋兼皇太子侍讀,賜以金紫。 尋拜御史中丞。 未幾,除鄂岳觀察使,入為尚書左丞。 度支使潘孟陽與太府卿王遂迭相奏論,孟陽除散騎常侍,遂為鄧州刺史,皆假以美詞。 元膺封還詔書,請明示枉直。 江西觀察使裴堪奏虔州刺史李將順臓狀,朝廷不覆按,遽貶將順道州司戶。 元膺曰:「廉使奏刺史臓罪,不覆檢即謫去,縱堪之詞足信,亦不可為天下法。 」又封詔書,請發御史按問,宰臣不能奪。 代權德輿為東都留守、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都畿防禦使。 舊例,留守賜旗甲,與方鎮同。 及元膺受任不賜,朝論以淮西用兵,特用元膺守洛,不宜削其儀制,以沮威望,諫官論列,援華、汝、壽三州例。 上曰:「此數處並宜不賜。 」留守不賜旗甲,自元膺始。 十年七月,鄆州李師道留邸伏甲謀亂。 初,師道于東都置邸院,兵諜雜以往來,吏不敢辨。 因吳元濟北犯,郊畿多警,防禦兵盡戍伊闕。 師道伏甲百餘于邸院,將焚宮室而肆殺掠。 已烹牛饗眾,明日將出。 會小將李再興告變,元膺追兵伊闕,圍之,半月無敢進攻者。 防禦判官王茂元殺一人而後進。 或有毀其墉而入者,賊眾突出,圍兵奔駭。 賊乃團結,以其孥偕行。 出長夏門,轉掠郊墅,奪牛馬,東濟伊水,望山而去。 元膺誡境上兵重購以捕之。 數月,有山棚賣鹿于市。 賊過,山棚乃召集其黨,引官兵圍于谷中,盡獲之。 窮理其魁,乃中嶽寺僧圓淨,年八十餘,嘗為史思明將,偉悍過人。 初執之,使折其脛,錘之不折。 圓淨罵曰:「腳猶不解折,乃稱健兒乎!」自置其足教折之。 臨刑嘆曰:「誤我事,不得使洛城流血!」死者凡數十人。 留守防禦將二人,都亭驛卒五人,甘水驛卒三人,皆潛受其職署而為之耳目,自始謀及將敗無知者。 初,師道多買田于伊闕、陸渾之間,凡十餘處,故以舍山棚而衣食之。 有訾嘉珍、門察者,潛部分之,以屬圓淨。 以師道錢千萬偽理佛寺,期以嘉珍竊發時舉火於山中,集二縣山棚人作亂。 及窮按之,嘉珍、門察皆稱害武元衡者。 元膺以聞,送之上都,賞告變人楊進、李再興錦彩三百匹、宅一區,授之郎將。 無膺因請募山河子弟以衛宮城,從之。 盜發之日,都城震恐,留守兵寡弱,不可倚,而元膺坐皇城門,指使部分,氣意自若,以故居人帖然。 數年,改河中尹,充河中節度等使。 時方鎮多事姑息,元膺獨以堅正自處,監軍使洎往來中貴,無不敬憚。 入拜吏部侍郎,因疾固讓,改太子賓客。 元和十五年二月卒,年七十二,贈吏部尚書。 元膺學識深遠,處事得體,正色立朝,有台輔之望。 初游京師時,故相齊映謂人曰:「吾不及識婁、郝,殆斯人之類乎!」其業官行己,始終無缺雲。 劉棲楚,出於寒微,為吏鎮州,王承宗甚奇之。 後有薦于李逢吉,自鄧掾擢為拾遺。 性果敢。 逢吉以為鷹犬之用,欲中傷裴度及殺李紳。 第28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2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