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稷,歷官鴻臚少卿。 鍔在籓鎮,稷嘗留京師,以家財奉權要,視官高下以進賂,不待白其父而行之。 廣治第宅,嘗奏請藉坊以益之,作復垣洞穴,實金錢于其中。 貴官清品,溺其賞宴而游,不憚清議。 及父卒,為奴所告稷換鍔遺表,隱沒所進錢物。 上令鞫其奴于內仗,又發中使就東都驗責其家財。 宰臣裴度苦諫,於是罷其使而殺奴。 稷長慶二年為德州刺史,廣賫金寶仆妾以行。 節度使李全略利其貨而圖之,故致本州軍亂,殺稷,其室女為全略所虜,以妓媵處之。 稷子叔泰。 開成四年,滄州節度使劉約上言:「王稷為李全略所殺,家無遺類。 稷男叔泰,時年五歲,郡人宋忠獻匿之獲免,乃收養之,今已成長。 臣獎其義,忠獻已補職,叔泰津送以聞。 」文宗詔曰:「王鍔累朝宣力,王稷一旦捐軀,須錄孤遺,微申憫念。 王叔泰委吏部與九品官,令奉祭。 」 閻巨源,貞元十九年以勝州刺史攝振武行軍司馬。 屬希朝入覲,遂代為節度。 以材力進,無他智能。 初不知書而好文,其言輒乖誤,時人多摭其談說以為戲,然以寬厚為將卒所懷。 後為邠寧節度使、檢校左仆射。 元和九年卒。 孟元陽,起於陳許軍中,理戎整肅,勤事,善部署。 曲環之為節度,元陽已為大將,環使董作西華屯。 元陽盛夏芒戺立稻田中,須役者退而後就舍,故其田歲無不稔,軍中足食。 環卒,吳少誠寇許州,元陽城守;外無救兵,攻圍甚急,而終不能傅其城,賊乃罷兵。 韓全義五樓之敗,諸軍多私歸,元陽及神策都將蘇元策、宣州都將王干各率部留軍溵水,破賊二千餘人。 兵罷,加御史大夫。 元和初,拜河陽節度、檢校尚書。 五年,拜右仆射、昭義節度,入為右羽林統軍,封趙國公。 俄拜左金吾大將軍,復除統軍。 元和九年卒,贈揚州大都督。 趙昌,字洪祚,天水人。 祖不器,父居貞,皆有名于時。 李承昭為昭義節度,闢昌在幕府。 貞元七年,為虔州刺史。 屬安南都護為夷獠所逐,拜安南都護,夷人率化。 十年,因屋壞傷脛,懇疏乞還,以檢校兵部郎中裴泰代之,入拜國子祭酒。 及泰為首領所逐,德宗詔昌問狀。 昌時年七十二,而精健如少年者,德宗奇之,覆命為都護,南人相賀。 憲宗即位,加檢校工部尚書,尋轉戶部尚書,充嶺南節度。 元和三年,遷鎮荊南,征為太子賓客。 及得見,拜工部尚書、兼大理卿。 歲余,讓卿守本官。 六年,除華州刺史,辭于麟德殿。 時年八十餘,趨拜輕捷,召對詳明,上退而嘆異,宣宰臣密訪其頤養之道以奏焉。 在郡三年,入為太子少保。 九年卒,年八十五,贈揚州大都督,謚曰成。 史臣曰:高崇文以律貞師,勤於軍政,戎麾指蜀,遽立奇功,可謂近朝之良將也。 伊慎、硃忠亮、劉昌裔、范希朝、閻巨源、孟元陽、趙昌等,各立功立事,亦一時之名臣。 王鍔明可照奸,忠能奉主,此乃垂名于後也。 至若竹頭木屑,曾無棄遺,作事有程,儉而足用,則又士君子之為也。 如賤收貴出,務積珠金,唯利是求,多財為累,則與夫清白遺子孫者遠矣!凡百在位,得不鑒之。 贊曰:崇文之功,顯于西蜀。 伊慎之忠,見乎南服。 硃、劉、范、閻,各有其目。 元陽、趙昌,不無遺躅。 惟彼太原,戰勛可錄。 累在多財,子孫不祿。 列傳第一百二 ○馬璘 郝廷玉 王棲曜 子茂元 劉昌 子士涇 李景略 張萬福 高固 郝玼 段佐 史敬奉 野詩良輔附 馬璘,扶風人也。 祖正會,右威衛將軍。 父晟,右司禦率府兵曹參軍。 璘少孤,落拓不事生業。 年二十餘,讀《馬援傳》至「大丈夫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尸而歸」,慨然嘆曰:「豈使吾祖勛業墜於地乎!」開元末,杖劍從戎,自效于安西。 以前後奇功,累遷至左金吾衛將軍同正。 至德初,王室多難,璘統甲士三千,自二庭赴于鳳翔。 肅宗奇之,委以東討。 殄寇陝郊,破賊河陽,皆立殊效。 嘗從李光弼攻賊洛陽,史朝義自領精卒,拒王師于北邙,營壘如山,旌甲耀日,諸將愕眙不敢動。 璘獨率所部橫戈而出,入賊陣者數四,賊因披靡潰去。 副元帥李光弼壯之,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見以少擊眾,有雄捷如馬將軍者。 」遷試太常卿。 明年,蕃賊寇邊,詔璘赴援河西。 廣德初,仆固懷恩不順,誘吐蕃入寇,代宗避狄陝州。 璘即日自河右轉鬥戎虜間,至于鳳翔。 時蕃軍雲合,鳳翔節度使孫志直方閉城自守;璘乃持滿外向,突入懸門,不解甲,背城出戰,吐蕃奔潰。 璘以勁騎追擊,俘斬數千計,血流于野,由是雄名益振。 代宗還宮,召見慰勞之,授兼御史中丞。 永泰初,拜四鎮行營節度,兼南道和蕃使,委之禁旅,俾清殘寇。 俄遷四鎮、北庭行營節度及邠寧節度使、兼御史大夫,旋加檢校工部尚書。 以犬戎浸驕,歲犯郊境,涇州最鄰戎虜,乃詔璘移鎮涇州,兼權知鳳翔隴右節度副使、涇原節度、涇州刺史,四鎮、北庭行營節度使如故。 復以鄭、滑二州隷之。 璘詞氣慷慨,以破虜為己任。 既至涇州,分建營堡,繕完戰守之具,頻破吐蕃,以其生口俘馘來獻,前後破吐蕃約三萬餘眾。 在涇州令寬而肅,人皆樂為之用。 鎮守凡八年,雖無拓境之功,而城堡獲全,虜不敢犯,加檢校右仆射。 上甚重之,遷檢校左仆射知省事,詔宰臣百僚于尚書省送上,進封扶風郡王。 璘雖生於士族,少無學術,忠而能勇,武干絶倫,艱難之中,頗立忠節,中興之猛將也。 年五十六,大曆十二年卒,德宗悼之,廢朝,贈司徒。 璘久將邊軍,屬西蕃寇擾,國家倚為屏翰。 前後賜與無算,積聚家財,不知紀極。 在京師治第舍,尤為宏侈。 天寶中,貴戚勛家,已務奢靡,而垣屋猶存制度。 然衛公李靖家廟,已為嬖臣楊氏馬廄矣。 及安、史大亂之後,法度隳弛,內臣戎帥,競務奢豪,亭館第舍,力窮乃止,時謂「木妖」。 璘之第,經始中堂,費錢二十萬貫,他室降等無幾。 及璘卒於軍,子弟護喪歸京師,士庶觀其中堂,或假稱故吏,爭往赴弔者數十百人。 德宗在東宮,宿聞其事;及踐祚,條舉格令,第捨不得逾制,仍詔毀璘中堂及內官劉忠翼之第;璘之家園,進屬官司。 自後公卿賜宴,多於璘之山池。 子弟無行,家財尋盡。 第2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2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