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曰:聖哲之君,慎名與器。 不軌之臣,得寵則戾。 董怨而族,吳悖而菹。 好亂樂禍,可監前車。 列傳第九十六 ○薛播 鮑防 李自良 李說 嚴綬 蕭昕 杜亞 王緯 李若初 于頎盧徵楊憑 鄭元 杜兼 裴玢 薛伾 薛播,河中寶鼎人,中書舍人文思曾孫也。 父元暉,什邡令,以播贈工部郎中。 播,天寶中舉進士,補校書郎,累授萬年縣丞、武功令、殿中侍御史、刑部員外郎、萬年令。 播溫敏,善與人交,李棲筠、常袞、崔祐甫皆引擢之。 及祐甫輔政,用為中書舍人。 出汝州刺史,以公事貶泉州刺史。 尋除晉州刺史,河南尹,遷尚書左丞,轉禮部侍郎。 遇疾,貞元三年卒,贈禮部尚書。 初,播伯父元曖終於隰城丞,其妻濟南林氏,丹陽太守洋之妹,有母儀令德,博涉《五經》,善屬文,所為篇章,時人多諷詠之。 元曖卒後,其子彥輔、彥國、彥偉、彥雲及播兄據、扌並早孤幼,悉為林氏所訓導,以至成立,咸致文學之名。 開元、天寶中二十年間,彥輔、據等七人並舉進士,連中科名,衣冠榮之。 鮑防,襄州人。 幼孤貧,篤志好學,善屬文。 天寶末舉進士,為漸東觀察使薛兼訓從事,累至殿中侍御史。 入為職方員外郎,改太原少尹,正拜節度使。 入為御史大夫,歷福建、江西觀察使,征拜左散騎常侍。 扈從奉天,除禮部侍郎,尋遷工部尚書致仕。 防歷洪、福、京兆,皆有政聲,唯總戎非所宜,而謬執兵柄。 以太原革車胡騎雄雜,而回鶻深入寇,防出拒戰,為虜所敗。 為禮部侍郎時,嘗遇知雜侍御史竇參于通衢,導騎不時引避,僕人為參所鞭;及參秉政,遽令致仕。 防謂親友曰:「吾與蕭昕之子齒,而與昕同日懸車,非朽邁之致,以余忿見廢。 」防文學舊人,歷職中外,不因罪戾,而為俗吏所擯,竟以憤終。 眾頗憫防而咎參,故參之敗不旋踵,非不幸也。 李自良,兗州泗水人。 初,祿山之亂,自良從兗鄆節度使能元皓,以戰功累授右衛率。 後從袁傪討袁晁陳莊賊,積功至試殿中監,隷浙江東道節度使薛兼訓。 兼訓移鎮太原,自良從行,授河東軍節度押衙。 兼訓卒,鮑防代,又事防為牙將。 會回鶻入寇,防令大將焦伯瑜、杜榮國將兵擊之。 自良謂防曰:「回鶻遠來求戰,未可與爭鋒。 但于歸路築二壘,以兵守之,堅壁不動,虜求戰不得,師老自旋。 俟其返昪,即乘之,縱不甚捷,虜必狼狽矣。 二壘厄其歸路,策之上也。 」防不從,促伯瑜等逆戰,遇虜于百井。 伯瑜等大敗而還,由是稍知名。 馬燧代防為帥,署奏自良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仍為軍候。 自良勤恪有謀,燧深委信之。 建中年,田悅叛,燧與抱真東討;自良常為河東大將,摧鋒陷陣,破田悅。 及討李懷光于河中,自良專河東軍都將,前後戰績居多。 燧之立功名,由自良協輔之力也。 貞元三年,從燧入朝,罷燧兵權,德宗欲以自良代燧。 自良懇辭事燧久,不欲代為軍帥,物議多之,乃授右龍武大將軍。 德宗以河東密邇胡戎,難於擇帥,翌日,自良謝,上謂之曰:「卿于馬燧存軍中事分,誠為得禮,然北門之寄,無易於卿。 」即日拜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支度營田觀察使。 在鎮九年,以簡儉守職,軍民胥悅。 雖出身戎伍,動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 十一年五月,卒於軍,年六十三,上甚嗟惜之,廢朝一日,贈左仆射,賻布帛米粟有差。 李說,淮安王神通之裔也。 父遇,天寶中為御史中丞。 說以門廕歷仕,累佐使幕。 馬燧為河陽三城、太原節度,皆闢為從事。 累轉御史郎官,御史中丞,太原少尹,出為汾州刺史。 節度使李自良復奏為太原少尹、檢校庶子、兼中丞。 貞元十一年五月,自良病,凡六日而卒。 匿喪,陽言病甚,數日發喪。 先是,都虞候張瑤久在軍,素得士心,嘗請假遷葬,自良未許。 至是,說與監軍王定遠謀,乃給瑤假,以大將毛朝陽代瑤,然後遣使告自良病。 中使第五國珍自雲、朔使還,過太原,聞自良病,中使遲留信宿。 自良卒,國珍急馳至京,先說使至。 乃下制以通王領河東節度大使,以說為行軍司馬,充節度留後、北都副留守;仍令國珍賫說官告及軍府將吏部內刺史等敕書三十餘通往太原宣賜,軍中始定。 定遠恃立說之功,頗恣縱橫,軍政皆自專決,仍請賜印。 監軍有印,自定遠始也。 定遠既得印,益暴,將吏輒自補授,說浸不歡,遂成嫌隙。 是歲七月,定遠署虞候田宏為列將,以代彭令茵。 令茵不伏,揚言曰:「超補列將,非功不可,宏有何功,敢代予任!」定遠聞而含怒,召令茵斬之,埋于馬糞之中。 家人請屍,不與,三軍皆怨。 說具以事聞。 德宗以定遠有奉天扈從之功,恕死停任。 制未至,定遠怒說奏聞,趨府謀殺說,升堂未坐,抽刀刺說,說走而獲免。 定遠馳至府門,召集將吏,于箱中陳敕牒官告二十餘軸,示諸將曰:「有敕,令李景略知留後,遣說赴京,公等皆有恩命。 」指箱中示之,諸將方拜抃,大將馬良輔呼而麾眾曰:「箱中皆監軍舊官告,非恩命也,不可受,但備急變爾。 」定遠知事敗,走登乾陽樓,召其部下將卒,多不之應。 比夜,定遠墜城下槎枿,傷而不死。 尋有詔削奪,長流崖州。 大將高迪等同其謀,說皆斬之。 尋正拜河東節度使,檢校禮部尚書。 說在鎮六年,初勤心吏職,後遇疾,言語行步蹇澀,不能錄軍府之政,悉監軍主之。 又為孔目吏宋季等欺誑,軍政事多隳紊,如此累年。 十六年十月卒,年六十一,廢朝一日,贈左仆射。 是月,制以河東節度行軍司馬鄭儋檢校工部尚書,兼太原尹、御史大夫、河東節度度支營田觀察等使、北都留守,在任不期年而卒。 嚴綬,蜀人。 曾祖方約,利州司功。 祖挹之,符離尉。 父丹,殿中侍御史。 綬,大曆中登進士第,累佐使府。 貞元中,由侍御史充宣翕團練副使,深為其使劉贊委遇,政事多所咨訪。 十二年,贊卒,綬掌宣歙留務,傾府藏以進獻,由是有恩,召為尚書刑部員外郎。 天下賓佐進獻,自綬始也。 第25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2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