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昭,本名升雲。 幼有志氣,好儒書,以父廕累官至檢校工部尚書。 貞元七年,孝忠卒,德宗以邕王諒為義武軍節度大使、易定觀察使;以升雲為定州刺史,起複左金吾衛大將軍,充節度觀察留後,仍賜名茂昭。 九年正月,授節度使,累遷檢校仆射、司空。 二十年十月,入朝,累陳奏河北及西北邊事,詞情忠切,德示聳聽,嘆曰:「恨見卿之晚!」錫宴于麟德殿,賜良馬、甲第、器用、珍幣甚厚,仍以其第三男克禮尚晉康郡主。 德宗方欲委之以邊任,明年晏駕,茂昭入臨于太極殿,每朝晡預列,聲哀氣咽,人皆獎其忠懇。 順宗聽政,加中書門下平章事,且令還鎮,賜女樂二人,三表辭讓。 及中使押犢車至第,茂昭立謂中使曰:「女樂出自禁中,非臣下所宜目睹。 昔汾陽、咸寧、西平、北平嘗受此賜,不讓為宜。 茂昭無四賢之功,述職入覲,人臣常禮,奈何當此寵賜!後有立功之臣,陛下何以加賞?」順宗聞之,深加禮異,允其所讓。 又錫安仁裡第,亦固讓不受。 元和二年,又請入覲,五上章懇切,憲宗許之。 冬十月,至京師,留數月,詔令歸鎮。 茂昭願奉朝請于闕下,不許;加太子太保,復令還鎮。 四年,王承宗叛,詔河東、河中、振武三鎮之師,合義武軍,為恆州北道招討。 茂昭創廩廄,開道路,以待西軍。 屬正月望夜,軍吏請曰:「舊例,上元前後三夜,不止行人,不閉裡門。 今外道軍戎方集,請如軍令。 」茂昭曰:「三鎮兵馬,官軍也,安得言外道!放燈一如常歲。 」使長男克讓與諸軍分道併進。 克讓渡木刀溝,與賊接戰屢勝。 茂昭親擐甲冑,為諸軍前鋒,累獻戎捷,幾覆承宗。 會朝廷洗雪承宗,乃詔班師,加檢校太尉,兼太子太傅。 自安、史之亂,兩河籓帥多阻命自固,父死子代,唯茂昭表請舉族還朝。 鄰籓累遣遊客間說,茂昭志意堅決,拜表求代者數四。 上乃命左庶子任迪簡為其行軍司馬,乘驛赴之。 以兩郡之簿書、管鑰、符印付迪簡,遣其妻季氏、男克讓、克恭等先就路。 將行,誡之曰:「吾使爾曹侍親出易者,庶後之子孫不為風俗所染,則吾無恨矣!」時五年冬也。 行及晉州,拜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充河中晉絳慈隰等州節度觀察等使。 十二月十二日,至京師。 故事雙日不坐,是日特開延英殿對茂昭,五刻乃罷。 又上表請遷祖考之骨墓于京兆。 在朝兩月,未之鎮。 六年二月,疽發於首,卒,時年五十。 廢朝五日,冊贈太師,賻絹三千匹、布一千端、米粟三千碩,喪事所須官給,詔京兆尹監護,謚曰獻武。 憲宗念其忠藎,諸昆仲子侄皆居職秩,仍詔每年給絹二千匹,春秋分給。 克讓、克恭官至諸衛大將軍。 小男克勤,長慶中左武衛大將軍。 時有赦文許一子五品官,克勤以子幼,請準近例回授外甥。 狀至中書,下吏部員外郎判廢置,裴夷直斷曰:「一子官,恩在念功,貴于延賞;若無己子,許及宗男。 今張克勤自有息男,妄以外甥奏請,移於他族,知是何人!儻涉賣官,實為亂法。 雖援近日敕例,難破著定格文,國章既在必行,宅相恐難虛授。 具狀上中書門下,克勤所請,望宜不允。 」遂為定例。 茂宗以父廕累官至光祿少卿同正。 貞元三年,許尚公主,拜銀青光祿大夫、本官駙馬都尉,以公主幼,待年十三。 屬茂宗母亡,遺表請終嘉禮。 德宗念茂昭之勛,即日授雲麾將軍,起複授左衛將軍同正、駙馬都尉。 諫官蔣乂等論曰:「自古以來,未聞有駙馬起複而尚公主者。 」上曰:「卿所言,古禮也;如今人家往往有借吉為婚嫁者,卿何苦固執?」又奏曰:「臣聞近日人家有不甚知禮教者,或女居父母服,家既貧乏,且無強近至親,即有借吉以就親者。 至于男子借吉婚娶,從古未聞,今忽令駙馬起複成禮,實恐驚駭物聽。 況公主年幼,更俟一年出降,時既未失,且合禮經。 」太常博士韋彤、裴堪曰:「伏見駙馬都尉張茂宗猶在母喪,聖恩念其亡母遺表所請,許公主出降,仍令茂宗即吉就婚者。 伏以夫婦之義,人倫大端,所以《關雎》冠于《詩》首者,王化所先也。 天屬之親,孝行為本,所以齊斬五服之重者,人道之厚也。 聖人知此二端為訓人之本,不可變也,故制婚禮,上以承宗廟,下以繼後嗣,至若墨衰奪情,事緣金革。 若使茂宗釋衰服而衣冕裳,去堊室而為親迎,雖雲輟哀借吉,是亦以凶瀆嘉。 伏願抑茂宗亡母之請,顧典章不易之義,待其終制,然後賜婚。 」德宗不納,竟以義章公主降茂宗。 自是以戚裡之親,頗承恩顧。 元和中,為閒廄使。 國家自貞觀中至于麟德,國馬四十萬匹在河、隴間。 開元中尚有二十七萬,雜以牛羊雜畜,不啻百萬,置八使四十八監,占隴右、金城、平涼、天水四郡,幅員千里,自長安至隴右,置七馬坊,為會計都領。 岐、隴間善水草及腴田,皆屬七馬坊。 至麟德以後,西戎陷隴右,國馬盡散,監牧使與七馬坊名額盡廢,其地利因歸於閒廄使。 寶應中,鳳翔節度使請以監牧賦給貧民為業,土著相承,十數年矣。 又有別敕賜諸寺觀凡千餘頃。 及茂宗掌閒廄,與中尉吐突承璀善,遂恃恩舉舊事,並以監牧地租歸閒廄司。 茂宗又奏麟游縣有岐陽馬坊,按舊圖地方三百四十頃,制下閒廄司檢計。 百姓紛紜論訴,節度使李惟簡具事上聞,詔監察御史孫革往按問之。 革還奏曰:「天興縣東五里有隋故岐陽馬坊,地在其側,蓋因監為名,與今岐陽所指百姓侵佔處不相接,皆有明驗。 」茂宗怒,恃有中助,誣革所奏不實。 又令侍御史范傳式覆按,乃附茂宗,盡翻前奏,遂奪居人田業,皆屬閒廄,乃罷革官。 長慶初,岐人論訴不已,詔御史按驗明白,乃復以其地還百姓,貶傳式官。 茂宗俄授左金吾衛大將軍。 長慶二年,檢校工部尚書,兼兗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兗海沂節度等使,加檢校兵部尚書。 太和五年,入為左津吾衛大將軍,充左衛使,轉左龍武統軍卒。 茂和,元和中為左武衛將軍。 裴度為淮西行營處置,用兵討吳元濟,建牙赴行營,奏用茂和為都押衙。 茂和嘗以膽氣才略自讚于相府,故度奏用之。 茂和慮度無功,淮、蔡不可平,乃辭之以疾。 度怒甚,奏請斬茂和以勵行者。 憲宗曰:「予以其家門忠順,為卿遠貶。 」後復用為諸衛將軍,卒。 第23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2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