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齡,奸宄用事,天下嫉之如仇。 以得幸于天子,無敢言者。 贄獨以身當之,屢于延英面陳其不可,累上疏極言其弊。 延齡日加譖毀。 十年十二月,除太子賓客,罷知政事。 贄性畏慎,及策免私居,朝謁之外,不通賓客,無所過從。 十一年春,旱,邊軍芻粟不給,具事論訴;延齡言贄與張滂、李充等搖動軍情,語在《延齡傳》。 德宗怒,將誅贄等四人,會諫議大夫陽城等極言論奏,乃貶贄為忠州別駕。 贄初入翰林,特承德宗異顧,歌詩戲狎,朝夕陪游。 及出居艱阻之中,雖有宰臣,而謀猷參決,多出於贄,故當時目為「內相」。 從幸山南,道途艱險,扈從不及,與帝相失,一夕不至,上喻軍士曰:「得贄者賞千金。 」翌日贄謁見,上喜形顏色,其寵待如此。 既與二吳不協,漸加浸潤,恩禮稍薄;及通玄敗,上知誣枉,遂復見用。 贄以受人主殊遇,不敢愛身,事有不可,極言無隱。 朋友規之,以為太峻,贄曰:「吾上不負天子,下不負吾所學,不恤其他。 」精於吏事,斟酌決斷,不失錙銖。 嘗以「詞詔所出,中書舍人之職,軍興之際,促迫應務,權令學士代之;朝野乂寧,合歸職分,其命將相制詔,卻付中書行譴。 」又言「學士私臣,玄宗初令待詔,止於唱和文章而已」。 物議是之。 德宗以贄指斥通微、通玄,故不可其奏。 贄在忠州十年,常閉關靜處,人不識其面,復避謗,不著書。 家居瘴鄉,人多癘疫,乃抄撮方書,為《陸氏集驗方》五十捲,行于代。 初,贄秉政,貶駕部員外郎李吉甫為明州長史,量移忠州刺史。 贄在忠州,與吉甫相遇,昆弟、門人咸為贄憂,而吉甫忻然厚禮,都不銜前事,以宰相禮事之,猶恐其未信不安,日與贄相狎,若平生交契者。 贄初猶慚懼,後乃深交。 時論以吉甫為長者。 後有薛延者,代吉甫為刺史,延朝辭日,德宗令宣旨慰安。 而韋皋累上表請以贄代己。 順宗即位,與陽城、鄭餘慶同詔征還。 詔未至而贄卒,時年五十二,贈兵部尚書,謚曰宣。 子簡禮,登進士第,累闢使府。 史臣曰:近代論陸宣公,比漢之賈誼,而高邁之行,剛正之節,經國成務之要,激切仗義之心,初蒙天子重知,末涂淪躓,皆相類也。 而誼止中大夫,贄及台鉉,不為不遇矣。 昔公孫鞅挾三策說秦王,淳于髡以隱語見齊君,從古以還,正言不易。 昔周昭戒急論議,正為此也。 贄居珥筆之列,調飪之地,欲以片心除眾弊,獨手遏群邪,君上不亮其誠,群小共攻其短,欲無放逐,其可得乎!《詩》稱「其維哲人,告之話言」,又有「誨爾」、「聽我」之恨,此皆賢人君子,嘆言不見用也。 故堯咨禹拜,千載一時,攜手提耳,豈容易哉! 贊曰:良臣悟主,我有嘉猷。 多僻之君,為善不周。 忠言救失,啟沃曰讎。 勿貽天問,蒼昊悠悠。 列傳第九十 ○韋皋 劉闢附 張建封 盧群 韋皋,字城武,京兆人。 大曆初,以建陵輓郎調補華州參軍,累授使府監察御史。 宰相張鎰出為鳳翊隴右節度使,奏皋為營田判官,得殿中侍御史,權知隴州行營留後事。 建中四年,涇師犯闕,德宗幸奉天,鳳翔兵馬使李楚琳殺張鎰,以府城叛歸於硃泚,隴州刺史郝通奔于楚琳。 先是,硃泚自范陽入朝,以甲士自隨;後泚為鳳翔節度使,既罷,留范陽五百人戍隴州,而泚舊將牛雲光督之。 時泚既以逆徒圍奉天,雲光因稱疾,請皋為帥,將謀亂,擒皋以赴泚。 皋將翟曄伺知之,白皋為備;雲光知事泄,遂率其兵以奔泚。 行及汧陽,遇泚家僮蘇玉將使于皋所,蘇玉謂雲光曰:「太尉已登寶位,使我持詔以韋皋為御史中丞,君可以兵歸隴州。 皋若承命,即為吾人;如不受詔,彼書生,可以圖之,事無不濟矣。 」乃反昪疾趨隴州。 皋迎勞之,先納蘇玉,受其偽命,乃問雲光曰:「始不告而去,今又來,何也?」雲光曰:「前未知公心,故潛去;知公有新命,今乃復還。 願與公戮力定功,同其生死。 」皋曰:「善。 」又謂雲光曰:「大使苟不懷詐,請納器甲,使城中無所危疑,乃可入。 」雲光以書生待皋,且以為信然,乃盡付弓矢戈甲。 皋既受之,乃內其兵。 明日,皋犒宴蘇玉、雲光之卒於郡舍,伏甲于兩廊。 酒既行,伏發,盡誅之,斬雲光、蘇玉首以徇。 泚又使家僮劉海廣以皋為鳳翔節度使,皋斬海廣及從者三人,生一人,使報泚。 於是詔以皋為御史大夫、隴州刺史,置奉義軍節度以旌之。 皋遣從兄平及弇繼入奉天城,城中聞皋有備,士氣增倍。 皋乃築壇于廷,血牲與將士等盟曰:「上天不吊,國家多難,逆臣乘間,盜據宮闈。 而李楚琳亦扇兇徒,傾陷城邑,酷虐所加,爰及本使,既不事上,安能恤下。 皋是用激心憤氣,不遑底寧,誓與群公,竭誠王室。 凡我同盟,一心協力,仗順除凶,先祖之靈,必當幽贊。 言誠則志合,義感則心齊;粉骨糜軀,決無所顧。 有渝此志,明神殛之,迨于子孫,亦罔遺類。 皇天后土,當兆斯言。 」又遣使入吐蕃求援。 十一月,加檢校禮部尚書。 興元元年,德宗還京,征為左金吾衛將軍,尋遷大將軍。 貞元元年,拜檢校戶部尚書,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劍南西川節度使,代張延賞。 皋以雲南蠻眾數十萬,與吐蕃和好,蕃人入寇,必以蠻為前鋒。 四年,皋遣判官崔佐時入南詔蠻,說令向化,以離吐蕃之助。 佐時至蠻國羊咀咩城,其王異牟尋忻然接遇,請絶吐蕃,遣使朝貢。 其年,遣東蠻鬼主驃傍、苴夢沖、苴烏等相率入朝。 南蠻自巂州陷沒,臣屬吐蕃,絶朝貢者二十餘年,至是復通。 第2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2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