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偃,少負俊才,鋭于進取,為當涂者所抑,形於言色。 大曆末,為都官員外郎。 時劍南東川觀察使李叔明上言,以「佛、道二教,無益於時,請粗加澄汰。 其東川寺觀,請定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人;上觀留道士十四人,降殺以七,皆精選有道行者,余悉令返初。 蘭若、道場無名者皆廢。 」德宗曰:「叔明此奏,可為天下通制,不唯劍南一道。 」下尚書集議。 偃獻議曰: 王者之政,變人心為上,因人心次之,不變不因,循常守固者為下。 故非有獨見之明,不能行非常之事。 今陛下以惟新之政,為萬代法,若不革舊風,令歸正道者,非也。 當今道士,有名無實,時俗鮮重,亂政猶輕。 唯有僧尼,頗為穢雜。 自西方之教,被于中國,去聖日遠,空門不行五濁,比丘但行粗法。 爰自後漢,至于陳、隋,僧之廢滅,其亦數乎!或至坑殺,殆無遺余。 前代帝王,豈惡僧道之善如此之深耶?蓋其亂人亦已甚矣。 且佛之立教,清淨無為,若以色見,即是邪法,開示悟入,唯有一門,所以三乘之人,比之外道。 況今出家者皆是無識下劣之流,縱其戒行高潔,在於王者,已無用矣,況是苟避征徭,于殺盜淫,無所不犯者乎!今叔明之心甚善,然臣恐其奸吏詆欺,而去者未必非,留者不必是,無益於國,不能息奸。 既不變人心,亦不因人心,強制力持,難致遠耳。 臣聞天生烝人,必將有職,遊行浮食,王制所禁。 故有才者受爵祿,不肖者出租征,此古之常道也。 今天下僧道,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廣作危言險語,以惑愚者。 一僧衣食,歲計約三萬有餘,五丁所出,不能致此。 舉一僧以計天下,其費可知。 陛下日旰憂勤,將去人害,此而不救,奚其為政?臣伏請僧道未滿五十者,每年輸絹四疋;尼及女道士未滿五十者,每年輸絹二疋;其雜色役與百姓同。 有才智者令入仕,請還俗為平人者聽。 但令就役輸課,為僧何傷。 臣竊料其所出,不下今之租賦三分之一,然則陛下之國富矣,蒼生之害除矣。 其年過五十者,請皆免之。 夫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列子曰:「不班白,不知道。 」人年五十,嗜欲巳衰,縱不出家,心已近道,況戒律檢其情性哉!臣以為此令既行,僧道規避還俗者固已太半。 其年老精修者,必盡為人師,則道、釋二教益重明矣。 議者是之,上頗善其言。 大臣以二教行之已久,列聖奉之,不宜頓擾,宜去其太甚,其議不行。 偃以才地當掌文誥,以躁求為時論所抑,鬱鬱不得志。 涇師之亂,從駕不及,匿于田家,為賊所得。 硃泚素知之,得偃甚喜,偽署中書舍人,僭號辭令,皆偃為之。 賊敗,與偽中丞崔宣、賊將杜如江、吳希光等十三人,李晟收之,俱斬于安國寺前。 史臣曰:肇分陰陽,爰有生死,修短二事,賢愚一途。 故君子遇夷險之機,不易其節;小人昧逆順之道,而陷于刑。 鴻毛泰山,斯為至論。 令言遠總師徒,首為叛逆;光晟初當委任,危輸款誠;源休雖曰士流,甚于元惡;喬琳巧辭真主,俯就偽官;蔣鎮貪祿隳節,皆曰小人。 經綸之徒,不足言爾。 贊曰:時爭逆順,命擊死生。 君子守節,小人正刑。 列傳第七十八 ○段秀實 子伯倫 顏真卿 子頵 曾孫弘式 段秀實,字成公,隴州陽人也。 祖達,左衛中郎。 父行琛,洮州司馬,以秀實贈揚州大都督。 秀實性至孝,六歲,母疾,水漿不入口七日,疾有間,然後飲食。 及長,沉厚有斷。 天寶四載,安西節度馬靈察署為別將,從討護蜜有功,授安西府別將。 七載,高仙芝代靈察,舉兵圍怛邏斯,黑衣救至,仙芝大衄,軍士相失。 夜中聞都將李嗣業之聲,因大呼責之曰:「軍敗而求免,非丈夫也。 」嗣業甚慚,遂與秀實收合散卒,復得成軍。 師還,嗣業請于仙芝,以秀實為判官,授斥候府果毅。 十二載,封常清代仙芝,討大勃律,師次賀薩勞城,戰而勝。 常清逐之,秀實進曰:「賊兵羸,餌我也,請備左右,搜其山林。 」遂殲其伏,改綏德府折衝。 肅宗即位於靈武,征安西兵節度使梁宰,宰潛懷異圖。 秀實謂嗣業曰:「豈有天子告急,臣下晏然,信浮妄之說,豈明公之意耶?」嗣業遂見宰,請發兵,從之。 乃出步騎五千,令嗣業統赴朔方,以秀實為援,累有戰功。 而秀實父歿,哀毀過禮。 嗣業既授節制,思秀實如失左右手,表請起複,為義王友,充節度判官。 安慶緒奔鄴,嗣業與諸軍圍之,安西輜重委于河內。 乃奏秀實為懷州長史,知軍州,加節度留後。 諸軍進戰于愁思岡,嗣業為流矢所中,卒於軍,眾推安西兵馬使荔非元禮代之。 秀實聞嗣業之喪,乃遺先鋒將白孝德書,令發卒護嗣業喪送河內。 秀實率將吏哭待于境,傾私財以奉葬事。 元禮多其義,奏試光祿少卿,依前節度判官。 邙山之敗,軍徙翼城,元禮為麾下所殺,將佐亦多遇害,而秀實獨以智全。 眾推白孝德為節度使,人心稍定。 又遷試光祿卿,為孝德判官。 孝德改鎮邠寧,奏秀實試太常卿、支度營田二副使。 大軍西遷,所過掠奪。 又以邠寧乏食,難於饋運,乃請軍于奉天。 是時公廩亦竭,縣吏憂恐多逃匿,群行剽盜,孝德不能禁。 秀實私曰:「使我為軍候,當不如此。 」軍司馬言之,遂以秀實為都虞候,權知奉天行營事,號令嚴一,軍府安泰,代宗聞而嗟賞久之。 兵還於邠寧,復為都虞候,尋拜涇州刺史。 第1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1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