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以四時成物,元首以股肱作輔,公台之任,鼎足相承,上以調三光,下以蒙五嶽。 允釐庶績,鎮撫四夷,體元和之氣,根貞一之德,功至大而不伐,身處高而更安。 尚父比呂望之名,為師增周公之位,盛業可久,歿而彌光。 故太尉、兼中書令、上柱國、汾陽郡王、尚父子儀,天降人傑,生知王佐,訓師如子,料敵若神。 昔天寶多難,羯胡作禍,咸秦失險,河洛為戎。 公能扶翼肅宗,載造區夏。 于國有患,勞其戡定;于邊有寇,藉其驅除。 安社稷必在於絳侯,定羌戎無逾于充國。 絳台綏四散之眾,涇陽降十萬之虜。 勛高今古,名璟夷狄,而勞乎征鎮,二紀于茲。 頃以春秋既高,疆埸多事,罷彼旌鉞,寵在台衡。 以公柱石四朝,籓翰萬里,忠貞懸于日月,寵遇冠於人臣,尊其元老,加以崇號,期壽考之永,養勛賢之德。 膏肓生疾,藥石靡攻,人之雲亡,梁木斯壞。 雖賻禮加等,輟朝增日,悼之流涕,曷可弭忘!更議追崇,名位斯極,而尊為尚父,官協太師,雖爵秩則同,而體望尤重。 斂以袞冕,旌我元臣。 聖祖園陵,所宜陪葬,式墓表文終之德,象山追去病之勛。 千載如存,九原可作,冊命之禮,有司備焉。 可贈太師,陪葬建陵。 仍令所司備禮冊命,賻絹三千匹、布三千端、米麥三千石。 舊令一品墳高丈八,而詔特加十尺。 群臣以次赴宅弔哭。 凶喪所須,並令官給。 及葬,上禦安福門臨哭送之,百僚陪位隕泣,賜謚曰忠武,配饗代宗廟庭。 子曜、旰、晞、昢、晤、曖、曙、映等八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 諸孫數十人,每群孫問安,不盡辨,頷之而已。 參佐官吏六十餘人,後位至將相,升朝秩貴位,勒其姓名于石,今在河中府。 人士榮之。 史臣裴垍曰:汾陽事上誠藎,臨下寬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處,必得士心。 前後遭罹幸臣程元振、魚朝恩譖毀百端,時方握強兵,或方臨戎敵,詔命征之,未嘗不即日應召,故讒謗不能行。 代宗幸陝時,令以數十騎覘賊,及在涇陽,又陷于胡虜重圍之中,皆以身許國,未嘗以危亡易慮,亦遇天幸,竟免患難。 田承嗣方跋扈魏州,傲狠無禮,子儀嘗遣使至,承嗣西望拜之,指其膝謂使者曰:「茲膝不屈於人若干歲矣,今為公拜。 」李靈曜據汴州,公私財賦一皆遏絶,獨子儀封幣經其境,莫敢留之,必持兵衛送。 其為豺虎所服如此。 麾下老將若李懷光輩數十人,皆王侯重貴,子儀頤指進退,如仆隷焉。 幕府之盛,近代無比。 始與李光弼齊名,雖威略不逮,而寬厚得人過之。 歲入官俸二十四萬貫,私利不在焉。 其宅在親仁裡,居其裡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居。 前後賜良田美器,名園甲館,聲色珍玩,堆積羡溢,不可勝紀。 代宗不名,呼為大臣。 天下以其身為安危者殆二十年。 校中書令考二十有四。 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欲而君子不之罪。 富貴壽考,繁衍安泰,哀榮終始,人道之盛,此無缺焉。 唯以讒怒,誣奏判官戶部郎中張譚杖殺之,物議為薄。 曜,子儀長子。 性孝友廉謹。 子儀薨,出征于外,留曜治家,少長千人,皆得其所。 諸弟爭飾池館,盛其車服,曜以儉樸自處。 累遷至太子賓客。 建中初,子儀罷兵柄,乃遍加諸子官,以曜為太子少保。 子儀曜遵遺命,四朝所賜名馬珍玩,悉皆上獻,德宗復賜之,曜乃散諸昆弟。 子儀薨後,楊炎、盧杞相次秉政,奸諂用事,尤忌勛族。 子儀之婿太仆卿趙縱、少府少監李洞清、光祿卿王宰,皆以有人告訐細過,相次貶黜。 曜家大恐,賴宰相張鎰力為庇護。 奸人幸其危懼,多論奪田宅奴婢,曜不敢訴。 德宗微知之,詔曰:「尚父子儀,有大勛力,保乂皇家,嘗誓以山河,琢之金石,十世之宥,其可忘也!其家前時與人為市,以子儀身歿,名被誣構,欲論奪之,有司無得為理。 」詔下方已。 曜居喪得禮,若儒家子,服未闋寢疾,或勸其茹蔥薤,曜竟不屬口。 建中四年三月卒,贈太子太傅。 晞,子儀第三子。 少善騎射,常從父征伐。 初以戰功授左贊善大夫,從廣平王收復兩京,晞力戰于香積寺、陝西,皆出奇兵克捷,以功加銀青光祿大夫、鴻臚卿。 後河中軍亂,殺節度使李國貞、荔非元禮于絳,詔以子儀為河東關內副元帥,鎮絳州,時四方擾叛,多逐戎帥,子儀至絳,誅其元惡,其黨頗不自安,欲謀翻變。 晞知其謀,選親兵四千,伏甲以防之,常持弓警夜,不寐者凡七十日,叛將竟不敢發,以功拜殿中監。 廣德二年,仆固懷恩誘吐蕃、回紇入寇。 加晞御史中丞,領朔方軍以援邠州,與馬璘合勢,大破蕃軍。 其年冬,懷恩誘虜再寇邠州,陣于涇北,子儀令晞率步卒五千、騎軍五百,出西南掩擊之。 晞以兵寡不敵,持而不戰,及至晡晚,乘其半濟而擊之,大破獯虜,斬首五千級。 是時連戰皆捷,詔加御史大夫,子儀固讓不受。 永泰二年,檢校左散騎常侍。 大曆七年,加開府儀同三司。 十二年,丁母憂;服除,加檢校工部尚書,判秘書省事。 建中二年,丁父喪,持服京城。 硃泚構逆,遣人就第問訊,欲令掌兵,晞佯瘖,噤口不言,泚以兵脅之,晞終不語,賊知其不可用,乃止。 晞潛奔奉天,僅而獲免。 初,晞兄曜襲父代國公,實封二千戶,及曜卒,詔曰:「故尚父、太尉中書令、汾陽王,功格上玄,道光下土,積其善慶,垂裕無窮。 雖嫡長雲殂,支宗斯盛,汾陽舊邑,盍有丕承。 其男前左散騎常侍、駙馬都尉、食實封五百戶曖,夙稟義方,居忠履孝,儷崇銀榜,攄美金章,繼撫先封,允宜聽復。 曖兄檢校工部尚書、守太子賓客、趙國公晞,並弟右金吾將軍、祁國公、食實封二百五十戶曙,太子左諭德映等,並休有令名,保其先業,宜允推恩之典,以明延嗣之誠。 其實封二千戶,宜準式減半,余可分襲。 曖可襲代國公,仍通前襲三百戶;晞可二百五十戶;曙可五十戶,通前三百七十戶;映可二百三十五戶。 」尋又詔尚父子儀男晞、曖、映、曙四人所襲實封,各減五十戶,以賜郭曜男鉾、郭晤男鐇,各襲一百戶。 第15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1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