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元年五月,嚴武卒,杜濟為西川行軍司馬,權知軍府事。 時郭英干為都知兵馬使,郭嘉琳為都虞候,皆請英干兄英乂為節度使。 旰時為西山都知兵馬使,與軍眾共請大將王崇俊為節度使。 二奏俱至京師,會朝廷已除英乂,旰使因見英乂陳其事。 英乂至成都,數日,誣殺王崇俊,又召旰還成都。 英乂減將健糧賜,人心怨怒。 旰在西山聞之,大恐,乃托備吐蕃,未赴成都。 英乂怒,出兵聲言助旰討吐蕃,其實襲之也。 旰家在漢州,英乂遷之成都,通其妾媵。 旰知之,轉入深山。 英乂自率師攻旰,值天大寒,雪深數尺,英乂士馬凍死者數百人,眾心離叛。 旰遂出兵拒敵,英乂與之接戰,英乂軍大敗而還,收余兵才千人,歸成都,將卒因多逃散。 初,天寶中,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嘗建一使院,院宇甚華麗。 及玄宗幸蜀,嘗居之,因為道觀,兼寫玄宗真容,置之正室。 英乂因入觀行香,悅其竹樹,遂奏請以仲通舊院為軍營,乃移去真容自居之。 旰聞之,謂將士曰:「英乂反矣!不然,何得除毀玄宗真容而自居之?」乃率兵攻成都。 英乂出兵于城西門,令柏茂琳為前軍,郭英干為左軍,郭嘉琳為後軍,與旰戰。 茂琳等軍累敗,軍人多投旰。 旰令降將統兵與英乂轉戰,大敗之。 兵至子城,英乂單騎奔簡州,為普州刺史韓澄所殺。 時邛、劍所在起兵相攻,劍南大亂。 永泰二年二月,乃以黃門侍郎平章事杜鴻漸兼成都尹、山南西道劍南東川西川邛南等道副元帥、劍南西川節度使。 鴻漸出駱谷,有謀者曰:「相公駐車閬州,遙制劍南,數移牒述英乂過失,言旰有方略;旰腹心攝諸州刺史者皆奏正之,令旰及將校不疑怨。 然後與東川節度使張獻誠及諸賊帥合議,數出兵攻旰。 既數道連兵,未經一年,兵勢減耗,旰窮,必束身歸朝。 此上策也。 」鴻漸畏懦,計疑未決。 會旰使至,卑辭厚禮,送繒錦數千匹。 鴻漸貪其利,遂至成都,日與判官杜亞、楊炎將吏等高會縱觀,軍州政事悉委旰,乃連表聞薦。 先時,張獻誠數與旰戰,獻誠屢敗,旌節皆為旰所奪。 朝廷因鴻漸之請,加成都尹,兼西山防禦使、西川節度行軍司馬,仍賜名曰寧。 大曆二年,鴻漸歸朝,遂授寧西川節度使。 恃地險人富,乃厚斂財貨,結權貴,令弟寬留京師。 元載及諸子有所欲,寬恣與之,故寬驟歷御史知雜事、御史中丞。 寬兄審亦任郎中、諫議大夫、給事中。 寧在蜀十餘年,地險兵強,肆侈窮欲,將吏妻妾,多為所淫污,朝廷患之而不能詰。 累加尚書左仆射。 大曆十四年入朝,遷司空、平章事,兼山陵使,尋代喬琳為御史大夫、平章事。 寧以為選擇御史當出大夫,不謀及宰相,乃奏請以李衡、于結等數人為御史。 楊炎大怒,其狀遂寢。 炎又數讒毀劉晏,寧又求解之。 寧既厚結元載已久,楊炎又出自載門,寧初附炎,炎因此大怒。 其年十月,南蠻大下,與吐蕃三道合進。 一出茂州,過文川及灌口。 一出扶、文,過方維、白壩。 一出黎壩、雅,過邛、郲。 戎酋誡其眾曰:「吾要蜀川為東府,凡伎巧之工皆送邏娑,平歲賦一縑而已。 」是蠻之入,連陷郡邑,士庶奔亡山谷。 屬寧在朝,軍中無帥,德宗促寧還鎮。 炎懼寧怨己,入蜀難制,謂德宗曰:「蜀川天下奧壤,自寧擅置其中,朝廷失其外府十四年矣。 今寧來朝,尚有全師守蜀。 貨利之厚,適中奉給,貢賦所入,與無地同。 始寧與諸將等夷,獨因叛亂得位,不敢自有,以恩柔煦育,威令不行。 今雖歸之,必無功,是徒遣也;若有功,義不可奪。 則西川之奧,敗固失之,勝亦非國家所有。 陛下熟察。 」帝曰:「卿策何從?」炎曰:「請無歸寧。 今硃泚所部范陽勁兵,戍在近甸,促令與禁兵雜往,舉無不捷。 因是役得置親兵內其腹中,蜀將必不敢動。 然後換授他帥,以收其權,得千里肥饒之地,是因小禍受大福也。 」帝曰:「善」,即止寧不行。 乃髮禁兵四千、范陽兵五千,赴援東川。 出軍自江油趣白壩,與山南兵合擊,蠻兵敗走。 范陽軍又擊破于七盤,遂拔新城,戎、蠻大敗。 凡斬馘六千,生擒六百,傷者殆半,饑寒隕于崖谷者八九萬。 寧遂罷西川節度使,制授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御史大夫、京畿觀察使,兼靈州大都督、單于鎮北大都護、朔方節度等使,兼鄜坊丹延都團練觀察使。 托以重臣綏靖北邊,但令居鄜州。 雖以寧為節度,每道皆置留後,自得奏事,炎悉諷令伺寧過犯。 杜希全為靈州,王翃為振武,李建徽為鄜州,及戴休顏、杜從政、呂希倩等,皆炎署置也。 寧巡邊至夏州,刺史呂希倩與寧同力招撫黨項,歸降者甚多。 炎惡之,因奏希倩撫綏之功,才堪委任。 召歸朝,除右仆射知省事,以神武將軍時常春代之。 硃泚之亂,上卒迫行幸,百僚諸王鮮有知者。 寧後數日自賊中來,上初喜甚。 寧私謂所親曰:「聖上聰明英邁,從善如轉規,但為盧杞所惑至此爾。 」杞聞之,潛與王翃圖議陷之。 初,涇原兵作亂之夕,寧與翃及御史大夫于頎俱出延平門而西,數下馬便液,每下輒良久。 翃等促之,不敢前。 又懼賊兵追及,翃乃大聲而言曰:「已至此,不必顧望。 」至奉天,翃具以事聞。 會硃泚行反間,偽除柳渾宰相,署寧中書令。 寧朔方掌書記康湛時為盩厔尉,翃逼湛作寧遺硃泚書,使寧無以自辯,翃遂獻之。 杞因誣奏曰:「崔寧初無葵藿嚮日之心,聞于城中與硃泚堅為盟約,所以後於百闢。 今事果驗。 使凶渠外逼,奸臣內謀,則大事去矣。 」因俯伏歔欷曰:「臣備位宰相,危不能持,顛不能扶,宜當萬死,伏待斧鉞。 。 」上命左右扶起之。 既還,俄有中人引寧于幕後,二力士自後縊殺之,時年六十一。 初,將誅寧,召至朝堂,雲令江淮宣慰。 尋命翰林學士陸贄草誅寧制;贄求寧與泚書,將以狀生之。 復亂言雲,其書已失。 寧既得罪,籍沒其家,中外稱其冤,乃赦其家,歸其資產。 貞元十二年六月,寧故將、夏、綏、銀節度使韓潭奏請以新加禮部尚書恩制以雪寧之罪。 詔從之,任其家收葬。 初,寧入朝,留弟寬守成都。 瀘州楊子琳乘間以精騎數千突入成都,據城守之。 寬屢戰力屈,子琳威聲頗盛。 寧妾任氏魁偉果乾,乃出其家財十萬募勇士,信宿間得千人,設隊伍將校,手自麾兵,以逼子琳。 子琳懼,城內糧盡,乃拔城自潰。 子琳素有妖術,其夕致大雨,引舟至庭除,登之而遁。 第1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1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