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聞兵者兇器,不護己而用之。 今西域諸蕃,莫不順軌。 縱鼠竊狗盜,有戍卒鎮兵,足宣式遏之威,非降赫斯之怒。 此師之出,未見其名。 臣又聞安不忘危,理必資備。 自近及遠,強幹弱枝,是以漢實關中,徙諸豪族。 今關輔戶口,積久逋逃,承前先虛,見猶未實。 屬北虜犯塞,西戎駭邊,凡在丁壯,征行略盡。 豈宜更募驍勇,遠資荒服。 又一萬行人,詣六千餘裡,咸給遞馱,並供熟食,道次州縣,將何以供?秦、隴之西,人戶漸少,涼州已去,沙磧悠然。 遣彼居人,如何得濟?又萬人賞賜,費用極多;萬里資糧,破損尤廣。 縱令必克,其獲幾何?儻稽天誅,無乃甚損!請令計議所用所得,校其多少,即知利害。 況用者必賞,獲者未量,何要此行,頓空畿甸。 且上古之時,大同之化,不獨子子,不獨親親,何隔華戎,務均安靖。 洎皇道謝古,帝德慚皇,猶尚綏懷,不從征伐,有占風覘雨之客,無越海逾山之師。 其後漢武膺圖,志恢土宇,西通絶域,北擊匈奴。 雖廣獲珍奇,多斬首級,而中國疲耗,殆至危亡。 是以俗號昇平君稱盛德者,咸指唐堯之代,不歸漢武之年。 其要功不成者,復焉足比議?惟陛下圖之。 虔瓘竟無克獲之功。 尋遷右威衛大將軍,以疾卒。 其後,又以張嵩為安西都護以代虔瓘。 嵩身長七尺,偉姿儀。 初進士舉,常以邊任自許。 及在安西,務農重戰,安西府庫,遂為充實。 十年,轉太原尹,卒官。 俄又以黃門侍郎杜暹代嵩為安西都護。 郭知運字逢時,瓜州常樂人。 壯勇善射,頗有膽略。 初為秦州三度府果毅,以戰功累除左驍衛中郎將、瀚海軍經略使,又轉檢校伊州刺史,兼伊吾軍使。 開元二年春,副郭虔瓘破突厥于北庭,以功封介休縣公,加雲麾將軍,擢拜右武衛將軍。 其秋,吐蕃入寇隴右,掠監牧馬而去,詔知運率眾擊之。 知運與薛訥、王皎等掎角擊敗之,拜知運鄯州都督、隴右諸軍節度大使。 四年冬,突厥降戶阿悉爛、夾跌思太等率眾反叛,單于副都護張知運為賊所執,詔薛訥領兵討之。 叛賊至綏州界,詔知運領朔方兵募橫擊之,大破賊眾于黑山呼延谷,賊舍甲仗並棄張知運走。 六年,知運又率兵入討吐蕃,賊徒無備,遂掩至九曲,獲鎖及甲馬耗牛等數萬計。 知運獻捷,遂分賜京文武五品已上清官及朝集使,拜知運為兼鴻臚卿、攝御史中丞,加封太原郡公。 八年,六州胡康待賓等反,詔知運與王皎討平之,拜左武衛大將軍,授一子官,賜金銀器百事、雜彩千段。 九年,卒於軍,贈涼州都督,錫米粟五百斛、絹帛五百段,仍令中書令張說為其碑文。 知運自居西陲,甚為蕃夷所憚,其後王君亦號勇將,時人稱王、郭焉。 子英傑、英乂。 英傑官至左衛將軍。 開元二十一年,幽州長史薛楚玉遣英傑及裨將吳克勤、烏知義、羅守忠等率精騎萬人及降奚之眾以討契丹,屯兵于榆關之外;契丹首領可突干引突厥之眾拒戰于都山之下。 官軍不利,知義、守忠率麾下便道遁歸。 英傑與克勤逢賊力戰,皆沒于陣。 其下精鋭六千餘人仍與賊苦戰,賊以英傑之首示之,竟不降,盡為賊所殺。 英乂,劍南西川節度使,自有傳。 王君,瓜州常樂人也。 初,為郭知運別奏,驍勇善騎射,以戰功累除右衛副率。 及知運卒,遂代知運為河西、隴右節度使,遷右羽林軍將軍,判涼州都督事。 開元十六年冬,吐蕃大將悉諾邏率眾入寇大鬥谷,又移攻甘州,焚燒市裡而去。 君以其兵疲,整士馬以掩其後。 會大雪,賊徒凍死者甚眾,賊遂取積石軍西路而還。 君令副使馬元慶、裨將車蒙追之,不及。 君先令人潛入賊境,于歸路燒草。 番諾邏還至大非川,將息甲牧馬,而野草皆盡,馬死過半。 君襲其後,入至青海之西,時海水冰合,君與秦州都督張景順等率將士並乘冰而渡。 會悉諾邏已度大非山,輜重及疲兵尚在青海之側,君縱兵盡俘獲之,及羊馬萬數。 君以功遷右羽林軍大將軍,攝御史中丞,依舊判涼州都督,封晉昌伯。 拜其父壽為少府監,仍聽致仕。 上又嘗于廣達樓引君及妻夏氏設宴,賜以金帛。 夏氏亦有戰功,故特賞之,封為武威郡夫人。 其冬,吐蕃寇陷瓜州,執刺史田仁獻及君父壽,殺掠人戶,並取軍資及倉糧。 又進攻玉門軍及常樂縣。 仍縱僧徒使歸涼州,謂君曰:「將軍常欲以忠勇報國,今日何不一戰?」君聞父被執,登陴西向而哭,竟不敢出兵。 初,涼州界有回紇、契苾、思結、渾四部落,代為酋長,君微時往來涼府,為回紇等所輕。 及君為河西節度使,回紇等怏怏,恥在其麾下。 君以法繩之,回紇等積怨,密使人詣東都自陳枉狀。 君遽發驛奏「回紇部落難制,潛有叛謀。 」上使中使往按問之,回紇等竟不得理。 由是瀚海大都督回紇承宗長流瀼州,渾大德長流吉州,賀蘭都督契苾承明長流藤州,盧山都督思結歸國長流瓊州。 右散騎常侍李令問、特進契苾嵩以與回紇等結婚,貶令問為撫州別駕,嵩為連州別駕。 於是承宗之黨瀚海州司馬護輸糾合黨與,謀殺君,以復其怨。 會吐蕃使間道往突厥,君率精騎往肅州掩之,還至甘州南鞏幰驛,護輸伏兵突起,奪君旌節,先殺其左右宗貞,剖其心,雲是其始謀也。 君從數十人與賊力戰,自朝至晡,左右盡死。 遂殺君,馱其屍以奔吐蕃。 追及之,護輸遂棄君屍而走。 上甚痛惜之,制贈特進、荊州大都督,給靈輿遞歸京師,葬于京城之東,官供喪事。 仍令張說為其碑文,上自書石以寵異之。 吐蕃之寇瓜州也,分遣副將莽布支攻常樂縣,縣令賈師順嬰城固守。 及瓜州城陷,大將悉諾邏又盡引其眾乘勢以攻之,數日不陷。 賊中有分得漢口為妻者,其妻弟在常樂城中,悉諾邏使夜就城下詐為私見,謂師順曰:「瓜州已破,吐蕃盡眾來此,豈有拒守之理?小人妻弟在城,情有所念,明府何不早降,以全城中之眾。 」師順答曰:「漢法,降賊者九族為戮,吾受國官爵,祗可以死拒寇,豈得背恩降賊!」悉諾邏知師順不降,又攻城八日,復令前使謂師順曰:「明府既不肯降,吾眾欲還,城中豈無財物以相贈耶?」師順請脫士卒衣裳以為賂。 悉諾邏知城中無財帛,夜燒死人,收營而去,引眾毀瓜州城。 師順遽開門收器械,更修守備。 吐蕃果使精騎回襲,而巡城知有備,始去。 第9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