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皇帝弘,高宗第五子也。 永徽四年,封代王。 顯慶元年,立為皇太子,大赦改元。 弘嘗受《春秋左氏傳》于率更令郭瑜,至楚子商臣之事,廢卷而嘆曰:「此事臣子所不忍聞,經籍聖人垂訓,何故書此?」瑜對曰:「孔子修《春秋》,義薦褒貶,故善惡必書。 褒善以示代,貶惡以誡後,故使商臣之惡,顯于千載。 」太子曰:「非唯口不可道,故亦耳不忍聞,請改讀余書。 」瑜再拜賀曰:「裡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子回車。 殿下誠孝冥資,睿情天發,凶悖之跡,黜于視聽。 循奉德音,實深慶躍。 臣聞安上理人,莫善於禮,非禮無以事天地之神,非禮無以辨君臣之位,故先王重焉。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請停《春秋》而讀《禮記》。 」太子從之。 龍朔元年,命中書令、太子賓客許敬宗,侍中兼太子右庶子許圉師,中書侍郎上官儀,太子中舍人楊思儉等於文思殿博採古今文集,摘其英詞麗句,以類相從,勒成五百卷,名曰《瑤山玉彩》,表上之。 制賜物三萬段,敬宗已下加級、賜帛有差。 總章元年二月,親釋菜司成館,因請贈顏回太子少師,曾參太子少保,高宗並從之。 時有敕,征邊遼軍人逃亡限內不首及更有逃亡者,身並處斬,家口沒官。 太子上表諫曰:「竊聞所司以背軍之人,身久不出,家口皆擬沒官。 亦有限外出首,未經斷罪,諸州囚禁,人數至多。 或臨時遇病,不及軍伍,緣茲怖懼,遂即逃亡;或因樵採,被賊抄掠;或渡海來去,漂沒滄波;或深入賊庭,有被傷殺。 軍法嚴重,皆須相傔。 若不及傔,及不因戰亡,即同隊之人,兼合有罪。 遂有無故死失,多注為逃。 軍旅之中,不暇勘當,直據隊司通狀,將作真逃,家口令總沒官,論情實可哀愍。 《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伏願逃亡之家,免其配沒。 」制從之。 咸亨二年,駕幸東都,留太子于京師監國。 時屬大旱,關中饑乏,令取廓下兵士糧視之,見有食榆皮蓬實者,乃令家令等各給米使足。 是時戴至德、張文瓘兼左庶子,與右庶子蕭德昭同為輔弼,太子多疾病,庶政皆決於至德等。 時義陽、宣城二公主以母得罪,幽于掖庭,太子見之驚惻,遽奏請令出降。 又請以同州沙苑地分借貧人。 詔並許之。 又召詣東都,納右衛將軍裴居道女為妃。 所司奏以白雁為贄,適會苑中獲白雁,高宗喜曰:「漢獲硃雁,遂為樂府;今獲白雁,得為婚贄。 彼禮但成謡頌,此禮便首人倫,異代相望,我無慚德也。 」裴氏甚有婦禮,高宗嘗謂侍臣曰:「東宮內政,吾無憂矣。 」 上元二年,太子從幸合璧宮,尋薨,年二十四。 制曰:「皇太子弘,生知誕質,惟幾毓性。 直城趨賀,肅敬著于三朝;中寢問安,仁孝聞于四海。 自琰圭在手,沉瘵嬰身,顧惟耀掌之珍,特切鐘心之念,庶其痊復,以禪鴻名。 及腠理微和,將遜于位,而弘天資仁厚,孝心純確,既承朕命,掩欻不言,因茲感結,舊疾增甚。 億兆攸系,方崇下武之基;五福無徵,俄遷上賓之駕。 昔周文至愛,遂延慶于九齡;朕之不慈,遽永訣于千古。 天性之重,追懷哽咽,宜申往命,加以尊名。 夫謚者,行之跡也;號者,事之表也。 慈惠愛親曰『孝』,死不忘君曰『敬』,謚為孝敬皇帝。 」其年,葬于緱氏縣景山之恭陵。 制度一准天子之禮,百官從權制三十六日降服。 高宗親為制《睿德紀》,並自書之於石,樹于陵側。 初,將營築恭陵,功費鉅億,萬姓厭役,呼嗟滿道,遂亂投磚瓦而散。 太子無子,長壽中,制令楚王諱繼其後。 中宗踐祚,制祔于太廟,號曰義宗,又追贈妃裴氏為哀皇后。 景雲元年,中書令姚元之、吏部尚書宋璟奏言:「準禮,大行皇帝山陵事終,即合祔廟。 其太廟第七室,先祔皇昆義宗孝敬皇帝、哀皇后裴氏神主。 伏以義宗未登大位,崩後追尊,至神龍之初,乃特令升祔。 《春秋》之義,國君即位未踰年者,不合列昭穆。 又古者祖宗各別立廟,孝敬皇帝恭陵既在洛州,望于東都別立義宗之廟,遷祔孝敬皇帝、哀皇后神主,命有司以時享祭,則不違先旨,又協古訓,人神允穆,進退得宜。 在此神主,望入夾室安置,伏願陛下以禮斷恩。 」詔從之。 開元六年,有司上言:「孝敬皇帝今別廟將建,亨祔有期,準禮,不合更以義宗為廟號,請以本謚孝敬為廟稱。 」於是始停義宗之號。 裴居道,絳州聞喜人,隋兵部侍郎鏡民孫也。 父熙載,貞觀中為尚書左丞。 居道以女為太子妃,則天時,歷位納言、內史、太子少保,封翼國公。 載初元年春,為酷吏所陷,下獄死。 章懷太子賢,字明允,高宗第六子也。 永徽六年,封潞王。 顯慶元年,遷授岐州刺史。 其年,加雍州牧、幽州都督。 時始出閣,容止端雅,深為高宗所嗟賞。 高宗嘗謂司空李勛曰:「此兒已讀得《尚書》、《禮記》、《論語》,誦古詩賦復十餘篇,暫經領覽,遂即不忘。 我曾遣讀《論語》,至『賢賢易色』,遂再三覆誦。 我問何為如此,乃言性愛此言。 方知夙成聰敏,出自天性。 」龍朔元年,徙封沛王,加揚州都督、兼左武衛大將軍,雍州牧如故。 二年,加揚州大都督。 麟德二年,加右衛大將軍。 咸亨三年,改名德,徙封雍王,授涼州大都督,雍州牧、右衛大將軍如故,食實封一千戶。 上元元年,又依舊名賢。 上元二上,孝敬皇帝薨。 其年六月,立為皇太子,大赦天下,尋令監國。 賢處事明審,為時論所稱。 儀鳳元年,手敕褒之曰:「皇太子賢自頃監國,留心政要。 撫字之道,既盡于哀矜;刑綱所施,務存於審察。 加以聽覽餘暇,專精墳典。 往聖遺編,咸窺壺奧;先王策府,備討菁華。 好善載彰,作貞斯在,家國之寄,深副所懷。 可賜物五百段。 」賢又招集當時學者太子左庶子張大安、洗馬劉訥言、洛州司戶格希玄、學士許叔牙成玄一史藏諸周寶寧等,注范曄《後漢書》,表上之,賜物三萬段,仍以其書付秘閣。 第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