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內道者,朔入冬至,畢朒雨水,及盈秋分,畢大雪,皆以五百五十八為蝕差。 自入朒春分已後,日損六分,畢于白露。 置蝕去交前後定分,皆以蝕差減之。 但去交分不足減者,皆反以減蝕差為不蝕餘。 自入朒小滿,畢盈小暑,加時在午正前後七刻外者,皆去不蝕餘一時;三刻內,加不蝕餘一時。 朒大寒畢朒立春,交前五時外,大暑畢盈立冬,交後五時外,皆去不蝕餘一時,五時內加一時。 諸加時蝕差應減者,交後減之,交前加之。 應加者,交後加之,交前減之。 但不足減去者,蝕既。 加減入不蝕限者,或不蝕。 其月在外道者,冬至初日無蝕差。 自後日益六分,累計以為蝕差,畢于朒雨水。 自入朒春分,畢于盈白露,皆以五百二十二為蝕差。 自入盈秋分已後,日損六分,畢于大雪。 所損之餘,為蝕差。 以蝕差加去交定分,為蝕分。 以減後準,餘為不蝕分。 各置其朔蝕差,十五約之,以減一百四,餘為定法。 不蝕分餘,各如定法得一分。 餘半法已上,為半強;已下,為半弱。 減十五,餘為蝕之大分。 求日蝕所起術 日在內道: 日蝕東方三辰,虧自日上近北而斜下,月漸西北,日漸東南。 日蝕南方三辰,虧起右下,甚正北,復左下。 月在南而漸東,日在北而漸西。 日蝕西方三辰。 月漸東北,日漸西南,虧自日下近西而斜上。 日在外道:日蝕東方三辰,虧自日上近南而斜下,月漸東南,日漸西北。 日蝕南方三辰,虧起右下,甚正北,復左下。 月在南而漸東,日在北而漸西。 日蝕西方三辰。 月漸西南,日漸東北,虧自日下近南而斜上。 凡蝕十二分已上,起於正旁。 各據黃道升降,以準其體。 隨其所處,每各不同。 蝕有初末,動涉其時,隨便益損,以定虧復所在之方也。 求日月蝕虧初及復末時刻術 置朔望所蝕大分數為率。 四分已上,因增二。 五分已上,因增三。 九分已上,因增四。 十三分已上,因增五。 各為泛用刻率,副之。 以乘所入率,副之。 以乘所入變增減率,總法而一,應速增損、減加,應遲依其增減副,訖,為蝕定用刻數。 乃四乘之,十而一,以減蝕甚辰刻,為虧初。 又六乘之,十而一,加蝕甚辰刻,為復末。 依其定加時所在辰刻加減命之,各其辰、其月蝕甚初末更籌。 因其日月所入辰刻及分,依前定氣所遇夜刻更籌術,求其初末及甚時更籌。 迦葉孝威等天竺法,先依日月行遲疾度,以推入交遠近日月蝕分加時,日月蝕亦為十五分。 去交十五度、十四度、十三度,影虧不蝕法,自此已下,乃依驗蝕。 十二度十五分,蝕二分少強,以漸差降,自五度半已上,蝕既,十四分強。 若五度無餘分已下,皆蝕盡。 又用前蝕多少,以定後蝕分餘。 若既,其後蝕度及分,即加七度以為蝕度。 若望月蝕既,來月朔日雖入而不注蝕。 若蝕半已下,五分取一分;若半已上,三分取一分,以加來月朔蝕度及分。 若今歲日餘度及分,然後可驗蝕度分數多少。 又云:六月依節一蝕。 是月十五日是月蝕節,黑月儘是月蝕節,亦以吉凶之象,警告王者奉順正法,蒼生福盛,雖時應蝕,由福故也,其蝕即退。 更經六月,欲蝕之前,皆有先兆。 月欲有蝕,先月形搖振,狀若驚懼,月兔及側月色黃如有憂狀。 自常暈,月初生時,光不顯盛,或極細微。 日欲有蝕,先日形搖振,極如驚懼狀。 或光色微昧,不赫盛,或黎慘。 日月蝕先同候,光隕墜,或旦暮際有赤色起,如火燒,金銀珠玉諸寶失光。 或有闕盡如雲入日,或有黑盡入月,鳥聲細隱,烏不顯亮,雲交擾擾,光景渾亂,忽極令諸乳卒竭,月濕如汗狀,日形段裂無光,犬嗥貓叫,虹見有聲,三辰失闕,月時有缺,水赤色有膩。 十四日、十五日,闢鳥圓集者,亦是蝕之先候。 此等與中國法數稍殊,自外梗概相似也。 步五星術 見伏五十二日,晨見伏六十三日,餘、奇同終分奇。 求五星平見術 各以伏分減總實,餘以其星總率去之。 不足去者,反減其餘總率。 餘以總法約之,為日,不盡為餘奇,即所求年天正恆朔夜半後星晨夕平見日算及餘奇。 天正定朔進退日者,進減退加一日為定朔夜半後星平見日及餘奇。 其金水二星,先得夕平見,其滿見伏日及餘者去之,餘為晨平見日及餘奇。 命見日天正曆月大小,以次去之,不滿月者為入其月,命日算外,即晨夕平見所在月日及餘奇。 求後平見在月日術 各以其星終日算及餘奇,如前平見所在月日算及餘奇。 奇滿奇率,從餘。 餘滿總法,為日。 去命如前,即後平見所在月日及餘奇,其金水二星,加夕得晨,加晨得夕。 各半見餘,以同半總。 求五星常見術 各依其星平見所入恆氣,計日損益。 分滿半總為日,不滿為分,以損益所加減。 訖,餘以加減訖平見日及分,即其常見日及分。 星日初見去日度,平見入氣歷。 加減日。 損益率。 歲星初見,去日十四度。 見入冬至,畢小寒,均減六日。 自入大寒已後,日損六十七分。 見入春分初日,依平。 自後日加八十九分。 入立夏,畢小滿,均加六日。 自入芒種已後,日損八十九分。 入夏至,畢立秋,均加四日。 自入處暑已後,日損一百七十八分。 入白露,初日依平均,自後日減五十二分。 入小雪,畢大雪,均減六日。 熒惑初見,去日十七度。 見入冬至,初日減二十七日。 自後日損六百三分。 入大寒,初日依平。 自後日加四百二分。 入雨水,畢穀雨,均加二十七日。 入自立夏已後,日損一百九十八分。 入立秋,依平。 自入處暑已後,日減一百九十分。 入小雪,畢大寒,均減二十七日。 鎮星初見,去日十七度。 見入冬至,初日減四日。 自後日益八十九分。 入大寒,畢春分,均減八日。 自入清明已後,日損五十九分。 入小暑,初日依平。 自後日加八十九分。 入白露,初日加八日。 自後日損一百七十八分。 入秋分,均加四日。 自入寒露已後,日損五十九分。 入小雪,初日依平。 自平後日減八十九分。 第24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2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