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十九年正月己丑,詔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一所,並置崇玄學。 其生徒令習《道德經》及《莊子》、《列子》、《文子》等,每年準明經例舉送。 至閏四月,玄宗夢京師城南山趾有天尊之像,求得之於盩厔樓觀之側。 至天寶元年正月癸丑,陳王府參軍田同秀稱于京永昌街空中見玄元皇帝,以「天下太平,聖壽無疆」之言傳于玄宗,仍雲桃林縣故關令尹喜宅傍有靈寶符。 發使求之,十七日,獻於含元殿。 於是置玄元廟于太寧坊,東都于積善坊舊邸。 二月丁亥,禦含元殿,加尊號為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 辛卯,親祔玄元廟。 丙申,詔:《古今人表》,玄元皇帝升入上聖。 莊子號南華真人,文子號通玄真人,列子號沖虛真人,庚桑子號洞虛真人。 改《莊子》為《南華真經》,《文子》為《通玄真經》,《列子》為《沖虛真經》,《庚桑子》為《洞虛真經》。 亳州真源縣先天太后及玄元廟各置令一人。 兩京崇玄學各置博士、助教,又置學生一百員。 桃林縣改為靈寶縣。 田同秀與五品官。 四月,詔崇文習《道德經》。 七月,隴西李氏敦煌、姑臧、絳郡、武陽四房隷于宗正寺。 九月,兩京玄元廟改為太上玄元廟,天下準此。 十月,改新豐驪山為會昌山,仍于秦坑儒之所立祠宇。 新作長生殿改為集靈台。 二年正月丙辰,加玄元皇帝尊號「大聖祖」三字,崇玄學改為崇玄館,博士為學士,助教為直學士,更置大學士員。 三月壬子,親謁玄元宮,聖祖母益壽氏號先天太后,仍于譙郡置廟。 尊皋繇為德明皇帝,涼武昭王為興聖皇帝。 西京玄元廟為太清宮,東京為太微宮,天下諸州為紫極宮。 九月,譙郡紫極宮宜準西京為太清宮,先天太皇及太后廟亦並改為宮。 三載三月,兩京及天下諸郡于開元觀、開元寺,以金銅鑄玄元等身天尊及佛各一軀。 七載二月,于大同殿修功德處,玉芝兩莖生於柱礎上。 五月,玄宗禦興慶殿,授冊尊號曰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 十二月,以玄元皇帝見于朝元閣,改為降聖閣。 改會昌縣為昭應縣,改會昌山為昭應山。 封昭應山神為玄德公,立祠宇。 初,太清宮成,命工人于太白山采白石,為玄元聖容,又采白石為玄宗聖容,侍立於玄元之右。 皆依王者袞冕之服,繒彩珠玉為之。 又于像設東刻白石為李林甫、陳希烈之形。 及林甫犯事,又刻石為楊國忠之形,而瘞林甫之石。 及希烈、國忠貶,盡毀瘞之。 八載六月,玉芝産於大同殿。 先是,太白山人李渾稱于金星洞仙人見,語老人云,有玉版石記符「聖上長生久視。 」令御史中丞王鉷入山洞,求而得之。 閏六月四日,玄宗朝太清宮,加聖祖玄元皇帝尊號曰聖祖大道玄元皇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尊號並加「大聖」字,皇后並加「順聖」字。 五日,玄宗禦含元殿,加尊號曰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 大赦。 自今已後,每至禘祫,並于太清宮聖祖前設位序昭穆。 太白山封神應公,金星洞改嘉祥洞,所管華陽縣改為真符縣。 兩京及十道一大郡,置真符玉芝觀。 九載十月,先是,御史大夫王鉷奏稱太白山人王玄翼見玄元皇帝于寶山洞中。 乃遣王鉷、張均、王倕、韋濟、王翼、王岳靈于洞中得玉石函《上清護國經》、寶券、紀籙等,獻之。 十一月,制:「承前宗廟,皆稱告享。 自今已後,每親告獻太清、太微宮,改為朝獻,有司行事為薦獻。 親告享宗廟改為朝享,有司行事為薦享。 親巡陵改為朝陵,有司行事為拜陵。 應諸事告宗廟者,並改為表。 其郊天、后土及享祠祝文雲『敢昭告』者,並改為『敢昭薦』。 」十載正月,有事于南郊,于壇所大赦。 制:「自今已後,攝祭南郊,薦獻太清宮,薦享太廟,其太尉行事前一日,于致齋所具羽儀鹵簿,公服引入,親授祝版,乃赴清齋所。 」 汾陰后土之祀,自漢武帝后廢而不行。 玄宗開元十年,將自東都北巡,幸太原,便還京,乃下制曰:「王者承事天地以為主,郊享泰尊以通神。 蓋燔柴泰壇,定天位也;瘞埋泰折,就陰位也。 將以昭報靈祇,克崇嚴配。 爰逮秦、漢,稽諸祀典,立甘泉于雍畤,定后土于汾陰,遺廟嶷然,靈光可燭。 朕觀風唐、晉,望秩山川,肅恭明神,因致禋敬,將欲為人求福,以輔昇平。 今此神符,應于嘉德。 行幸至汾陰,宜以來年二月十六日祠后土,所司準式。 」 先是,脽上有后土祠,嘗為婦人塑像,則天時移河西梁山神塑像,就祠中配焉。 至是,有司送梁山神像于祠外之別室,內出錦繡衣服,以上后土之神,乃更加裝飾焉。 又于祠堂院外設壇,如皇地祇之制。 及所司起作,獲寶鼎三枚以獻,十一年二月,上親祠于壇上,亦如方丘儀。 禮畢,詔改汾陰為寶鼎。 亞獻邠王守禮、終獻寧王憲已,頒賜各有差。 二十年,車駕又從東都幸太原,還京。 中書令蕭嵩上言:「去十一年親祠后土,為祈谷,自是神明昭格,累年豐登。 有祈必報,禮之大者。 且漢武親祠脽上,前後數四,伏請準舊祀后土,行賽之禮。 」上從之。 其年十一月至寶鼎,又親祠以申賽謝。 禮畢,大赦。 仍令所司刊石祠所,上自為其文。 開元二十四年七月乙巳,初置壽星壇,祭老人星及角、亢等七宿。 天寶三年,有術士蘇嘉慶上言:「請于京東朝日壇東,置九宮貴神壇,其壇三成,成三尺,四階。 其上依位置九罈,壇尺五寸,東南曰招搖,正東曰軒轅,東北曰太陰,正南曰天一,中央曰天符,正北曰太一,西南曰攝提,正西曰咸池,西北曰青龍。 五為中,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上,六八為下,符于遁甲。 四孟月祭,尊為九宮貴神,禮次昊天上帝,而在太清宮太廟上。 用牲牢、璧幣,類于天地神祇。 」玄宗親祀之。 如有司行事,即宰相為之。 肅宗乾元三年正月,又親祀之。 初,九宮神位,四時改位,呼為飛位。 乾元之後,不易位。 第19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1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