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癸丑朔,以中官李輔國守兵部尚書,于尚書省上,命宰臣百官送之,酣宴竟日。 自七月霖雨 ,至是方止,牆宇多壞,漉魚道中。 辛巳,以殿中監李若幽為戶部尚書,充朔方鎮西北庭陳鄭等州節度使,鎮絳州,賜名國貞。 九月壬午朔。 壬辰,以太子賓客、集賢殿學士、昌黎伯韓擇木為禮部尚書。 壬寅,制:朕獲守丕業,敢忘謙沖,欲垂範而自我,亦去華而就實。 其「乾元大聖光天文武孝感」等尊崇之稱,何德以當之?欽若昊天,定時成歲,《春秋》五始,義在體元,惟以紀年,更無潤色。 至于漢武,飾以浮華,非前王之茂典,豈永代而作則。 自今已後,朕號唯稱皇帝,其年號但稱元年,去上元之號。 其以今北庭潞儀隰等州行營、本管節度觀察等事,移鎮絳州。 壬申,嗣寧王棣薨。 癸酉,河南副元帥李光弼破賊于許州城下,收復許州。 建辰月庚辰朔。 壬午,詔天下見禁繫囚,無輕重一切釋放。 丙戌夜,月有白冠。 癸巳,以襄州刺史來瑱為安州刺史,充淮西申、安、蘄、黃、沔等十六州節度使。 甲午,黨項奴剌寇梁州,刺史李勉棄郡走。 丙申,黨項寇奉天。 上不康,百僚于佛寺齋僧。 丁未,詔左降官、流人一切放還。 戊申,中書侍郎、平章事、徐國公蕭華為禮部尚書,罷知政事。 以尚書戶部侍郎元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禮部尚書韓擇木為太子太保。 建巳月庚戌朔。 壬子,楚州刺史崔侁獻定國寶玉十三枚:一曰玄黃天符,如笏,長八寸,闊三寸,上圓下方,近圓有孔,黃玉也。 二曰玉鷄,毛文悉備,白玉也。 三曰谷璧,白玉也,徑可五六寸,其文粟粒無雕鎸之跡。 四曰西王母白環,二枚,白玉也,徑六七寸。 五曰碧色寶,圓而有光。 六曰如意寶珠,形圓如鷄卵,光如月。 七曰紅靺鞨,大如巨慄,赤如櫻桃。 八曰琅玕珠,二枚,長一寸二分。 九曰玉玦,形如玉環,四分缺一。 十曰玉印,大如半手,斜長,理如鹿形,陷入印中,以印物則鹿形著焉。 十一曰皇后採桑鈎,長五六寸,細如箸,屈其末,似真金,又似銀。 十二曰雷公石斧,長四寸,闊二寸,無孔,細緻如青玉。 十三寶置於日中,皆白氣連天。 亻先表云:「楚州寺尼真如者,恍惚上升,見天帝。 帝授以十三寶,曰:『中國有災,宜以第二寶鎮之。 』」甲寅,太上至道聖皇天帝崩于西內神龍殿。 上自仲春不豫,聞上皇登遐,不勝哀悸,因茲大漸。 乙丑,詔皇太子監國。 又曰:「上天降寶,獻自楚州,因以體元,葉乎五紀。 其元年宜改為寶應,建巳月為四月,餘月並依常數,仍依舊以正月一日為歲首。 」丁卯,宣遺詔。 是日,上崩于長生殿,年五十二。 群臣上謚曰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廟號肅宗。 寶應二年三月庚午,葬于建陵。 史臣曰:臣每讀《詩》至許穆夫人聞宗國之顛覆,周大夫傷宮室之黍離,其辭情於邑,賦諭勤懇,未嘗不廢書興嘆。 及觀天寶失馭 ,流離奔播,又甚于詩人之於邑也。 當其戎羯負恩,奄為豨突,豺豕遽興于轂下,胡越寧慮于舟中,借人之戈,持之反刺,變生於不意也。 所幸太王去國,豳人不忘于周君;新莽據圖,黔首仍思于漢德。 是以宣皇帝蒙六聖之遺業,因百姓之樂推。 號令朔方,旬日而車徒雲合;旋師右輔,期月而關、隴砥平。 故兩都再復于鑾輿,九廟復歆于黍稷。 觀其迎上皇于蜀道,陳拜慶于望賢,父子於是感傷,行路為之隕涕。 昔太公迎子,或從家令之言;而西伯事親,靡怠寢門之問。 曾參、孝己,足以擬倫。 然而道屈知幾,志微遠略。 殘妖未殄,宜先恢復之謀;餘燼才收,何暇昇平之禮。 方聽王玙伏奏,輔國贊成,紺轅躬籍于春郊,翠AW先蠶于繭館、或禦殿曉宣時令,或登壇宿禮貴神。 禮即宜然,時何暇給。 鐘懸未移于簨虡,思明已陷于洛陽,是知祝史疇人,安能及遠。 猶賴大臣宣力,諸將效忠,旄頭終隕于三川,杲日重明於六合。 比平王之遷洛,我則英雄;論元帝之渡江,彼誠麼麼。 寧親復國,肅乃休哉! 贊曰:犬羊犯順,輦輅播遷。 兇徒竟斃,景祚重延。 星馳蜀道,雨泣望賢。 孝宣之謚,誰曰不然? 本紀第十一 代宗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諱豫,肅宗長子,母曰章敬皇太后吳氏。 以開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生於東都上陽宮。 初名俶,年十五封廣平王。 玄宗諸孫百餘,上為嫡皇孫。 宇量弘深 ,寬而能斷。 喜懼不形于色。 仁孝溫恭,動必由禮。 幼而好學,尤專《禮》、《易》,玄宗鍾愛之。 祿山之亂,京城陷賊,從肅宗搜兵靈武,以上為天下兵馬元帥。 時朝廷草創,兵募寡弱 ,上推心示信,招懷流散,比至彭原,兵眾數萬。 及肅宗回幸鳳翔,時房琯、郭子儀繼戰不利,賊鋒方鋭,屢來寇襲。 上選求勇干,頻挫其鋒,聖慮遑寧,士心大振。 及師進討,百官辭送,步出闕門,方始乘馬。 回紇葉護王子率兵入助,勇冠諸蕃,上接以優恩,結為兄弟,故香積之戰,賊徒大敗,遂委西京而遁。 雖子儀、嗣業之奮命,由上恩信結于士心,故人思自效。 既收京城,令行禁止,民庶按堵,秋毫不犯,耆老歡迎,對之歔欷。 聞賊殘眾猶保陝郊,即日長驅,東趨虢洛。 新店之役,一戰大捷,慶緒之黨,十殲七八。 數旬之間,河南底定,兩都恢復,二聖迴鑾,統率之功,推而不受。 肅宗還京,大赦,改封楚王。 乾元元年三月,改封成王。 四月庚寅,立為皇太子,改名豫。 上元末年,兩宮不豫 ,太子往來侍疾,躬嘗藥膳,衣不角帶者久之,及承監國命,流涕從之。 寶應元年四月,肅宗大漸,所幸張皇后無子,後懼上功高難制,陰引越王系于宮中 ,將圖廢立。 乙丑,皇后矯詔召太子。 中官李輔國、程元振素知之,乃勒兵于凌霄門,俟太子至,即衛從太子入飛龍廄以俟其變。 是夕,勒兵于三殿,收捕越王系及內官硃光輝、馬英俊等禁錮之,幽皇后于別殿。 丁犯,肅宗崩,元振等始迎上于九仙門,見群臣,行監國之禮。 己巳,即皇帝位於柩前。 甲戌,詔:「國之大事,戎馬為先,朝有舊章,親賢是屬。 故求諸必當,用制於中權;存乎至公,豈慚于內舉。 特進、奉節郡王適可天下兵馬元帥。 」乙亥,以兵部尚書、判元帥行軍、閒廄等使李輔國進號尚父,飛龍閒廄副使程元振為右監門將軍。 流宦官硃光輝、啖庭瑤、陳仙甫等於黔中。 第5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