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春正月甲子朔,皇太子加元服。 乙丑,皇太子謁太廟。 丙寅,會百官于太極殿,賜物有差。 壬申,右散騎常侍、舒國公褚元量卒。 己卯,侍中宋璟為開府儀同三司,中書侍郎蘇頲為禮部尚書,並罷知政事。 京兆尹源乾曜為黃門侍郎,并州大督府長史張嘉貞為中書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二月丁酉,皇子敏薨,追封懷王,謚曰哀。 夏五月丁卯,源乾曜為侍中,張嘉貞為中書令。 南天竺國遣使獻五色鸚鵡。 六月壬寅夜,東都暴雨,谷水泛漲。 新安、澠池、河南、壽安、鞏縣等廬舍蕩盡,共九百六十一戶,溺死者八百一十五人。 許、衛等州掌閒番兵溺者千一百四十八人。 秋九月,突厥欲谷寇甘、涼等州,涼州都督楊敬述為所敗,掠契苾部落而歸。 以御史大夫王晙為兵部尚書兼幽州都督,黃門侍郎韋抗為御史大夫、朔方總管以禦之。 甲子,太子少師兼岐州刺史、岐王范兼太子太傅,太子少保兼虢州刺史、薛王業為太子太保,余並如故。 冬十月辛巳,幸長春宮。 壬午,畋于下邽。 十一月乙丑,至自長春宮。 辛未,突厥寇涼州,殺人掠羊馬數萬計而去。 九年春正月丙辰,改蒲州為河中府,置中都。 丙寅,幸新豐之溫湯。 夏四月庚寅,蘭池州叛胡顯首偽稱葉護康待賓、安慕容,為多覽殺大將軍何黑奴,偽將軍石神奴、康鐵頭等,據長泉縣,攻陷六胡州。 兵部尚書王晙發隴右諸軍及河東九姓掩討之。 甲戌,上親策試應制舉人于含元殿,謂曰:「古有三道,今減二策。 近無甲科,朕將存其上第,務收賢俊,用寧軍國。 」仍令有司設食。 秋七月戊申,罷中都,依舊為蒲州。 己酉,王晙破蘭池州叛胡,殺三萬五千騎。 丙辰,揚、潤等州暴風,發屋拔樹,漂損公私船舫一千餘隻。 辛酉,集諸酋長,斬康待賓。 先天中,重修三九射禮,至是,給事中許景先抗疏罷之。 九月己巳朔,日有蝕之。 丁未,開府儀同三司、梁國公姚崇薨。 丁巳,禦丹鳳樓,宴突厥首領。 庚申,幸中書省。 癸亥,右羽林將軍、權檢校并州大都督府長史、燕國公張說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冬十一月丙辰,左散騎常侍元行衝上《群書目錄》二百卷,藏之內府。 庚午冬至,大赦天下,內外官九品己上加一階,三品已上加爵一等。 自六月二十日、七月三日匡衛社稷食實封功臣,坐事削除官爵,中間有生有死,並量加收贈。 致仕官合佩魚者聽其終身。 賜酺三日。 十二月乙酉,幸新豐之溫湯。 壬午,至自溫湯。 是冬無雪。 十年春正月丁巳,幸東都。 甲子,省王公已下視品官參佐及京三品已上官伏身職員。 乙丑,停天下公廨錢,其官人料以稅戶錢充,每月準舊分例數給。 戊申,內外官職田,除公廨田園外,並官收,給還逃戶及貧下戶欠丁田。 二月戊寅,至東都。 三月戊申,詔自今內外官有犯臓至解免已上,縱逢赦免,並終身勿齒。 夏四月丁酉,封契丹首領松漠都督李鬱于為松漠郡王,奚首領饒樂都督李魯蘇為饒樂郡王。 五月,東都大雨,伊、汝等水泛漲,漂壞河南府及許、汝、仙、陳等州廬舍數千家,溺死者甚眾。 閏五月壬申,兵部尚書張說往朔方軍巡邊。 戊寅,敕諸番充質宿衛子弟,並放還國。 六月辛丑,上訓注《孝經》,頒于天下。 癸卯,以餘姚縣主女慕容氏為燕郡公主,出降奚首領饒樂郡王李魯蘇。 己巳,增置京師太廟為九室,移孝和皇帝神主以就正廟。 秋八月丙戌,嶺南按察使裴伷先上言安南賊帥梅叔鸞等攻圍州縣,遣驃騎將軍兼內侍楊思勖討之。 丁亥,遣戶部尚書陸象先往汝、許等州存撫賑給。 丙申,博、棣等州黃河堤破,漂損田稼。 九月,張說擒康願子于木盤山。 詔移河曲六州殘胡五萬餘口于許、汝、唐、鄧、仙、豫等州,始空河南朔方千里之地。 甲戌,秘書監、楚國公姜皎坐事,詔杖之六十,配流欽州,死於路。 都水使者劉承祖配流雷州。 乙亥,制曰:「朕君臨宇內,子育黎元。 內修睦親,以敘九族;外協庶政,以濟兆人。 勛戚加優厚之恩,兄弟盡友于之至。 務崇敦本,克慎明德。 今小人作孽,已伏憲章,恐不逞之徒,猶未能息。 凡在宗屬,用申懲誡:自今已後,諸王、公主、駙馬、外戚家,除非至親以外,不得出入門庭,妄說言語。 所以共存至公之道,永協和平之義,克固籓翰,以保厥休。 貴戚懿親,宜書座右。 」又下制,約百官不得與卜祝之人交遊來往。 乙卯夜,京兆人權梁山偽稱襄王男,自號光帝,與其黨權楚璧,以屯營兵數百人,自景風、長樂等門斬關入宮城構逆。 至曉兵敗,斬梁山,傳首東都。 廢河陽柏崖倉。 冬十月癸丑,乾元殿依舊題為明堂。 甲寅,幸壽安之故興泰宮。 畋獵于土宜川。 庚申,至自興泰宮。 波斯國遣使獻獅子。 十一月乙未,初令宰相共食實封三百戶。 十二月,停按察使。 十一年春正月丁卯,降都城見楚囚徒,流、死罪減一等,余並原之。 己巳,北都巡狩,敕所至處存問高年、鰥寡惸獨、徵人之家;減流、死罪一等,徒以下放免。 庚辰,幸并州、潞州,宴父老,曲赦大闢罪已下,給復五年。 別改其舊宅為飛龍宮。 辛卯,改并州為太原府,官吏補授,一准京兆、河南兩府。 百姓給復一年,貧戶復二年,元從戶復五年。 武德功臣及元從子孫,有才堪文武未有官者,委府縣搜揚,具以名薦。 上親制《起義堂頌》及書,刻石紀功于太原府之南街。 戊申,次晉州。 壇場使、中書令張嘉貞貶為幽州刺史。 壬子,祠后土于汾陰之脽上,升壇行事官三品已上加一爵,四品已上加一階,陪位官賜勛一轉。 改汾陰為寶鼎縣。 癸亥,兵部尚書張說兼中書令。 三月庚午,車駕至京師,制所經州、府、縣無出今年地稅,京城見禁囚徒並原免之。 夏四月丙辰,遷祔中宗神主于太廟。 癸亥,張說正除中書令,吏部尚書、中山公王晙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五月己巳,北都置軍器監官員。 王晙為朔方節度使,兼知河北郡、隴右、河西兵馬使。 六月,王晙赴朔方軍。 秋八月戊申,尊八代祖宣皇帝廟號獻祖,光皇帝廟號懿祖,始祔于太廟之九廟。 九月己巳,頒上撰《廣濟方》于天下,仍令諸州各置醫博士一人。 春秋二時釋奠,諸州宜依舊用牲牢,其屬縣用酒酺而已。 第3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