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登封元年臘月甲申,上登封于嵩岳,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九日。 丁亥,禪于少室山。 己丑,又制內外官三品已上通前賜爵二等,四品已下加兩階。 洛州百姓給復二年,登封、告成縣三年。 癸巳,至自嵩岳。 甲午,親謁太廟。 春三月,重造明堂成。 夏四月,親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為萬歲通天,大酺七日。 以天下大旱,命文武官九品以上極言時政得失。 五月,營州城傍契丹首領松漠都督李盡忠與其妻兄歸誠州刺史孫萬榮殺都督趙文翙,舉兵反,攻陷營州。 盡忠自號可汗。 乙丑,命鷹揚將軍曹仁師、右金吾大將軍張玄遇、右武威大將軍李多祚、司農少卿麻仁節等二十八將討之。 秋七月,命春官尚書、梁王三思為安撫大使,納言姚璹為之副。 制改李盡忠為盡滅,孫萬榮為萬斬。 秋八月,張玄遇、曹仁師、麻仁節與李盡滅戰于西硤石黃麞谷,官軍敗績,玄遇、仁節併為賊所虜。 九月,命右武衛大將軍、建安王攸宜為大總管以討契丹。 并州長史王方慶為鸞台侍郎,與殿中監李道廣並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吐蕃寇涼州,都督許欽明為賊所執。 庚申,王方慶為鳳閣侍郎,仍依舊知政事。 李盡滅死,其黨孫萬斬代領其眾。 冬十月,孫萬斬攻陷冀州,刺史陸寶積死之。 十一月,又陷瀛州屬縣。 二年正月,親享明堂。 鳳閣侍郎李元素、夏官侍郎孫元亨坐與綦連耀謀反,伏誅。 原州都督府司馬婁師德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春二月,王孝傑、蘇宏暉等率兵十八萬與孫萬斬戰于硤石谷,王師敗績,孝傑沒于陣,宏暉棄甲而遁。 夏四月,鑄九鼎成,置於明堂之庭,前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王及善為內史。 五月,命右金吾大將軍、河內王懿宗為大總管,右肅政御史大夫婁師德為副大總管,右武威衛大將軍沙吒忠義為前軍總管,率兵二十萬以討孫萬斬。 六月,內史李昭德、司仆少卿來俊臣以罪伏誅。 孫萬斬為其家奴所殺,餘黨大潰。 魏王承嗣、梁王三思並同鳳閣鸞台三品。 秋八月,納言姚璹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九月,以契丹李盡滅等平,大赦天下,改元為神功,大酺七日。 婁師德為納言。 冬十月,前幽州都督狄仁傑為鸞台侍郎,司刑卿杜景儉為鳳閣侍郎,並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聖歷元年正月,親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九日。 春三月,召廬陵王哲于房州。 夏五月,禁天下屠殺。 突厥默啜上言,有女請和親。 秋七月,令淮陽王武延秀往突厥,納默啜女為妃。 遣右豹韜衛大將軍閻知微攝春官尚書,赴虜庭。 八月,突厥默啜以延秀非唐室諸王,乃囚于別所,率眾與閻知微入寇媯、檀等州。 命司屬卿高平王重規、右武威衛大將軍沙吒忠義、幽州都督張仁亶、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等率兵二十萬逆擊,乃放延秀還。 己丑,默啜攻陷定州,刺史孫彥高死之,焚燒百姓廬舍,遇害者數千人。 魏王承嗣卒。 庚子,梁王三思為內史,狄仁傑為納言。 九月,建昌王攸寧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默啜攻陷趙州,刺史高睿遇害。 丙子,廬陵王哲為皇太子,令依舊名顯,大赦天下,大酺五日。 令納言狄仁傑為河北道行軍元帥。 辛巳,皇太子謁太廟。 天官侍郎蘇味道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癸未,默啜盡殺所掠趙、定州男女萬餘人,從五回道而去,所至殘害,不可勝紀。 冬十月,夏官侍郎姚元崇、麟台少監李嶠並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是月,閻知微自突厥叛歸,族誅之。 二年春二月,封皇嗣旦為相王。 初為寵臣張易之及其弟昌宗置控鶴府官員,尋改為奉宸府,班在御史大夫下。 左肅政御史中丞魏元忠為鳳閣侍郎,吉頊為天官侍郎,並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戊子,幸嵩山,過王子晉廟。 丙申,幸緱山。 丁酉,至自嵩山。 夏四月,吐蕃大論贊婆來奔。 秋七月,上以春秋高,慮皇太子、相王與梁王武三思、定王武攸寧等不協,令立誓文于明堂。 八月,王及善為文昌左相,豆盧欽望為文昌右相,仍並同鳳閣鸞台三品。 冬十月乙亥,幸福昌縣。 王及善薨。 三年正月戊寅,梁王三思為特進,天官侍郎吉頊配流嶺表。 臘月辛巳,封皇太子男重潤為邵王。 狄仁傑為內史。 戊寅,幸汝州之溫湯。 甲戌,至自溫湯、造三陽宮于嵩山。 春三月,李嶠為鸞台侍郎,知政事如故。 夏四月戊申,幸三陽宮。 五月癸丑,上以所疾康復,大赦天下,改元為久視,停金輪等尊號,大酺五日。 六月,魏元忠為左肅政御史大夫,仍舊知政事。 是夏大旱。 秋七月,至自三陽宮。 天官侍郎張錫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其甥鳳閣鸞台平章事李嶠為成均祭酒,罷知政事。 壬寅,制曰:「隋尚書令楊素,昔在本朝,早荷殊遇。 稟凶邪之德,有諂佞之才,惑亂君上,離間骨肉。 搖動塚嫡,寧唯握蠱之禍;誘扇後主,卒成請蹯之釁。 隋室喪亡,蓋惟多僻,究其萌兆,職此之由。 生為不忠之人,死為不義之鬼,身雖倖免,子竟族誅。 斯則奸逆之謀,是為庭訓;險薄之行,遂成門風。 刑戮雖加,枝胤仍在,何得肩隨近侍,齒列朝行?朕接統百王,恭臨四海,上嘉賢佐,下惡賊臣。 常欲從容于萬機之餘,褒貶于千載之外,況年代未遠,耳目所存者乎!其楊素及兄弟子孫已下,並不得令任京官及侍衛。 」九月,內史狄仁傑卒。 冬十月甲寅,複舊正朔,改一月為正月,仍以為歲首,正月依舊為十一月,大赦天下。 韋巨源為地官尚書,文昌左丞韋安石為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丁卯,幸新安,曲赦其縣。 壬申,至自新安。 十二月,開屠禁,諸祠祭令依舊用牲牢。 大足元年春正月,制改元。 二月,鸞台侍郎李懷遠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三月,姚元崇為鳳閣侍郎,依舊知政事。 丙申,鳳閣侍郎張錫坐臓配循州。 夏五月,幸三陽宮。 命左肅政御史大夫魏元忠為總管以備突厥。 天官侍郎顧琮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六月,夏官侍郎李迥秀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辛未,曲赦告成縣。 秋七月甲戌,至自三陽宮。 九月,邵王重潤為易之讒構,令自死。 冬十月,幸京師,大赦天下,改元為長安。 二年春正月,突厥寇鹽、夏等州,殺掠人吏。 秋九月乙丑,日有蝕之,不盡如鈎,京師及四方見之。 冬十月,日本國遣使貢方物。 十一月,相王旦為司徒。 戊子,親祀南郊,大赦天下。 第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