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睢至秦,王庭迎,謂范睢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 會義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請太后。 今義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躬竊閔然不敏。 」敬執賓主之禮,范睢辭讓。 是日見范睢,見者無不變色易容者。 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秦王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 」有間,秦王復請,范睢曰:「唯唯。 」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睢謝曰:「非敢然也。 臣聞始時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而釣于渭陽之濱耳,若是者交疏也。 已一說而立為太師,載與俱歸者,其言深也。 故文王果收功于呂尚,卒擅天下,而身立為帝王。 即使文王疏呂尚而弗與深言,是周無天子之德,而文、武無與成其王也。 今臣,覊旅之臣也,交疏於王,而所願陳者皆匡君之事,處人骨肉之間,願以陳臣之陋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所以王三問而不對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於前,而明日伏誅于後。 然臣弗敢畏也。 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為臣患,亡不足以為臣憂,漆身而為厲,被發而為狂,不足以為臣恥。 五帝之聖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五伯之賢焉而死,烏獲之力焉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 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處必然之事,可以少有補于秦,此臣之所大願也。 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而晝伏,至于蓤水,無以餬其口,坐行蒲服,乞食于吳市,卒興吳國,闔閭為霸。 使臣得進辯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終身不復見,是臣說之行也,臣何憂乎?箕子、接輿,漆身而為厲,被發而為狂,無意于殷、楚。 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輿,漆身可以補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臣又何恥乎?臣之所恐者,獨恐臣死之後,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足下上畏太后之嚴,下惑奸臣之態;居深宮之中,不離保傅之手,終身闇惑,無與照奸,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 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窮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 臣死而秦者,賢于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國僻遠,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廟也。 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棄其孤也。 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無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願先生悉以教寡人。 無疑寡人也。 」范睢再拜,秦王亦再拜。 范睢曰:「大王之國,北有甘泉、谷口,南帶涇、渭,右隴、蜀,左關、阪;戰車千乘,風度際百萬。 以秦卒之勇,車騎之多,以當諸侯,譬若馳韓盧而逐蹇兔也,霸王之業可致。 今反閉關而不敢窺兵于山東者,是穰侯為國謀不忠,而大王之計有所失也。 」王曰:「願聞所失計。 」睢曰:「大王越韓、魏而攻強齊,非計也。 少出師則不足以傷齊,多之則害于秦。 臣意王之計,欲少出師,而悉韓、魏之兵,則不義矣。 今見與國之不可親,越人之國而攻,可乎?疏於計矣。 昔者,齊人伐楚,戰勝,破軍殺將,再闢地千里,膚寸之地無得者,豈齊之慾地哉,形弗能有也。 諸侯見齊之罷露,君臣之不親,舉兵而伐之,主辱軍破,為天下笑。 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韓、魏也。 此所謂『藉賊兵而賫盜食』也。 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今舍此而遠攻,不亦繆乎?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趙獨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則天下莫能害。 今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 王若欲霸,必親中國而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 趙強則楚附,楚強則趙附。 楚、趙附則齊必懼,懼必卑辭重幣以事秦,齊附而韓、魏可虛也。 」 王曰:「寡人欲親魏;魏,多變之國也,寡人不能親。 請問親魏奈何?」范睢曰:「卑辭重幣以事之,不可;削地而賂之,不可。 舉兵而伐之。 」於是舉兵而攻邢丘,邢丘拔,而魏請附。 曰:「秦、韓之地形,相錯如綉。 秦之有韓,若木之有蠹,人之病腹心。 天下有變,為秦害者莫大於韓。 王不如收韓。 」王曰:「寡人欲收韓,韓不聽,為之奈何?」范睢曰:「舉兵而攻滎陽,則成睪之路不通;北斬太行之道,則上黨之兵不下;一舉則其國斷而為三。 韓見必亡,焉得不聽?韓聽,而霸事可成也。 」王曰:「善。 」 十 范睢曰臣居山東 范睢曰:“臣居山東,聞齊之有田單,不聞其王。 聞秦之有太后、穰侯、涇陽、華陽、高陵,不聞其有王。 夫擅國之謂王,能專利害之謂王,制殺生之威之謂王。 今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處不報,涇陽、華陽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 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 為此四貴者下,乃所謂無王已。 然則權焉得不傾,而令焉得從王出乎? 「臣聞:『善為國者,內固其威,而外重其權。 』穰侯使者操王之重,決裂諸侯,剖符于天下,征敵伐國,莫敢不聽。 戰勝攻取,則利歸於陶;國弊禦于諸侯;戰敗,則怨結于百姓,而禍歸于社稷。 《詩》曰:『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 大其都者危其國,尊其臣者卑其主。 』淖齒管齊之權,縮閔王之筋,縣之廟梁,宿昔而死。 李兌用趙,減食主父,百日而餓死。 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涇陽佐之,卒無秦王,此亦淖齒、李兌之類已。 臣今見王獨立於廟朝矣,且臣將恐後世之有秦國者,非王之子孫也。 」 秦王懼,於是乃廢太后,逐穰侯,出高陵,走涇陽于關外。 昭王謂范睢曰:「昔者,齊桓公得管仲,時以為仲父。 今吾得子,亦以為叔父。 」 十一 應侯謂昭王 應侯謂昭王曰:“亦聞恆思有神叢與?恆思有悍少年,請于叢博,曰:『吾勝叢,叢籍我神三日;不勝叢,叢困我。 』乃左手為叢投,右手自為投,勝叢,叢籍其神三日。 叢往求之,遂弗歸。 五日而叢枯,七日而叢亡。 今國者,王之叢;勢者,王之神。 籍人以此,得無危乎?臣未嘗聞指大於臂,臂大於股,若有此,則病必甚矣。 百人輿瓢而趨,不如一人持而走疾。 百人誠輿瓢,瓢必裂。 今秦國,華陽用之,穰侯用之,太后用之,王亦用之。 不稱瓢為器則已已,稱瓢為器,國必裂矣。 “臣聞之也:『木實繁者枝必披,枝之披者傷其心。 都大者危其國,臣強者危其主。 』其令邑中自鬥食以上,至尉、內侍及王左右,有非相國之人者乎?國無事則已,國有事臣必聞見王獨立於庭也。 臣竊為王恐,恐萬世之後有國者非王之子孫也。 第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戰國策》
第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