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玄成,字敬平,中山人。 博達經史,善屬文。 少為簡文所知。 以錄事參軍隨詧鎮襄陽,轉中記室參軍,頗參政事。 以江陵甲兵殷盛,遂懷貳心,密書與元帝,具申誠款。 或有得其書,送於詧。 詧深信佛法,常願不殺誦《法華經》人。 玄成素誦《法華經》,遂以此獲免。 詧後見之,常曰:「甄公好得《法華經》力。 」後位吏部尚書,有文集二十捲。 子詡,少沈敏,閒習政事。 歷中書舍人、尚書右丞。 從琮入隋,授開府儀同三司,終於太府少卿。 岑善方,字思義,南陽棘陽人。 祖惠甫,給事中。 父昶,散騎侍郎。 善方有器局,博綜經史。 同刑獄參軍隨詧至襄陽。 詧初請內附,以善方兼記室充使,往來凡數十反。 魏恭帝二年,封長寧縣公。 及詧稱帝,位散騎侍郎、起部尚書。 善方性清慎,有當世干能,故詧委以機密。 卒,贈太常卿,謚曰敬。 所著文集十捲。 有七子,並有操行。 之元、之利、之象最知名。 之元太子舍人,早卒。 之利仕隋,位零陵郡丞。 之象仕隋,尚書虞部員外侍郎,邵陵、上宜、渭南、邯鄲四縣令。 宗如周,南陽人。 有才學,以府僚隨詧,後至度支尚書。 如周面狹長,詧以《法華經》云:「聞經隨喜,面不俠長。 」嘗戲之曰:「卿何為謗經?」如周踧躇,自陳不謗。 詧又謂之如初。 如周懼,出告蔡大寶。 大寶知其旨,笑謂之曰:「君當不謗余經,正應不信《法華》耳。 」如周乃悟。 又嘗有人訴事于如周,謂為經作如州官也。 乃曰:「某有屈滯,故來訴如州官。 」如周曰:「爾何小人,敢呼我名!」其人慚謝曰:「祗言如周官作如州,不知如州官名如周,早知如州官名如周,則不敢喚如周官作如州。 」如周乃笑曰:「令卿自責,見侮反深。 」眾咸服其寬雅。 袁敞,陳郡人。 祖昂,司空。 父士俊,安成內史。 敞少有識量,博涉文史。 以吏部郎使詣周。 時主者以敞班在陳使之後,敞固不從命曰:「昔陳之祖父,乃梁諸侯下吏,盜有江東。 今周朝宗萬國,招攜以禮。 若使梁之行人在陳之後,便恐彞倫失序。 豈使臣之所望焉。 」主者不能屈,遂以狀奏。 周武帝善之,乃詔敞與陳使異日而進。 使還,以稱旨,遷侍中。 轉左戶尚書。 從琮入隋,授開府儀同三司。 終於譙州刺史。 論曰:自金行運否,中原喪亂,元氏唯天所命,方一函覆。 鐵弗、徒何之輩,雖非行錄所歸,觀其遞為割據,亦一時之傑。 然而卒至夷滅,可謂魏之驅除。 梁主任術好謀,愛賢養士,蓋有英雄之志,霸王之略焉。 及淮海版蕩,骨肉猜貳,擁眾自固,稱籓內款,終能據有全楚,中興頽運。 雖士宇殊于舊邦,而位號同於曩日。 眙厥自遠,享國雖短,可不謂賢哉!嗣子纂業,增修遣構,賞罰得衷,舉厝有方。 密邇寇讎,則威略具舉;朝宗上國,則聲猷遠振。 豈非繼世之令主乎?琮大去其邦,因而不反,遂為外戚。 不事自持,蓋亦守滿之道也。 列傳第八十二 高麗 百濟 新羅 勿吉 奚 契丹 室韋 豆莫婁 地豆乾 烏洛侯 流求 倭 蓋天地之所覆載至大,日月之所照臨至廣。 萬物之內,生靈寡而禽獸多;兩儀之間,中土局而殊俗曠。 人寓形天地,稟氣陰陽,愚智本於自然,剛柔系于水土。 故霜露所會,風氣所通,九川為紀,五嶽作鎮,此之謂諸夏,生其地者,則仁義所出;昧谷嵎夷,孤竹北戶,限以丹徼紫塞,隔以滄海交河,此之謂荒裔,感其氣者,則凶德行稟。 若夫九夷、八狄,種落繁熾,七戎、六蠻,充牣邊鄙,雖風土殊俗,嗜欲不同,至于貪而無厭,狠而好亂,強則旅拒,弱則稽服,其揆一也。 秦皇鞭笞天下,黷武于遐方;漢武士馬強盛,肆志于遠略。 匈奴已卻,其國乃虛;天馬既來,其人亦困。 是知雁海龍堆,天所以絶夷夏也;炎方朔漠,地所以限內外也。 況乎時非秦、漢,志甚嬴、劉,逆天道以求其功,殫人力而從所欲,顛墜之釁,固不旋踵。 是以先王設教,內諸夏而外夷狄;往哲垂範,美樹德而鄙廣地。 雖禹跡之東漸西被,不過海及流沙;《王制》之自北徂南,裁猶穴居交趾。 豈非道貫三古,義高百代者乎!自魏至隋,市朝屢革,其四夷朝享,亦各因時。 今各編次,備《四夷傳》雲。 高句麗,其先出夫余。 王嘗得河伯女,因閉于室內,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 夫余王棄之與犬,犬不食;與豕,豕不食;棄于路,牛馬避之;棄于野,眾鳥以毛茹之。 王剖之不能破,遂還其母。 母以物裹置暖處,有一男破而出。 及長,字之曰硃蒙。 其俗言「硃蒙」者,善射也。 夫餘人以硃蒙非人所生,請除之。 王不聽,命之養馬。 硃蒙私試,知有善惡,駿者減食令瘦,駑者善養令肥。 夫余王以肥者自乘,以瘦者給硃蒙。 後狩于田,以硃蒙善射,給之一矢。 硃蒙雖一矢,殪獸甚多。 夫余之臣,又謀殺之,其母以告硃蒙,硃蒙乃與焉違等二人東南走。 中道遇一大水,欲濟無樑。 夫餘人追之甚急,硃蒙告水曰:「我是日子,河伯外孫,今追兵垂及,如何得濟?」於是魚鱉為之成橋,硃蒙得度。 魚鱉乃解,追騎不度。 硃蒙遂至普述水,遇見三人,一著麻衣,一著衲衣,一著水藻衣,與硃蒙至紇升骨城,遂居焉。 號曰高句麗,因以高為氏。 其在夫余妻懷孕,硃蒙逃後,生子始閭諧。 及長,知硃蒙為國王,即與母亡歸之。 名曰閭達,委之國事。 硃蒙死,子如慄立。 如慄死,子莫來立,乃並夫余。 漢武帝元封四年,滅朝鮮,置玄菟郡,以高句麗為縣以屬之。 漢時賜衣幘朝服鼓吹,常從玄菟郡受之。 後稍驕,不復詣郡,但于東界築小城受之,遂名此城為幟溝漊。 「溝漊婁」者,句麗「城」名也。 王莽初,發高句麗兵以伐胡,而不欲行,莽強迫遣之,皆出塞為寇盜。 州郡歸咎于句麗侯騶,嚴尤誘而斬之。 莽大悅,更名高句麗,高句麗侯。 光武建武八年,高句麗遣使朝貢。 至殤、安之間,莫來裔孫宮,建寇遼東。 玄菟太守蔡風討之,不能禁。 宮死,子伯固立。 順、和之間,複數犯遼東,寇抄。 靈帝建寧二年,玄菟太守耿臨討之,斬首虜數百級,伯固乃降,屬遼東。 公孫度之雄海東也,伯固與之通好。 伯固死,子伊夷摸立。 伊夷摸自伯固時,已數寇遼東,又受亡胡五百餘戶。 建安中,公孫康出軍擊之,破其國,焚燒邑落,降胡亦叛。 伊夷摸更作新國。 其後伊夷摸復擊玄菟,玄菟與遼東合擊,大破之。 伊夷摸死,子位宮立。 始位宮曾祖宮,生而目開能視,國人惡之。 及長凶虐,國以殘破。 及位宮亦生而視人,高麗呼相似為“位“,以為似其曾祖宮,故名位宮。 位宮亦有勇力,便鞍馬,善射獵。 魏景初二年,遣太傅、司馬宣王率眾討公孫文懿,位宮遣主簿、大加將數千人助軍。 正始三年,位宮寇遼西安平。 五年,幽州刺史毋丘儉將萬人出玄菟,討位宮,大戰于沸流。 敗走,儉追至赬峴,懸車束馬登丸都山,屠其所都。 位宮單將妻息遠竄。 六年,儉復討之,位宮輕將諸加奔沃沮。 儉使將軍王頎追之,絶沃沮千餘里,到肅慎南,刻石紀功。 又刊丸都山、銘不耐城而還。 其後,復通中夏。 晉永嘉之亂,鮮卑慕容廆據昌黎大棘城,元帝授平州刺史。 位宮玄孫乙弗利頻寇遼東,廆不能制。 第48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484頁